如何讓會員成為商模主力?滿意度達 8 成卻停業一年,麒麟啤酒訂閱制的啟示
如何讓會員成為商模主力?滿意度達 8 成卻停業一年,麒麟啤酒訂閱制的啟示
2022.09.15 |

在購物全球化的年代中,顧客可以選擇的企業或店家愈來愈多,要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也愈來愈難。對企業來說,每次消費都可能是「一期一會」,離開的顧客有太多選擇,不會輕易回頭。

企業該怎麼做,才能讓顧客記得你、喜歡你、主動回來找你,靠的就是顧客關係經營。近年常見的模式是,吸引消費者成為會員,建立超越單次消費以外的關係,像是超商的集點兌換、百貨公司的點數回饋,或者近幾年最夯的訂閱制,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會員機制。

想要成為會員經濟的企業,《引爆會員經濟》作者蘿比.巴克斯特(Robbie Baxter)建議,先評估自家組織適合哪種會員制,如:數位訂閱、線上社群、會員忠誠方案、傳統會員經濟型企業、小型企業和顧問機構、非營利組織和專業協會等(參見圖表),組織再依照各自特性轉型。

NO214_P057
圖/ 經理人

過去的經濟大多倚靠所有權模式,也就是銷售物品的所有權給顧客,店家與顧客就銀貨兩訖。這也是多年來商業運作的根基;但拜科技進步所賜,「使用權」模式興起,顧客不再有所有權,但能取用產品或服務,如串流平台、汽車訂閱服務等,企業與顧客不再只有一期一會,而得更重視會員忠誠度。

轉型訂閱制 3 面向:產品、訂價、顧客關係

組織要如何從「所有權模式」轉型到「會員模式」?其實就像是大樹(企業)要移植到另外一個園區,管理階層負責照料,將妨礙枝葉繁茂的不良產品、服務通通剪除,抵禦競爭對手帶來的衝擊。對於組織轉型,究竟該大刀闊斧,或者循序漸進,其實沒有標準答案,就如同繪圖軟體開發商 Adobe 與財務軟體開發商 Intuit 一樣,轉型的模式大不相同,但同樣踏上成功之路。

舉例來說,Adobe 在 2013 年 5 月推出雲端服務為基礎的「Creative Cloud」,同步採取會員訂閱制並停止販售實體光碟引發老客戶不滿。對於客戶來說,會員訂閱制有別於過去買斷的軟體服務,單次付費就用終身,假如停止付月租費,就不能登入軟體服務,所以有許多客戶呼籲 Adobe 重新考慮,讓停賣的套裝軟體 Creative Suite Software 重出江湖,但 Adobe 堅持只提供訂閱服務。實施半年後,Adobe 會員數來到 144 萬戶,激勵股價創下歷史新高。

根據美國網路媒體 CNET 在 2014 年的調查,及傑富瑞投資銀行的分析師分析,大多數的會員抱怨歸抱怨,但還是乖乖續訂。不可否認,Adobe 的做法雖然比較冒險,但也比較省成本且更果決,Adobe 改變營運模式不容許有灰色地帶的作風,得以大步朝關係驅動(relationship-driven)路線靠攏,反而與客戶有更緊密的接觸。

另一個比較溫和的例子是財務軟體公司 Intuit,執行長布萊德.史密斯(Brad Smith)覺察出很多企業朝訂閱模式發展,他也認為轉型對自己有利。有別於 Adobe 的大刀闊斧,Intuit 推動訂閱制但不強迫停賣光碟,而是透過促銷活動吸引套裝軟體的忠誠用戶成為訂閱制客戶。面對其他快速導入訂閱制的競爭對手,Intuit 雖然因為轉型龜速而招來批評,但並進的營運模式也漸漸奏效,Intuit 認為,放慢腳步不躁進,效果比大力強迫顧客改變的好。

雖然 Adobe 與 Intuit 的模式大不相同,但巴克斯特認為,開誠布公讓外界一目了然公司的轉變,直接與客戶溝通,都能有助於轉型,而從所有權模式到取用模式的轉型初期,領導人一定要考慮下列問題:

  1. 產品: 改以訂閱方式提供產品,新一代產品要青出於藍勝於藍,即使短期看不到成效,但長期來說,新產品的優勢一定要有益於客戶。

  2. 訂價: 重新思考訂價,限定期限的取用服務該怎麼訂價?一個月怎麼收費?一年又如何計費?針對老客戶是否有免受限制的特殊待遇,並獎勵其忠誠。

  3. 傳達溝通: 將公司準備做的改變傳達給現有客戶知道,盡可能地公開透明,如果可以在短時間內看到益處,要詳加說明;若是轉型具長遠利益,只不過無法立即見效,須對客戶誠實以告。

組織轉型內部阻力多,3 招拆情緒地雷

組織轉型除了外部(產品、訂價、傳達溝通)外,往往忽略組織內部的情緒性障礙。巴克斯特提到,當以顧客為中心發展,產品團隊可能覺得產品太向客戶靠攏,無法驚艷同業;業務部門面對訂閱制,無法透過單次大買賣獲得業績獎金,反而擔心會員流失。

