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會缺蛋?進口蛋來了,家樂福限購2盒!售價資訊一次看
為何會缺蛋?進口蛋來了,家樂福限購2盒!售價資訊一次看

2023.3.29更新
為紓解國內供蛋缺口,農委會進口及向加工業者調度的1,000萬顆雞蛋來了!陸續供家樂福、大潤發、全聯、愛買、楓康、美廉社等通路銷售。家樂福北部(彰化以北)40家量販店於明日3/31(五)陸續上架澳洲冷藏進口雞蛋(每家店平均配到50~60盒)共1款規格:700g/12入售價89元。每人每車限購2盒。

以下為售價資訊:
全家: 將於3/30起販售常溫進口蛋10入裝/盒,售價68元,將配送至苗栗、台中及南投中部地區420間店舖販售,每人限購1盒、售完為止。

7-ELEVEN: 雙北地區門市30日販售進口蛋10入裝/盒,售價68元,效期為14天。每人限量1盒、售完為止。

全聯: 雙北地區門市29日開賣進口蛋,每盒10顆,售價68元,每人限購2盒。

家樂福: 家樂福北部(彰化以北)40家量販店31日(五)陸續上架澳洲冷藏進口雞蛋(每家店平均配到50~60盒)共1款規格:700g/12入售價89元。家樂福全台超市店持續上架進口平價洗選蛋,10入裝68元。取每人每車限購2盒,實際上架以各店到貨時間為準。

大潤發: 美國常溫蛋每盒10顆,售價68元;澳洲冷藏鮮雞蛋有兩種規格,12顆700克售價89元、12顆800克售價99元。每人限購2盒。另外,預計3/30後進口蛋可供貨至全台。

愛買: 新竹以北門市販售產地澳洲的紅殼雞蛋,每盒10顆售價69元;台中、台南門市開賣來自美國的白殼蛋,每盒10顆售價68元,31日起陸續到店。

美廉社: 引進農委會進口雞蛋,全台門市31日開賣,每盒10顆裝,售價65至79元不等,每人限購1盒。

不過台灣究竟為何會缺蛋?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在臉書解釋,去年冬天開始禽流感侵襲全世界,由於國內的種雞全部來自美國等國家,連帶也影響台灣雞蛋的供應量,不過,為了不讓國內種雞場斷援,去年底與今年都會再增加進口種雞,以確保後續蛋母雞供應充足。

種雞問題解決後,接著就是要確保200場的蛋中雞場不受飼料成本或禽流感影響,陳吉仲舉例,日前去彰化看到全家三代皆投入家禽產業,他們的蛋中雞場是密閉水簾負壓式,不只沒有味道,且將受到極端氣候的影響降到最低,這是我們期待的未來蛋中雞場禽舍。

其實,台灣雞場禽舍8成、約1800埸皆為傳統開放式,雞農有機會改善現況嗎?以下為2023.1.4報導:

極端氣候愈來愈嚴峻,疫病對雞隻的衝擊也愈來愈大,今年蛋價再創歷史新高,缺蛋又再度面臨挑戰,如何讓供蛋穩定,根本原因還是要回到養雞場如何升級。

近期居高不下的蛋價,讓消費者相當有感!

雞蛋價格一斤破40元,「缺蛋情形比往年嚴重」

從2021年12月開始,雞蛋價格不斷往上飆升,到了2022年5月一斤產地價更突破40元,且至今都未低於此價格;對照2019年2月,36.2元的上一波蛋價高點,蛋價幾乎可說是「回不去」了。

蛋價漲,除了飼料漲,也和產量下降有關。翻開中央畜產會的統計資料,雞蛋產量從2021年12月開始,接連12個月比前一年同期低。

「今年(指2022年)缺蛋情形的確比往年嚴重!」畜牧處副處長江文全直言,從每月的日均產蛋量來看,都比去年同期還低,但同時台灣人平均每年雞蛋消費量卻持續攀高,2021年達到356.25顆,需求變更多,供給卻降低,供需不平衡下價格因此推升。

台灣為何會缺蛋?養雞場有哪些困境?

