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I打造「數位分身」的Lensa爆紅,衝上排行榜冠軍!演算法背後藏哪些隱憂?
用AI打造「數位分身」的Lensa爆紅,衝上排行榜冠軍!演算法背後藏哪些隱憂?

近幾年來,人工智慧(AI)的發展可說是隨著科技日新月異而突飛猛進,在藝術與文學界中,除了前陣子受到矚目的AI生成圖像工具DALL-E 2、Midjourney AI之外,最近幾週在網路上掀起熱議的AI聊天機器人ChatGPT還可以幫你翻譯、寫程式、文案、小說與劇本。

AI生成數位肖像畫亦是近期熱門話題之一,如果你經常泡在社群網站,可能會發現許多朋友紛紛利用美圖秀秀的AI Art功能,將人物、動物照片轉換成日系動漫畫風格的圖片。同樣的風潮也席捲美國、影響當地App Store熱門排行榜,其中提供「魔法分身」的Lensa AI更成為榜上第一的人氣AI藝術App。

雖需付費,Lensa仍稱霸App Store、下載量爆棚

Prisma Labs曾在2016年推出人工智慧濾鏡App「Prisma」,用戶只要動動手指,就能將照片瞬間變成名畫;該團隊又以深度學習文生圖模型Stable Diffusion為基礎,在於2018年推出影像編輯工具Lensa AI,不過直到今年(2022)11月Lensa AI宣布推出新功能魔法化身(magic avatars)後,讓用戶將其自拍照變成具有科幻、動畫風格的虛擬分身,該App才一夕間走紅。

掌握最新AI、半導體、數位趨勢!訂閱《數位時代》日報及社群活動訊息

雖然Stable Diffusion為免費開源軟體,但欲使用Lensa AI的新功能則必須付費訂閱,或是選擇免費試用一週。年訂閱費為35.99美金,或是以頭貼數計價:生成50張頭像要價3.99美元,100張為5.99美元,200張則為7.99美元。另外,Lensa也建議用戶上傳10到20張包含不同背景、表情與角度的臉部自拍照,以供AI製作圖像,而用戶約等待20分鐘,即會收到自己的虛擬分身。

對於用戶照片的安全問題,Prisma Labs指出,Lensa是透過AWS雲端運算服務來處理影像,當AI模型利用照片進行訓練後,便會永久刪除伺服器中的檔案,以及單獨訓練模型用的副本。也就是說,每次用戶欲製作新的頭像時,都會再次被要求上傳照片。

根據App Store分析公司Sensor Tower的資料,Lensa AI自2018推出後,已在全球累積2220萬次下載量和近2900萬美元的收益。而在發布魔法化身功能後,11月的單月下載次數飆高至160萬次,比前一月份的21.9萬次高出631%,其中來自美國的收益佔58%,也是Lensa AI的主要市場。

截至12/11,Lensa AI仍稱霸美國App Store的第一名,光是12月的全球下載次數就達1260萬(其中美國佔了260萬次),比起同期11/20至11/30的下載量(180萬)高出600%。另外,Sensor Tower也發現,在美國App Store下載次數排名前100的應用程式中,有8個是AI藝術App,包含以文字生成頭貼的兩個應用程式AI Art: AI Image Generator與Dawn — AI Avatars。

AI生成
Lensa AI生成圖片。

女性與種族偏見浮現,資料庫惹創作者不悅

根據《CNN》作家Zoe Sottile實測,她指出Lensa的數位肖像圖整體來說效果不錯,提供的成品也呈現多元風格,且AI似乎能辨識部分臉部特徵(如膚色、鼻子形狀),讓產出的人物外表保有一致。然而,她也提到這個App生成出來的女性圖像具有不少偏見,她先前上傳至Lensa的照片雖都是衣著整齊、或以臉部為主,收到的圖片卻出現部分身體裸露、煽情面容、暴露服裝等情況。

