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 18 個月估值 15 億美元,他們卻成了 ChatGPT 浪潮最大的输家
成立 18 個月估值 15 億美元,他們卻成了 ChatGPT 浪潮最大的输家

ChatGPT 的爆火點燃了科技圈對生成式AI 的期待,但對於這個領域的玩家們來說,伴隨機遇的是巨大的衝擊。而其中影響最大的,是新銳AI 獨角獸Jasper.ai。

在ChatGPT 之前,Jasper 才是最被看好的AI文本生成工具。 它可以基於一個簡單的短語或提示,創建出數百個單詞的文本,在媒體工作者和行銷人員之間大受歡迎。

2022 年1 月,Jasper 團隊只有9 人,10 個月後擴大到160 多名,年營收預計達到6000 萬美元。資本市場對Jasper 的歡迎一目了然,2022 年10 月,Jasper 融資1.25 億美元,在成立僅18 個月後就達到了15 億美元的估值。Coatue 資本的聯合創始人兼高級董事總經理Thomas Laffont 將第一次看到Jasper 演示時的感受,稱為「魔法般的體驗」——就像看到第一個iPhone 一樣,讓他相信世界即將發生巨大變化。

然而僅僅1 個月後,ChatGPT 來了。「沒有人想到免費的ChatGPT,可以這麼好、這麼快。」意氣風發的Jasper 本以為最終的勝利已經唾手可得,但在短短幾個月裡,就經歷了從天堂到地獄的轉變。

更糟糕的是,ChatGPT 和Jasper 還有一層微妙關係。ChatGPT 是OpenAI 基於自己的GPT-3 大模型所做的聊天機器人應用;而Jasper 的技術底層也是OpenAI 的GPT-3。也就是說,Jasper 是在對手的平台上,建立了自己的業務。眼下,Jasper 離不開OpenAI,卻不得不面臨「平台搶肉吃」的窘境。

基於這樣的背景,科技媒體The Information 於近日前往Jasper.ai 辦公室拜訪了CEO Dave Rogenmoser,他們复盤了Jasper 的創業故事和進化歷程,並請Rogenmoser 講述了過去一個月ChatGPT 給他們帶來的衝擊。有讀者認為,這是The information 近年來最好的報導之一。

以下是報導全文,原標題《The Best Little Unicorn in Texas: Jasper Was Winning the AI Race—Then ChatGPT Blew Up the Whole Game》,原作者Arielle Pardes。極客公園編譯整理。

01 「我們不會試圖與我們的合作夥伴競爭」

幾週前,人工智慧初創公司OpenAI 的CEO Sam Altman 打了一個Zoom 電話,螢幕的另一邊是Dave Rogenmoser,他是Jasper 的CEO。Jasper 是一家基於OpenAI 旗艦大型語言模型GPT-3 的文案初創公司。兩家公司有一個共享的Slack 頻道,在那裡他們交換關於GPT-3 的更新和反饋,而GPT-3 是Jasper 業務所依賴的支柱。

OpenAI
OpenAI 是一家人工智慧研究實驗室,由營利性公司OpenAI LP和非營利性母公司OpenAI Inc 組成。
圖/ OpenAI

Rogenmoser 之所以安排和Altman 通話,是因為他剛剛在Slack 頻道上看到了一個帖子,OpenAI 宣布推出ChatGPT——這是OpenAI 的一款新產品,幾乎像變魔術一樣工作。只需一個簡單的提示,ChatGPT 就可以起草一份商業提案,寫一封辭職信,或者解釋量子力學的內部原理。事實上,它的工作原理很像Jasper 這家公司的核心產品。但與Jasper 不同的是,ChatGPT 是免費的。

Rogenmoser 對此有一些疑問。「聽著,我們需要知道一些你們打算做的事情,」他在德克薩斯州奧斯汀的辦公室告訴Altman,Jasper 是OpenAI 的合作夥伴——他為使用GPT-3 支付了豐厚的費用。OpenAI 不欠Rogenmoser 任何東西,但如果它計劃免費提供聊天機器人,Jasper 的負責人將需要重新考慮一些事情。

