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8日更新:
位於新北市中和區的東森廣場的全家東森一號店與東森寵物店並設,是全台第一家與寵物店結合的全家便利商店。
東森購物董事長王令麟表示,雖然全家便利商店+東森寵物這類店型的投資,是一般便利商店的2倍,但該店還沒正式啟動宣傳,前16天已經營收達標60%,顯見有人潮的地方就有錢潮。目標在2023年將會開出2號店,並且先以展出100間複合店為目標。
以下為2022年12月15日報導:
東森購物耗資上億打造的首間「東森廣場」今(15)日正式開幕,位於中和總部一樓,坪數高達870坪的大型商場中,整合了旗下東森寵物事業,包含寵物用品零售、寵物美容服務,以及慈愛動物醫院,還能看見全家便利商店的FamiSuper超市店型與美食商圈。
東森購物到今年11月為止,累積營收達新台幣240億元,未來的線下佈局將以異業結盟為主要策略。而首間東森廣場,就是看好在此區域5公里內的東森會員就達到68萬人,是東森購物會員會密集的區域。
東森購物董事長王令麟表示,第一間東森廣場僅是一個起點,目前已有3~5個店點正在評估中,未來還要將這樣的店型擴大到更多區域。
東森購物持續朝向2025年~2026年之間上市的目標邁進,談到未來期許,王令麟對於自家的獲利能力相當滿意,在今年11月EPS達14.13元,未來也期待透過更多線上、線下的綜效整合,維持EPS每年成長10%的力道。
東森寵物+全家複合店,目標5年開出上百間
在今年2月,王令麟就曾表示,OMO(Online Merge Offline)是今年東森購物的重要發展重點。而放眼東森集團的實體零售佈局,目前全台有147店的東森寵物為最大事業體,也是台灣分店數最多的寵物零售通路。而透過整合寵物醫院、寵物美容加深專業和服務,並持續拓點。今年總營收預計達到26億元,並計畫在未來5年內展店至500家,挑戰營收破百億元。
在今年初,眼看蝦皮店到店展店迅速,王令麟曾經提到,「未來寵物店就會是我們(東森購物)到店取貨的地方」。但如今轉換策略,未來將透過與全家便利商店更多的複合店合作,來補足電商物流的缺口。「全家團隊優秀、服務好,對我來說也是降低成本。」
「未來寵物店500間之中,與全家的複合店將佔3分之一,」他透露。同時,東森旗下的自有商品,也會陸續上架全家便利商店銷售。王令麟預估,未來5年東森旗下商品在全家的銷售能達到100億元,「相當於500個加盟店的意思。」
他也說到,這樣的合作是疫情之後的趨勢,「就是大家互相取暖、打群架,」他這樣形容。不過展望2023年景氣,他則樂觀看待,「台灣人3年沒消費了,口袋裡都是錢。」這也是東森廣場在此時要積極拓點的原因。
熊媽媽為何收攤?王令麟:趕快面對現實、結束了!
在12月初,東森購物在2020年11月砸下7,500萬元收購熊媽媽買菜網宣布歇業,引發市場討論。
王令麟也正面回覆背後原因,「生鮮沒有想像那麼好,量體不夠大,也沒辦法做到讓消費者滿意,就面對現實,結束了。」他也分析,在過去兩年零售市場的改變也衝擊很大,「全聯併購大潤發、統一買家樂福,FamiSuper生鮮可以送到家,我覺得我們沒有機會。」
而這也是東森購物未來將持續加大與全家合作的原因,「競爭不過全家,我們就加入全家!」他這樣說。
責任編輯:錢玉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