實際上這種情況並非個案,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研究員Olivia Snow也分享了其測試結果。當她上傳一般自拍照與兒時照片後,最後竟然收到裸體圖像。另外亦有其他非白人女性表示,Lensa製作的圖像不僅美白她們的肌膚,連五官特徵也被西化,有人的身材甚至變得更瘦。

Olivia Snow還指出,雖然Lensa明文禁止13歲以下的兒童使用,但似乎並沒有針對兒童、裸露等內容進行嚴格管理或審查,也沒有規定用戶只能上傳自己的圖像,其唯一相關的規範只有「所有照片上都是同一個人」以及「照片上沒有其他人」。這對於弱勢族群(孩童、婦女、有色人種等),都可能會造成嚴重傷害,因此她呼籲應有更完善的政策來規範這類App。

AI生成圖2
Lensa AI生成的女性圖像。

而作為Lensa基底的深度學習模型,Stable Diffusion是仰賴名為LAION-5B資料庫收集網路上大量的數位藝術圖像,並使用這些作品用來訓練AI。但目前創作者無法自主選擇同意或拒絕其作品加入該資料庫,再者,不少創作者指出Stable Diffusion利用他們的創作,除了沒有通知他們、取得同意,也不願意補償或是標註來源(credit),對於作者來說都是一種不尊重與傷害。

另外,比起真人創作者,AI繪製的數位藝術或是肖像相對更加快速、費用也較為低廉,因此AI會不會取代創作者也成為具爭議性的話題,亦有創作者會擔心未來的生計會受到其影響。

不過為了安撫大眾,Prisma Labs特別發布推文強調,AI和人類本質上還是不同,雖然它能夠分析大量資料並快速學習,但無法像人類一樣重視、欣賞藝術品,且任何生成圖片都不能成為他人創作的複製品。最重要的是AI工具的普及會讓手工完成的作品更有價值。

Stable Diffusion
Stable Diffusion模型訓練所產出的AI繪圖。

該跟風玩數位肖像嗎?看看創作者、隱私的觀點

儘管爭議未止,AI作為一種新的圖像生成方式仍引起許多人的關注與好奇,創造虛擬分身、打造另一種自己或許都能實現大眾的憧憬,也因此造就這種社群網站上的病毒式瘋傳,連NBA球星勒布朗.詹姆斯(LeBron James)、知名日裔美國DJ Steve Aoki與人氣YouTuber Marques Brownlee等人都將其AI數位肖像圖分享到社群上。

有人認為這種新興的AI數位藝術很有趣、值得一用,但也有人覺得應該抵制使用這類App或軟體。美國配音員Jenny Yokobori對此在推特上聲明,自己並不鼓勵任何人使用AI數位肖像,儘管AI看似無害,卻是竊取了創作者多年來的心血,並且正持續傷害他們。她也呼籲大眾時間思考這項技術帶來的後果,以及創作者們的心情。

此外,個資與上傳的照片也是使用者需要留意的隱私問題,在Lensa AI的使用條款中,註明著「當您下載App並上傳照片時,您將給予Lensa永久、不可撤銷、非排他性、免版稅、全球性、完全付費、可轉讓、可轉授權的許可,以使用、複製、修改、分配、建立用戶(您)內容的衍生作品」。儘管官方強調不拿照片作為其他用途,但也難保不會有其他疑慮。

除了持續精進的技術,AI與創作者的關係、AI的數據蒐集以及資安問題都還有需要討論、研擬規範的空間。而對於我們使用者來說,無論是美國市場當紅的Lensa AI,還是台灣網友們瘋迷的美圖秀秀(AI Art功能),在使用前都應了解上傳照片有一定風險,沒有絕對安全的系統與資料庫。

資料來源:TechCrunch 1TechCrunch 2CNETNEWSNATION

責任編輯:錢玉紘

關鍵字: #人工智慧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全員共識X快速調整,台灣品牌創見攜手亞馬遜全球開店布局全球市場,掌握跨境電商新商機
全員共識X快速調整,台灣品牌創見攜手亞馬遜全球開店布局全球市場,掌握跨境電商新商機