據Rogenmoser說,Altman 向他保證,ChatGPT 不會永遠免費。ChatGPT 立刻引起轟動,在幾天內就積累了超過100 萬用戶。最終,OpenAI 將不得不把它放在「付費牆」後面,哪怕只是為了支付驚人的計算成本。每個聊天查詢都要花費OpenAI 幾美分,當一百萬用戶每天多次使用它時,這一費用迅速增加。

Altman 還告訴Rogenmoser,自己沒想到ChatGPT 會這麼火爆。他更多地認為這是一次界面升級,而不是一次技術革命,並對它的爆發流行感到驚訝。根據Rogenmoser 的說法,Altman 提供了一點保證:「我們不會試圖與我們的合作夥伴競爭。

Jasper 被用於自動生成文案

儘管如此,Rogenmoser 還是有一種緊迫感。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裡,Jasper 已經成為了正在爆炸式增長的生成式AI 領域的一顆新星。

2022 年10 月,Jasper 融資1.25 億美元,在成立僅18 個月後就達到了15 億美元的估值。它的客戶已經增加到10 萬名,其中四分之三的人每月支付80 美元或更多的費用來獲得Jasper 的高級人工智慧寫作模板套件。據The Information 報導,該公司2021 年的收入為3000 萬美元,而2022 年有望翻一番。

相比之下,OpenAI 的收益僅為數千萬美元——其收入主要來自像Jasper 這樣的初創公司調用其API 的授權費用。根據路透社,到2023 年,OpenAI 預計這些來自合夥夥伴的收入將達到2 億美元。一位OpenAI 的發言人拒絕直接評論公司收入。

在ChatGPT 出現之前,Jasper 得到了客戶無條件的讚譽:一位用戶表示,它完成了基本的寫作任務,甚至比入門級員工更好,這證明她每月為Jasper 的「老闆模式(boss mode)」產品支付的100 美元是合理的。該產品提供長篇寫作模板和生成多達50000 個單詞的權益。另一位客戶是一名網絡開發人員,他稱,他已經不再僱傭自由職業者來編寫網絡文案,而是開始使用Jasper。「潛力是無限的,」他補充道。

在2022 年11 月之前,Jasper 的增長與這一潛力相匹配。2022 年1 月,該公司只有9 名員工。到11 月,它有了160 多名員工,其中包括70 多名新工程師和設計師,他們的任務是構建更多、更好的定制模板。

這篇文章,「What's The Big Deal with AI Right Now」,由Jasp
這篇文章,「What's The Big Deal with AI Right Now」,由Jasper.ai 根據以下提示撰寫:「寫一篇關於AI 的文章,以及它現在是如何有史以來第一次生成內容的。」
圖/ Coatue

Jasper 目前的60 個模板中的大多數都是根據行銷人員的需求量身定制的,他們使用該服務生成博客文章、新聞稿、社交媒體標題和廣告文案。還有一些模板可以集思廣益產品名稱,生成病毒式推文或將長文章提煉成簡短的要點。此外對那些需要更發散的內容的用戶可以選擇自由模式,讓Jasper 從頭開始編寫任何東西。

該公司還在開發一些功能,讓Jasper可以在自己的平台之外被訪問。比如一個Chrome 擴展程序,可以將AI 定制的副本(copy)帶入網絡的其他部分。「我們希望增強網路上的每個輸入框,」Rogenmoser 在11 月說。「甚至不僅僅是在網路上。你寫的每一個字,我都願意在那裡提供幫助。」

ChatGPT 的衝擊

然而,ChatGPT 出現了。幾天之內,人們發現這不僅僅是生成式AI 的進步,而且可能是一個黑天鵝事件。「沒有人想到ChatGPT 會這麼好、這麼快,而且完全免費,」內容行銷初創公司Snazzy AI 的聯合創辦人Chris Frantz 說。

當Jasper 和Snazzy 等產品在2021 年初推出時,GPT-3 仍然需要高精度的提示才能反饋優秀的成果。這使得文案初創公司變得更加重要,因為它們彌合了AI 語言模型的龐雜與終端用戶的功利需求之間的鴻溝。

但ChatGPT 徹底改變了這種關係。「你可以對ChatGPT 說,生成一篇關於X 的博客文章,就能得到很好的結果。這就是你所要做的一切,」Frantz 說。「因此,基於提示需求的生態位(像Jasper 和Snazzy 這樣)突然消失了。」更何況,當用戶可以免費獲得ChatGPT 時,誰會為Jasper 每月支付80 美元?

