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為何落腳德國?分析師點出兩大動力,還能彌補流失的中國營收?
台積電為何落腳德國?分析師點出兩大動力,還能彌補流失的中國營收?

台積電在海外設廠動態,已成為各界關注焦點。多家外媒於上週五(23日)報導,台積電正計劃於德國半導體聚落德勒斯登(Dresden)設立晶片廠。對此,《日經亞洲》指出,台積電表示目前並無具體計劃,但不排除設廠可能性。

《日經》也指出,台積電目前已經派遣團隊前往德國進行談判,內容涉及當地政府的支持範圍,以及當地供應鏈能否滿足晶圓廠需求。知情人士指出,若進行順利,台積電最快將會在2024年動工。

台積電
《日經亞洲》指出,台積電目前已經派遣團隊前往德國進行談判,考慮在德國設廠。
圖/ 今周刊

延伸閱讀:台積電傳赴德設廠,拉供應商攜手投資!專注22或28奈米成熟製程

台積電兩大出海考量:政府補助、客戶需求

台積電的出海已變得必要,觀察近期的出海模式,有兩大考量。首先,一位設備業者分析,「政府協助」是設廠與否關鍵點。

今年10月,德國媒體《Capital》引述德政府的話語指出,德方願意提供補貼,以吸引半導體業者落腳。若觀察台積電於美國或日本的設廠,不外乎都獲得當地政府的補助款以及基礎建設強化的加持,這對於台積電降低成本有非常大的幫助,也能解決台積電出海設廠的最大痛點。

台積電亞利桑那廠裝機後,美國總統拜登、商務部長雷蒙多、台積電、蘋果、Nvidia、AMD等重要人物舉
台積電在美國、日本都已分別接受補助,德國政府目前也願意出資補助。
圖/ 半導體社團

研調機構分析師也認為,補助是台積電出海的重要理由,「有補助成本相對較少,這就是為何以前不去但現在去的原因。」另外,設備業者則點出,「這是因為台積電在晶圓代工夠強勢,以及恰好天時地利人和,才能減少在出海上的困難點。」

「客戶需求」則是台積電的另一項考量點,台積電總裁魏哲家上週才於玉山科技協會舉辦的論壇上表示,「我們會去日本,完全都是為了客戶。」顯見與客戶的長期關係依然是台積電的文化核心。

28奈米為德國廠主要製程?專家預估:月產五萬片

分析師認為,德國車廠聚落對28奈米的需求,是台積電願意前往德國的主因,「嚴格來說台積電12、16、28奈米其實都沒有海外產能,所以如果不是在美國廠生產,最有可能就是在歐洲。」

28奈米為車用的重要節點,進一步觀察台積電目前的海外產能,目前日本熊本廠的28奈米應該大多會供應給Sony(索尼),美國廠則會以先進製程為主並就近滿足內需,至於在中國南京廠區的產能歐洲客戶也可能會有疑慮。

加上對歐洲車廠來說,全球供應鏈區域化的趨勢,讓尋求台灣以外的供應來源變得必要。分析師預期,台積電落腳德國很可能會以28奈米為主,並同時供應16奈米。

聯電總經理 王石 簡山傑
聯電、格羅方芯是德國車廠除了台積電以外,28奈米的採購來源。
圖/ 簡永昌攝影

不過事實上,諸如聯電、格羅方芯(Global Foundries)也都能提供成熟製程,中國也傳出不少廠商陸續切入28奈米,是否有供過於求的疑慮?分析師指出,不少中企其實是為了拿補助,而在名義上說要做28奈米,事實上很多都是在做40奈米,「當然之後會慢慢轉進,不過幾年內28奈米產能其實不會過剩。」

除此之外,28奈米雖然為成熟製程,但要做到高良率的優質工藝,也並非輕而易舉,希望與台積電進行技術合作的客戶仍大有人在,MCU(微控制器)則會是主要應用。「28奈米在車用是重要節點,從目前需求來看,一期產能每月約會落在五萬片左右。」分析師預估。

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則認為,台積電若在德國落腳,能夠多少彌補在美國禁令下所流失的中國的營收,加上歐洲為車用聚落強勢,「到歐洲設廠,能鞏固台積電在車用半導體的訂單。」

責任編輯:錢玉紘

關鍵字: #台積電 #半導體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