如何不誤踩地雷,讓轉型功虧一簣?在重視會員制的組織中,客服人員的目標是儘量提高會員忠誠度,看似服務至上的航空公司雖然提供會員方案,但往往遇到一線員工無法作主提供優惠的情況,以至於美意變成負評來源。對知名博弈業者凱薩娛樂(Caesars Entertainment)來說反而不是問題,幕僚人員有權為特殊會員做一些特別的服務,通常不必取得主管同意,就能幫會員升等或破例,透過對內部員工的信任,讓會員制不再窒礙難行,巴克斯特也提出 3 大拆除內部情緒地雷利器。

  1. 從高層開始: 領導階層理解轉型需要時間,營收可能在短期內下滑,擁有流失非核心顧客的勇氣。

  2. 找出抗拒暗流: 例如只想用單次大買賣達成業務目標的業務;團隊忽略潛在新顧客的需求等。

  3. 換位思考: 仿效顧客體驗專家吉茵.柏莉斯(Jeanne Bliss)的方式,希望高層可以想想,假如自己的媽媽身為顧客,她會有什麼感受,進而營造「長期關係」。

別因鐵粉而自滿,瞄準未來顧客創新

組織新的商業模式踏上軌道,也清除了一路上的地雷,轉型會員制之路是否就能一帆風順?擁有廣大的忠實會員是會員制的夢想,但假如太過於迎合現有會員,以至於忘了與即將成為會員的潛在顧客保持關係,聽不到未來會員的心聲,就會讓鐵粉成為阻礙組織前進的絆腳石,讓組織無法持續創新。就如同美國線上(AOL)的困境一樣,過去擁有友善的使用者介面跟牆內花園(walled garden)模式(防止兒少用戶拜訪不適宜的網站),提供會員自在且安全上網途徑,鐵粉們讚不絕口,也因為這些回饋,組織看不到未來會員的心聲及危機,在 Google 等其他業者推出更好產品之後,原本的鐵粉反而責怪美國線上跟進腳步過慢,讓品牌大受打擊。

即使會員滿意度高,也別被蒙蔽雙眼,依舊要瞄準未來顧客,如同麒麟啤酒(KIRIN)一樣,曾經推出「Home Tap」訂閱服務,讓會員可以租用家用啤酒機享受工廠直送的啤酒,推出不久後,會員增至 1800 名,滿意度高達 8 成,但隨即發現小缺陷。麒麟啤酒沒有被滿意度蒙蔽雙眼,反而選擇優化產品,暫停服務一年。重新上線後,發現原本的 1800 名會員就有 1500 名續約,加上新增的 2000 名新會員,整體營收超過 3 億日圓。

NO214_P059
圖/ 經理人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買賣屋不再狂刷篩選條件!永慶「AI特助」用AI打造房產科技的個人化時代
買賣屋不再狂刷篩選條件!永慶「AI特助」用AI打造房產科技的個人化時代

人的一生中平均只買一到兩次房,不過面對買房的人生大事,卻最缺乏經驗,幾乎每次都是「買房菜鳥」。從動念開始,到真正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過程中充滿資訊落差與溝通門檻,考驗的不只是預算,還有決策能力。

「永慶認為,房仲最重要的三大價值,在於能否提供消費者安全、公平、效率的購售屋體驗。」永慶房屋總經理吳良治指出,消費者痛點在哪,服務就該做到哪。

永慶房屋
永慶房屋總經理 吳良治
圖/ 數位時代

所謂「安全」,不只是屋況與產權無虞,更包括房價是否合理、是否能杜絕投機與詐騙;「公平」則攸關資訊是否公開透明,買賣雙方對行情、屋況的掌握是否一致;而「效率」則是解決資訊爆炸與流程繁瑣的問題,讓交易更順暢——這三大價值,就是永慶服務設計的起點。

當傳統找房模式逐漸無法滿足使用者對安全、即時、便利與個人化的需求時,科技便成為破題關鍵。永慶房屋以「房產科技領航者」自居,從數位化、行動化一路推進至智慧化、人性化,最終定義出「個人化」的新世代房產服務,不只改變買賣流程,也重塑人與房產科技的關係,為業界開啟下一階段房產科技轉型藍圖。

永慶打造AI特助,開啟個人化買賣屋體驗

「安全、公平、效率。這三大價值講起來簡單,要落實並不容易,需要長期深耕。」永慶房屋業管部協理陳賜傑指出,買房過程從動機產生、資訊蒐集、實地看屋到談價與成交,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痛點,也正是永慶投入科技應用的核心動力。

他舉例,消費者可先透過「買屋力找房」掌握預算落點,或以「地圖/捷運找房」,針對區域快速聚焦潛力物件。同時搭配「誠實安心認證」,快速掌握房屋是否為短期交易、凶宅、輻射屋的屋況,也分享永慶提供的不限屋齡漏水保固保障。