Rogenmoser 說,那一刻「真的讓每個人都神經緊繃」。幾天之內,他就召集了一個團隊來製定一個響應計劃,其中包括Jasper 建立自己的聊天功能——一個像ChatGPT 一樣,可以以對話方式對提問做出響應的功能。(注:該功能於12 月20 日推出)

當前,Jasper 已經快速做出應對,在原有功能上推出更多,比如文本生成圖片、聊天機器人等。|圖片來
當前,Jasper 已經快速做出應對,在原有功能上推出更多,比如文本生成圖片、聊天機器人等。
圖/ jasper.ai

該團隊開始考慮為Airbnb、HarperCollins 和IBM 等大公司的現有客戶構建更多的企業功能。Jasper 還完成了Outread 的收購,這是一個瀏覽器擴展程序,可以提高Google Docs 和Microsoft Word 等應用程序的語法和流暢性。這裡還有另一個額外的好處:Outright 已經擁有100 萬用戶,是Jasper 用戶群的10 倍。

在短短幾天的時間裡,Rogenmoser 就從基於文本的AI 創業領域的種子選手,變成了四面楚歌,需要捍衛自己的地盤。Jasper 很早就抓住了生成式AI 的浪潮,到目前為止已經證明了自己有能力駕馭它。但現在公司必須證明它可以長期堅持下去。

02 Jasper 的進化和爭議

在ChatGPT 於11 月30 日出人意料地發布的兩天前,The information 的作者Arielle Pardes 到奧斯汀西郊的Jasper 辦公室拜訪了Rogenmoser。

從外面看,這座大樓就像一個普通的辦公園區。但在裡面,Jasper 總部讓她想起了十年前開始在舊金山SoMA區出現的初創公司辦公室。那裡有桌上足球和乒乓球桌,玻璃罐子裡的零食和自助餐廳風格的桌子,員工們每天都在一起吃午餐。一間會議室被改造成了高爾夫球模擬練習室。Rogenmoser 拒絕給自己專門的空間,而是採取扎克伯格式的風格,坐在開放式辦公室中間的一張桌子上。

Rogenmoser 個子非常高,6 英尺8 英寸(2.07 公尺),但他高聳的身高與小時候跑去參加校友返校節的孩子的激動形成對照。作為一位掌管十億美元公司的CEO,他異常坦率。當被問及在堪薩斯州立大學學習市場行銷的經歷時,Rogenmoser 承認,他更專注於成為校園裡「兄弟會」最好的小伙,而不是他的學術。他說自己逃過很多課,偶爾考試作弊。

Rogenmoser 描繪道,「Jasper 是激進的!」這點與Altman 不同,Altman 創立OpenAI 是出於一種深刻的信念,即AI 將開啟一個「富足(abundance)」的時代,造福全人類,Rogenmoser 只是想致富——或者,用他的話說,實現「一定程度的財務自由」。他回顧了Jasper 取得突破前的八年坎坷經歷,認為這是一個關於堅持不懈的故事。

他最初的創業想法,是想做一個「兄弟會」招聘軟體,這與他的大學經歷有關。但他自己也承認,這是個壞主意。後來,他和大學時的兩個朋友JP Morgan 和Chris Hull 創辦了一家小型行銷公司,為網站內容、Facebook 廣告和搜索引擎優化提供文案服務。Rogenmoser 和他的朋友都不具備這些技能,所以他們把工作外包給承包商,並從中抽取利潤。

Morgan、Rogenmoser 和Hull 花了八年時間嘗試創業點子,最終憑Jasper 一起發
Morgan、Rogenmoser 和Hull 花了八年時間嘗試創業點子,最終憑Jasper 一起發家致富。
圖/ The Information