1989年創立的創見資訊(Transcend),成立近40年來,始終以穩健的研發實力與對市場脈動的敏銳掌握,積極應對高速變動的科技浪潮。如今,不僅成為記憶體與儲存裝置的代名詞,還是將台灣技術力推向全球的代表品牌,從歐美、亞洲到新興市場,都能看到創見的產品,廣泛應用在消費電子、工業設備與企業解決方案中。

為了進一步將影響力擴及更多市場,2024年第四季起,創見再將自家產品上架亞馬遜網站。如今,僅僅投入半年,創見便取得優異表現,今年第一季和去年同期相較,營收足足成長150%。

創見資訊業務副總經理陳柏壽解釋,創見的銷售模式,分為B2B和B2C兩種。以B2B來說,過往是透過地區代理商,負責不同市場的推廣、銷售、售後與通路管理,但隨著電商發展日益蓬勃,愈來愈多消費者選擇直接在網路上購物。眼見電商的潛力,創見決定在經營台灣本地的PChome、MOMO等電商通路之餘,再快速組建團隊,投入跨境電商,並首選在全球擁有超過400個營運中心、數億活躍用戶,能協助台灣賣家將產品銷往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亞馬遜。目前,創見的行動固態硬碟、攜帶式攝影機等多元產品,已在美國、加拿大、墨西哥等北美市場,迅速占有一席之地。

從通路走向消費者,創見從亞馬遜銷售數據中挖掘產品新機會

「對我們而言,加入亞馬遜立即感受到的好處,不僅是業績成長,而是可以直接接觸消費者。」陳柏壽強調,從代理商獲得的消費者資訊較片段,團隊是到直接展開跨境電商的營運後,才陸續接觸到第一線消費者的心聲。

像是團隊就發現,創見20多年前的舊款產品「2G記憶卡」,在亞馬遜上意外受到消費者青睞,「這種以往我們認為可能不太有人願意再買、很老的產品,沒想到還是有人在找,代表亞馬遜的長尾效應非常廣泛。」陳柏壽指出,亞馬遜吸引了來自全世界的消費者,大家都認為,任何在自己市場找不到的產品,只要上亞馬遜網站就一定能買到,「所以我們在亞馬遜上獲得的流量、觀察到的消費者行為,都是非常有價值的商業洞察。」

亞馬遜物流FBA與AI工具雙引擎,創見用跨境電商加速全球化布局

那麼,讓創見快速取得業績成長的秘訣是什麼?

陳柏壽分享,創見加入亞馬遜後,首先使用的工具,便是「商機探測器」,「這絕對是所有要進軍亞馬遜的賣家,第一個要用的工具。」商機探測器除了能協助賣家洞悉市場,理解競爭對手是誰、主力銷售產品有哪些,還能一口氣掌握產品關鍵字、價格帶和銷量資訊。賣家就能依據數據進行產品種類和價格、廣告投放的策略安排。創見近來正在開發的一款新品,就是將「商機探測器」做為市場調查的來源之一,成為研發功能時的重要利器。

其次,隨著生成式AI風潮興起,亞馬遜也推出「A+頁面Gen AI」「AI圖片生成工具(Image Generator)」等相關工具。創見剛加入亞馬遜時,因為產品多又希望能儘速上架,團隊便運用AI+內容產出圖片,「攝影師來不及拍照時,亞馬遜提供了一些省時又省力的生成式AI工具。」

另外,儘管創見在美國有分公司,但亞馬遜的物流FBA(Fulfillment by Amazon),也是賣家必備的工具之一。賣家只要將產品放在亞馬遜的倉庫,FBA便會協助送至消費者手中,要是產品有問題,FBA也會負責收回,「這對所有想做品牌,或是在目的地市場沒有分公司、團隊的賣家,是很方便的工具。」