江文全進一步分析,缺蛋原因有複合型因素,包含飼料價格影響雞農養雞量,加上氣候因素影響,太冷太熱都會造成產蛋率下降,還有疫病、禽流感等造成雞隻死亡,這些都會影響整體供蛋量。

這次缺蛋狀況,更加凸顯產業轉型的必要性。多數蛋雞農僅考量蛋價和飼料成本價格單一因素,只要每斤蛋價比飼料等成本高,有利可圖,就繼續養雞,但是較少考慮如何讓產量穩定。

困境一:9成還是傳統雞場,一但變冷或有傳染病,就會影響產蛋率

高蛋價背後,其實反映出產業發展的兩大困境。

困境一,是台灣傳統養雞場逾9成,造成供蛋不穩定。江文全解釋,影響蛋雞生產效率三個關鍵因素,在於遺傳、環境和疾病。其中,遺傳是指雞隻本身的條件,但是後兩者則可以透過養雞場的轉型來提升,藉此維持供蛋穩定。

中興大學名譽教授許振忠觀察,高蛋價的背後,看到的是雞蛋的供需因素,因為供不應求,蛋價才會高,如何提升供蛋量和供蛋穩定,最主要就是養雞場環境的提升。

根據最新出爐的2021年台灣家禽統計手冊,全台灣1613個蛋雞場中,現代化的水簾式、高床式分別僅有75場和59場,剩餘的都是傳統雞舍,占比91.7%。

許振忠指出,極端氣候影響下,冬天更冷,夏天更熱,台灣蛋雞場大部分還是傳統開放式,加上集中在中南部,尤其彰化、雲林、嘉義、台南和屏東,夏天雞隻往往熱到受不了,冬天一有寒流來也會影響產蛋率, 但只要讓養雞場轉型現代化,就能有效穩定控制溫度對產蛋量的影響

苗栗南河國小「歐姆 Ω 蛋計畫」9.jpeg
圖/ 圖片來源/台灣設計研究院

溫度變化,確實會影響產蛋率。農委會統計,2022年3月,嘉義出現最高溫32.1度,最低溫僅9度,劇烈溫差造成整體產蛋率降到6成4,到了6月後溫差變化沒有這麼大後,產蛋率才逐漸提升。許振忠說,無論冬天還是夏天,傳統開放式雞舍讓蛋雞暴露在這樣的溫差中,對雞隻健康是不好的,也因此影響產蛋率。

東海大學畜產與生物科技學系教授陳盈豪二○年的研究更顯示,在平均周產蛋率中,現代化的水簾式密閉及非開放式蛋雞舍「統進統出」的飼養模式,顯著地較傳統蛋雞舍分批飼養,可提升30.56%的產蛋率。

傳統雞舍朝現代化轉型,除了能讓產蛋率更穩定外,還有降低禽流感風險等好處。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副執行長陳玉敏不諱言,台灣傳統蛋雞場的環境,很容易成為疫病傳播的大溫床,格子籠層層堆疊飼養,下方雞糞也不斷堆疊,環境髒亂,一旦病毒入侵,隨即整場傳播開來。

防檢局統計就顯示,2022年確診禽流感的40個禽場中,白肉雞僅一場、蛋雞則共有7場。蛋雞場中,更有6家採傳統的開放式養殖。

再翻開台灣家禽統計手冊,2022年全國白肉雞飼養數量有4764萬隻,其中8成3都是採現代化的水簾式密閉禽舍。這些數據都顯示,開放養殖比現代化的密閉養殖方式,較難抵抗禽流感的衝擊。

防檢局家禽防疫科長余俊明表示,禽舍升級不敢說一定就不會得禽流感,但從數據上看,風險確實可降低,而密閉式禽舍還要區分有沒有做緩衝區,有緩衝區也能更有效阻擋。

困境二:雞蛋缺乏「分級定價」機制,雞農高齡化、沒有轉型動力

既然將蛋雞場升級為水簾式密閉環境可以有上述好處,農委會也有提供每位雞農1.5%、上限5千萬元的低利政策性農業貸款,希望協助蛋雞場升級,為何產業現況仍有逾9成的傳統雞場?

關鍵在於, 缺乏規模化、雞農高齡化,以及現行包銷制的雞蛋缺乏「分級定價」機制 ,都讓產業轉型缺乏足夠誘因,這是第二個困境。

養雞協會蛋雞組組長黃榮珍表示,台灣農村過去養蛋雞都是少量地養,至今沒有很大改變,目前養雞場規模主要還是兩萬到三萬隻左右。沒有規模化,資金也不會太充裕,3年多前他把自己同樣規模的雞場從傳統開放式,改為高床半開放式,以布幕的升降為雞隻控溫,還有鐵網防堵候鳥水禽飛入,光這樣就耗費他兩千多萬元,更何況水簾式密閉要5、6千萬元,對一般蛋雞農簡直是天價。

根據農委會統計,2021年飼養1萬到3萬隻的蛋雞場占比最高、達58.59%,10萬隻以上則只有15家,不到1%。不只如此,相較白肉雞場和養豬場近年平均飼養規模都增加,蛋雞場養雞數量卻不增反減,顯示目前台灣的蛋雞產業,多屬小農型態,而非規模化地生產。