Morgan 和Hull 最終成為Jasper 的聯合創辦人。自學編程的Morgan 是三人中唯一擁有技術技能的人,他建立了Jasper 的後端,並擔任首席技術長。作為運營長,Hull 負責人事和運營。這三個人從認識彼此起就知道他們想要一起工作,都喜歡打高爾夫球,並有許多相通的美國中西部價值觀——他們共有10 個孩子。

成立行銷機構後,他們開設了一門在線課程,教其他人行銷知識。通過這門課程,他們獲得了數千名從事廣告、傳播和銷售工作的人的電子郵件地址。為了幫助推銷他們的課程,Morgan 在他們的網站上建立了一個小彈出窗口,以提高轉化率。因為效果出奇地好,所以他們把它變成了自己的業務,名為Proof。

2018 年,Proof 被Y Combinator 接納,之後融資200 萬美元,並發展到15 名員工。但這家初創公司一直難以擴大規模。Rogenmoser 說:「我們一直不知道如何從一個功能做到一個平台。」2020 年底,他解雇了Proof 公司一半的員工,並承諾在公司弄清楚如何修復業務時重新僱用他們。

也就是在那個時候,Rogenmoser 在Twitter 上看到人們談論GPT-3。OpenAI 在2020 年夏天推出了這一模型,AI 圈內人對它所代表的東西幾乎垂涎欲滴。GPT-3 建立在Transformer 模型上,是一種神經網絡,可以推斷從網路上抓取的大量數據之間的關係。

在牛津大學教授計算機科學、《人工智慧簡史》一書的作者Michael Wooldridge 說,Transformer 模型提供了「圍繞自然語言交流的更廣泛的能力」。在這之前,OpenAI 已經建立了兩個模型,但GPT-3 以其龐大的訓練集而聞名。Wooldridge 說:「它訓練了5000 億個單詞——基本上是整個萬維網。」

2020 年底,OpenAI 向開發人員開展了一個小型內測,以了解他們如何在現實世界中使用這項技術。儘管內測名額非常有限,但Rogenmoser 利用他在Y Combinator 的關係(Altman 之前是Y Combinator 的合夥人,不過他和Rogenmoser 從未見過面),在12 月就獲得了訪問權限。只有少數開發團隊可以使用GPT-3,這讓Rogenmoser 和他的伙伴們在開發產品時佔據了重要的領先地位。

一旦他們開始嘗試使用GPT-3,他們就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用它做什麼:接觸到與用Proof 相同的客戶群,但為他們提供更多的功能。Morgan 製作了一個原型,團隊將其命名為「對話式AI(Conversation AI)」,Rogenmoser 就將其拿給一些企業客戶,看看他們的想法。「我賣這個個性化軟體已經兩年了,它只是個小蟲子,」他說。「但有了這個,人們都從椅子上掉下來了。」

「對話式AI」於2021 年1 月推出,後來團隊將產品名稱改為賈維斯,以托尼·斯塔克(Tony Stark)在《鋼鐵俠》中的AI 管家的名字命名,但在收到漫威的勒令停止通知後,又將其改名為Jasper。

使用該平台的費用是每月29 美元,推出時有8 個模板。其實,它並不是第一個將GPT-3 應用到市場上的公司,其他創業公司,比如Copy AI,早已開始利用GPT-3 來撰寫文案。但基於Proof 時期的積累沉澱,Rogenmoser 掌握著一本龐大的行銷專業人士通訊錄,可以將其作為潛在客戶發展。

推銷Jasper 就像向人們展示如何使用它一樣容易。Coatue 資本的聯合創始人兼高級董事總經理Thomas Laffont 將他對Jasper 的最初演示描述為一次「神奇的體驗」,就像看到第一代iPhone 一樣,讓他相信世界即將發生巨大變化。在這之前,Coatue 已經投資了其他人工智慧公司,但Laffont 很喜歡Jasper 的團隊,他說這個團隊「鬥志十足,視野開闊」。