陳柏壽提到「將產品上架亞馬遜,所有人都可以參與,而要是能善用他們提供的各種工具,就會成為贏家。」

創見資訊積極部署外貿、市場行銷多元人才,打造亞馬遜電商團隊,開啟全球布局。圖為創見於亞馬遜網站上設立
創見資訊積極部署外貿、市場行銷多元人才,打造亞馬遜電商團隊,開啟全球布局。圖為創見於亞馬遜網站上設立的品牌旗艦店。
圖/ Amazon

從亂撒廣告到精準打擊:品牌靠亞馬遜全球開店企業海外陪跑計畫跑出北美市場新解法

但亞馬遜全球開店並非讓賣家自行摸索,官網上設有學習中心,內含眾多免費官方培訓課程,同時也投入教學資源,推出台灣獨有的「企業海外陪跑計畫」,由學長姐賣家領跑、專業導師陪跑,再搭配電商工具與服務商的協助。陳柏壽笑稱,起初團隊在平台上亂撒廣告,是陪跑導師手把手指導、陪著檢視成效,大夥才逐漸抓到投放廣告的關鍵。

如今,創見在善用亞馬遜的工具後,確實愈來愈了解北美的市場趨勢與消費者需求。

原先,團隊以為自家的1TB、2TB等大容量行動固態硬碟,較具銷售潛力,沒想到256GB的迷你行動固態硬碟反而更受歡迎,「大容量產品是美系品牌的重兵部署地,投入許多資源,我們不容易找到破口,但相對之下,小容量產品就成了突破點。」

創見也持續透過亞馬遜,建立鮮明的品牌形象、完善產品線,像是密錄器便斬獲不錯表現。這類產品過往都透過代理商,以專案模式在線下銷售,但對精打細算的消費者來說,密錄器在線下的價格較高昂,從網路購買成了另一個好選擇,「這類產品之前在亞洲賣得比較好,但在亞馬遜上銷售,讓更多人認識『創見』,也為我們開了一扇窗,有助於未來取得更多跨界生意。」藉由檢視消費者在亞馬遜上留下的評論,團隊更回頭調整介紹產品的方式,從文字直接改為影片,以更貼近市場需求。

接下來,創見將持續鎖定人口基數大、GDP高、匯率穩定的市場,透過跨境電商發展全球業務;新加坡、中東等可以將產品再往外銷售的新興站點,也是瞄準的重點。

創見資訊業務副總經理陳柏壽表示,一開始只有自己一個人,要看完龐大的資料,從無到有組建新團隊,但因為內
創見資訊業務副總經理陳柏壽表示,一開始只有自己一個人,要看完龐大的資料,從無到有組建新團隊,但因為內部已經有共識,再搭配亞馬遜全球開店企業海外陪跑計畫,從決定要做到全速啟動,很快地就開啟跨境電商之路。
圖/ 數位時代

行動力與執行力!創見用對思維、人才與工具,快速打開全球通路

面對現今快速變化的市場,陳柏壽建議,投入跨境電商首重「改變思維」,必須理解箇中操作模式,與過往的傳統外銷完全不同;其次,還要找到具相關經驗的團隊。

亞馬遜全球開店也分享觀察,創見能在短時間內取得亮眼成果,關鍵在於主管的全力支持、團隊快速到位,以及敏捷的學習與調整速度,「創見確定要投入跨境電商後,做的就是長遠通路規劃。一方面迅速找到外貿、市場行銷等多元人才,同時清楚知道目標,再搭配亞馬遜全球開店企業海外陪跑計畫,成果很快就出來了。」

陳柏壽進一步強調,當思維、團隊都到位後,決勝關鍵就在工具的使用。亞馬遜上有眾多工具,還能直接探知消費者需求,賣家可以從中找到自己與競業產品的差異性,並就此往下發展、設定策略,「機會永遠是留給準備好的人。只要你的產品具備足夠競爭力,亞馬遜全球開店就是協助你把握機會、賺到更多生意的最佳夥伴。」

5 月 21-22 日 | 台北文創 14 樓
區域到全球:亞馬遜創新戰略發佈會
限量席次 立即報名

從區域到全球:亞馬遜創新戰略發佈會
圖/ AWS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