進入看屋階段,永慶也推出「VR美裝」、「AI煥裝」等功能,讓線上賞屋一事更具象、更符合人性,不僅彷彿身歷其境走入房屋欣賞格局、更可以透過生成式AI,搶先欣賞房屋未來裝潢模樣。談價時,更有領先政府2-3個月揭露的「誠實房價報告書」。在交易過程和售後,永慶還有六大安心保障,讓消費者全程安心。

當消費者向永慶房屋經紀人員洽談服務時,永慶獨創的「i特助」將提供強大的「人機協作」服務。陳賜傑說明,i特助以LINE群組為載體,加入買家、家屬、永慶業務與AI機器人,從找房、比價、導覽到與家人討論,都能在平台上完成,讓「個人化」成為貫穿整體買賣流程的智慧服務,實現「一站整合資訊+多人參與決策+專人即時支援」的目標。

至於最新推出的「永慶AI特助」,顛覆傳統的篩選找房模式,直接向永慶AI發問找房,讓找房更容易!消費者可以用口語的方式,向AI特助進行提問,如問社區、問特色、問行情。AI特助系統即時整合龐大資料,自動比對條件推薦潛力物件、分享房屋特色、摘要重點。「目前市場上應該只有我們做到!」他直言。

永慶房屋
永慶房屋業管部協理 陳賜傑
圖/ 數位時代

永慶一步步用科技解決消費者痛點,成房產科技發展史

永慶房屋
永慶房產科技演進史
圖/ 永慶房屋

圍繞著消費者需求,永慶房屋早已踏上科技轉型的旅程,一步步演進至今。永慶房產集團資訊部協理呂學堯回顧,從2000年永慶將紙本住宅資訊數位化開始,率先「e化」做出「永慶房仲網」,不只讓找房效率提升,也同步建置投機客資料庫,累積了9,000多筆投機客資料,為交易把關。隨後,因應智慧型手機普及,永慶再推出「永慶快搜APP」,實現隨時隨地找房的行動化革新。

進入2016年,大數據成為科技趨勢,永慶也積極應用大數據,推出「猜你喜歡」等智慧推薦應用,提升消費者與經紀人員的決策效率。為實踐「人性化」體驗,永慶聚焦網上看照片選物件的模式,查看屋況不夠直覺具象等問題,透過VR美裝、實境找房、AI煥裝,讓消費者即使遠距賞屋,也能輕鬆掌握空間格局、生活環境、模擬裝潢,全面掌握物件潛力。

邁入AI時代後,「個人化」成為永慶聚焦的目標。過去消費者需自行查找彙整,現在則是「不用找,只要問」,AI即可即時整理、摘要、推薦,甚至挖掘原本未被注意的潛力物件。

永慶房屋
永慶房產集團資訊部協理 呂學堯
圖/ 數位時代

當被問及是否擔心技術被業界複製,呂學堯直言:「這些技術表面上大家都能做,但能不能做深、做在對的地方,才是關鍵。」永慶之所以能持續走在產業前端,背後仰賴四項核心能力:

其一、孫慶餘董事長對科技的堅持和遠見,從ADSL到iPad,永慶房屋總是率先導入科技。其二、永慶長期大量投資在房產科技開發。其三、集團內部擁有超過300人的數位與資訊團隊,自主研發不假外求。其四、技術與業務高度同步,能即時回應現場需求,提出真正可用的解方。

呂學堯分享,永慶房屋不斷升級的便利科技,再加上完整的誠實服務,獲得許多消費者的指名服務,如今已是雙北地區門店數量最多的房仲品牌。面對科技的飛速發展,永慶也不斷蓄積自己的科技創新能量,即使永慶數位與資訊團隊已有超過300人的規模,我們仍持續招募更多數位與資通訊領域的人才,為購售屋服務探索更多創意、落地更多應用。

人機協作新時代,誠實房仲角色更深化

陳賜傑表示,當AI能代勞繁瑣的行政作業,經紀人員就能將心力放在真正有價值的溝通與判斷上。他也強調,AI與人是協作關係,房仲其實很難被取代,因為無論如何都得走進實體流程。「進到現場就知道,這個行業有很多『眉角』,許多細節需要觀察與互動才能掌握,AI是看不出來的。」

他舉例,一位台商先生偏好安靜社區,太太則重視生活機能與市中心便利。實際上房子是買給留在台灣的太太住,應以她的需求為主。如何引導雙方表達意見、理解彼此的需求,並促成共識,就是經紀人員的專業所在。「AI可以幫你找到房子,但房仲才能幫你找到一個家。」

最後,在一切都能被自動化的時代,什麼才是無法被取代的?誠實,也許正是這個時代最稀缺的技術。先誠實,再成交——這是永慶房產集團董事長孫慶餘提出的六字箴言,也是品牌最核心的堅持。未來,永慶房屋將持續以「誠實+科技」為基底,讓房產科技回歸人性,讓房仲專業發揮更深價值。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