2018 年,三位創始人在Y Combinator 演示日的餘暇,「花了大量時間在豪華浴缸裡夢想著征
2018 年,三位創始人在Y Combinator 演示日的餘暇,「花了大量時間在豪華浴缸裡夢想著征服全球」。
圖/ The Information

同年10 月,Coatue 與Insight Partners、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 等公司一起參與了8500 萬美元的A 輪融資。這使得Jasper 成為歷史上最快達到獨角獸地位的創業公司之一,在融資低迷的一年裡,Jasper 也是一個非同尋常的案例。

「他們得到了一個巨大的機會,」Laffont 說。「Jasper 處於領先地位,產品與市場明顯契合。他們還敲定了一批擁有各種專業知識的優秀投資者。」甚至,他們還有成千上萬的客戶渴望利用生成式AI 的魔力。所有的跡像都指向正確的方向。然後,不知從哪裡冒出來式地,OpenAI 殺進入了聊天應用領域。

半個世紀以來,未來主義者一直在想像一個技術進步導致人和機器完全融合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智慧機器可能會有效地使智人物種(Homo sapiens)進化,就像火的使用導致人類智力的飛躍一樣。計算機科學家JCR Licklider 在在1960 年的一篇著名論文中將這種現象描述為「人機共生」。並非計算機取代人類,Licklider 將他們的關係想像成一種夥伴關係,「人類將設定目標,制定假設,確定標準,並進行評估。計算機將完成可程式化的工作。」

我們似乎從未如此接近這一現實。GPT-3 的發展已經帶來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可能性:它可以立即生成數百行代碼,完美的莎士比亞十四行詩,或者為解決地緣政治衝突提出建議;它可以比SparkNotes 更好地撰寫新聞文章、起草學術論文和提煉小說主題。

像GPT-3 這樣強大的文本生成器的影響是深遠的,保護其用戶的責任主要落在了它的製造商OpenAI 身上。但是,為這個新世界構建基礎設施的初創公司也將面臨抉擇:人工智慧為誰服務以及它如何被使用。

早些時候,Jasper 將自己定位為一種提高文案工作效率的工具。Rogenmoser 說,「我們所有的行銷都是關於我們如何讓你成功。在英雄的旅程中,我們的客戶就是英雄。」但沒過多久,用戶就為該產品提出了不那麼英雄的用例。一些人利用Jasper 來幫助完成家庭作業或撰寫學校論文。一位博主寫道:「這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可以確保你的論文是原創的,沒有抄襲,而且它可以用你事先指定的任何格式來寫任何主題。」

當被問及Jasper 將如何應對他的產品「顛覆」教育的潛力時,Rogenmoser 似乎對這個問題感到驚訝。他說,「如果我們讓每個人都變成不會說話的啞巴,那就太糟糕了。」

他認為,像Jasper 這樣的產品並不預示著思考的終結。還有其他評估學習的方法,比如口頭報告或蘇格拉底式的辯論。也許學校論文無法在AI 革命中倖存下來,但Rogenmoser 並不認為這是一件壞事,「我想說,20 年前的人們可能認為學習完美的拼寫是很有價值的學習,如果你不能正確拼寫一些東西,你就不能過上好日子。」可拼寫檢查程序的出現挑戰了這一假設,但並沒有完全取代思考或學習。

「我絕對不贊成作弊,」他補充道。「但情況正在發生變化。我認為學校必須弄清楚這一點。」

關於其他「灰色」用途,Jasper 的一位客戶成功代理人稱,她偶爾會看到有人試圖用它來生成色情和其他明顯的性內容。對此,Rogenmoser 說,這些用例違反了Jasper 的內容政策,該政策還禁止誹謗、歧視和非法內容。

新興技術的發展歷史表明,Jasper 將假新聞、種族主義陰謀或厭惡女性的偏見引入專業行銷活動可能只是時間問題。談及對於人們如何使用Jasper 的這些顧慮時,Rogenmoser 似乎過於樂觀,OpenAI 的Altman 也有這樣的特點。Rogenmoser 說,他「不習慣」玩世不恭,並一口氣說出生成式AI 可以承諾的幾件偉大事情,比如幫助有閱讀障礙的人更好地交流。