江文全也不諱言,蛋雞農很少有新血投入,普遍還是俗稱「老人工」的老一輩在經營,每一天餵兩次雞、撿一次蛋,只要蛋價有比飼料貴,就「加減賺」,對於疫病的觀念通常是賭一把,真的運氣這麼不好中了禽流感,就領撲殺補助,下次再重新養一批就好。由於生產方式和疫病觀念都還維持在傳統框架,所以連帶也沒有轉型動力。

寶奇生技動物福利雞蛋
圖/ 寶奇生技

雞農什麼時候才能不靠天吃飯?專家點出關鍵

許振忠觀察,現在市面上雞蛋要區分等級高低,通常是由蛋雞場生產端打造自有品牌,從中分級出較優良的雞蛋,用差異化的高品質雞蛋搶市,但要打造品牌,養雞環境也要跟著升級才有可能做到。

現況確實不容樂觀。由於極端氣候愈來愈嚴重,這兩年飼料費漲幅更是驚人,蛋雞農難以再依賴原本的生產模式。外在環境的變化,讓轉型長期停滯的蛋雞場,現在更出現不得不轉型的危機。

儘管目前蛋雞舍升級的貸款額度已提升到5千萬元,但根據2021年農委會調查結果,6成以上蛋農不知道政府有提供低利貸款。為加速推動轉型,農委會主委陳吉仲2022年12月在立法院答詢時指出,將向行政院爭取34億元預算,執行雞蛋產業精進措施中程計畫,升級禽舍、導入自動化生產設備都是可行方向,待行政院核定後,最快2024年可執行。

看來不只相關政策推廣應更全面,也該針對蛋雞場轉型兩大困境對症下藥,雞農才能擺脫看天吃飯的惡性循環,讓雞蛋的供應量和價格更趨穩定。

本文授權轉載自:今周刊

責任編輯:傅珮晴、林美欣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買賣屋不再狂刷篩選條件!永慶「AI特助」用AI打造房產科技的個人化時代
買賣屋不再狂刷篩選條件!永慶「AI特助」用AI打造房產科技的個人化時代

人的一生中平均只買一到兩次房,不過面對買房的人生大事,卻最缺乏經驗,幾乎每次都是「買房菜鳥」。從動念開始,到真正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過程中充滿資訊落差與溝通門檻,考驗的不只是預算,還有決策能力。

「永慶認為,房仲最重要的三大價值,在於能否提供消費者安全、公平、效率的購售屋體驗。」永慶房屋總經理吳良治指出,消費者痛點在哪,服務就該做到哪。

永慶房屋
永慶房屋總經理 吳良治
圖/ 數位時代

所謂「安全」,不只是屋況與產權無虞,更包括房價是否合理、是否能杜絕投機與詐騙;「公平」則攸關資訊是否公開透明,買賣雙方對行情、屋況的掌握是否一致;而「效率」則是解決資訊爆炸與流程繁瑣的問題,讓交易更順暢——這三大價值,就是永慶服務設計的起點。

當傳統找房模式逐漸無法滿足使用者對安全、即時、便利與個人化的需求時,科技便成為破題關鍵。永慶房屋以「房產科技領航者」自居,從數位化、行動化一路推進至智慧化、人性化,最終定義出「個人化」的新世代房產服務,不只改變買賣流程,也重塑人與房產科技的關係,為業界開啟下一階段房產科技轉型藍圖。

永慶打造AI特助,開啟個人化買賣屋體驗

「安全、公平、效率。這三大價值講起來簡單,要落實並不容易,需要長期深耕。」永慶房屋業管部協理陳賜傑指出,買房過程從動機產生、資訊蒐集、實地看屋到談價與成交,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痛點,也正是永慶投入科技應用的核心動力。

他舉例,消費者可先透過「買屋力找房」掌握預算落點,或以「地圖/捷運找房」,針對區域快速聚焦潛力物件。同時搭配「誠實安心認證」,快速掌握房屋是否為短期交易、凶宅、輻射屋的屋況,也分享永慶提供的不限屋齡漏水保固保障。

進入看屋階段,永慶也推出「VR美裝」、「AI煥裝」等功能,讓線上賞屋一事更具象、更符合人性,不僅彷彿身歷其境走入房屋欣賞格局、更可以透過生成式AI,搶先欣賞房屋未來裝潢模樣。談價時,更有領先政府2-3個月揭露的「誠實房價報告書」。在交易過程和售後,永慶還有六大安心保障,讓消費者全程安心。

當消費者向永慶房屋經紀人員洽談服務時,永慶獨創的「i特助」將提供強大的「人機協作」服務。陳賜傑說明,i特助以LINE群組為載體,加入買家、家屬、永慶業務與AI機器人,從找房、比價、導覽到與家人討論,都能在平台上完成,讓「個人化」成為貫穿整體買賣流程的智慧服務,實現「一站整合資訊+多人參與決策+專人即時支援」的目標。

至於最新推出的「永慶AI特助」,顛覆傳統的篩選找房模式,直接向永慶AI發問找房,讓找房更容易!消費者可以用口語的方式,向AI特助進行提問,如問社區、問特色、問行情。AI特助系統即時整合龐大資料,自動比對條件推薦潛力物件、分享房屋特色、摘要重點。「目前市場上應該只有我們做到!」他直言。

永慶房屋
永慶房屋業管部協理 陳賜傑
圖/ 數位時代

永慶一步步用科技解決消費者痛點,成房產科技發展史

永慶房屋
永慶房產科技演進史
圖/ 永慶房屋

圍繞著消費者需求,永慶房屋早已踏上科技轉型的旅程,一步步演進至今。永慶房產集團資訊部協理呂學堯回顧,從2000年永慶將紙本住宅資訊數位化開始,率先「e化」做出「永慶房仲網」,不只讓找房效率提升,也同步建置投機客資料庫,累積了9,000多筆投機客資料,為交易把關。隨後,因應智慧型手機普及,永慶再推出「永慶快搜APP」,實現隨時隨地找房的行動化革新。

進入2016年,大數據成為科技趨勢,永慶也積極應用大數據,推出「猜你喜歡」等智慧推薦應用,提升消費者與經紀人員的決策效率。為實踐「人性化」體驗,永慶聚焦網上看照片選物件的模式,查看屋況不夠直覺具象等問題,透過VR美裝、實境找房、AI煥裝,讓消費者即使遠距賞屋,也能輕鬆掌握空間格局、生活環境、模擬裝潢,全面掌握物件潛力。

邁入AI時代後,「個人化」成為永慶聚焦的目標。過去消費者需自行查找彙整,現在則是「不用找,只要問」,AI即可即時整理、摘要、推薦,甚至挖掘原本未被注意的潛力物件。

永慶房屋
永慶房產集團資訊部協理 呂學堯
圖/ 數位時代

當被問及是否擔心技術被業界複製,呂學堯直言:「這些技術表面上大家都能做,但能不能做深、做在對的地方,才是關鍵。」永慶之所以能持續走在產業前端,背後仰賴四項核心能力:

其一、孫慶餘董事長對科技的堅持和遠見,從ADSL到iPad,永慶房屋總是率先導入科技。其二、永慶長期大量投資在房產科技開發。其三、集團內部擁有超過300人的數位與資訊團隊,自主研發不假外求。其四、技術與業務高度同步,能即時回應現場需求,提出真正可用的解方。

呂學堯分享,永慶房屋不斷升級的便利科技,再加上完整的誠實服務,獲得許多消費者的指名服務,如今已是雙北地區門店數量最多的房仲品牌。面對科技的飛速發展,永慶也不斷蓄積自己的科技創新能量,即使永慶數位與資訊團隊已有超過300人的規模,我們仍持續招募更多數位與資通訊領域的人才,為購售屋服務探索更多創意、落地更多應用。

人機協作新時代,誠實房仲角色更深化

陳賜傑表示,當AI能代勞繁瑣的行政作業,經紀人員就能將心力放在真正有價值的溝通與判斷上。他也強調,AI與人是協作關係,房仲其實很難被取代,因為無論如何都得走進實體流程。「進到現場就知道,這個行業有很多『眉角』,許多細節需要觀察與互動才能掌握,AI是看不出來的。」

他舉例,一位台商先生偏好安靜社區,太太則重視生活機能與市中心便利。實際上房子是買給留在台灣的太太住,應以她的需求為主。如何引導雙方表達意見、理解彼此的需求,並促成共識,就是經紀人員的專業所在。「AI可以幫你找到房子,但房仲才能幫你找到一個家。」

最後,在一切都能被自動化的時代,什麼才是無法被取代的?誠實,也許正是這個時代最稀缺的技術。先誠實,再成交——這是永慶房產集團董事長孫慶餘提出的六字箴言,也是品牌最核心的堅持。未來,永慶房屋將持續以「誠實+科技」為基底,讓房產科技回歸人性,讓房仲專業發揮更深價值。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