他停頓了一下說,「我確實擔心Jasper 會成為一家實際上沒有做任何好事的公司,Facebook 可能在這個陣營裡。看起做了這麼多事情,在馬克·扎克伯格把他的人生都投入進去後,如果這家公司不存在的話,那幾乎會更好……我不想幾年後我也意外地處於這樣的境地,然後想——該死,我們為什麼要這麼做?」

03依賴Open AI的風險與出路

如果你把Rogenmoser 和Altman 放在一起,你會注意到不止幾個相似之處:他們都是30 多歲的白人,在美國中西部長大。他們都自稱為理想主義者,都是創業公司的首席執行長和特斯拉的股東。他們都在AI 淘金熱中變得富有。

Open AI的CEO Sam Altman|圖片來源:Vox.png
Open AI的CEO Sam Altman
圖/ Vox

但是,當Altman 已經成為AI 開放海洋中的鯨魚時,Rogenmoser 更像是一條鮣魚(remora),這是一種附著在鯨類動物身上並以殘骸為食的鰭狀魚。OpenAI 需要像Jasper 這樣的合作夥伴來支付帳單,但對後者的需要程度,遠不如Jasper 對OpenAI 的依賴。

Foundation Capital 的合夥人Joanne Chen 表示,Jasper 對OpenAI 的依賴是她在2021 年投資其種子輪和2022 年10 月投資其A 輪之前標記的「最大風險」之一。「但從那以後,」她說,「我認為風險已經大大降低了。」

Meta、亞馬遜、輝達和Google等公司正在開發的其他大型語言模型的數量讓Chen 感到鼓舞。Jasper 已經開始在其產品中整合其他開源模型,如GPT-J。「這些模型正在變得越來越好,我們正在擁有更多的選擇。」

對於Jasper 的客戶來說,他們是否堅持使用這項服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的效果是否優於競爭對手。 在線行銷機構Postweld 的設計師和網絡開發人員Ayrton Mendoza 認為,由於Jasper 的模板設計方式,Jasper 在文案任務上仍然優於ChatGPT。

Mendoza 過去曾在Fiverr 等網站上僱傭自由職業者,為他製作的網站撰寫行銷文案,但這個過程既昂貴又耗時。他談到Jasper 時說,「節省了很多時間,你可以在幾分鐘內寫一篇整篇文章。」Mendoza 最喜歡的功能是Jasper 能夠改變語氣,讓電子郵件聽起來更歡快,或者讓廣告文案更幽默。

「我可以隨時做這些調整,而不必像僱傭兼職作者時那樣來回發消息。我需要經常問,你能這樣說嗎?或者,你能用不同的語氣嗎?」Mendoza 說。「我還試過要求Jasper,像喬·羅根那樣寫,或者像伊隆·馬斯克那樣寫。」結果很有趣,有時甚至準確得驚人。

但也有客戶表示,Jasper 的產品運行良好,但還不足以證明其價格的合理性。

創意工作室Chromaspring 的創辦人Grant Tucker 說:「我用了幾個月Jasper,但我能夠在10 分鐘內從ChatGPT 獲得更好的內容輸出。」Tucker 發現Jasper 的預設模板限制了範圍,他更喜歡ChatGPT 的對話界面,這使得修改更容易。

最近,他要求ChatGPT 總結他與阿迪達斯合作的一次活動。他說:「它給了我這個粗略的簡短介紹,我能夠用指令來調整——讓這個更長,不要談論關係有多密切。」總的來說,他對這次體驗感到滿意。「與Jasper 相比,ChatGPT 沒有花里胡哨的功能,但對我們絕大多數人來說,這就是我們所需要的。」

Rogenmoser 認為這很好。他認為Jasper 的未來更像是一個企業平台,就像Atlassian 或Slack 一樣,公司可能會花錢將其集成到他們的工作流程中。「ChatGPT 可以做很多事情,但它缺乏,而且可能會繼續缺乏大企業想要的所有功能,」他說。「我們認為自己是一家幫助企業引入AI 的公司。」

其他初創公司也希望這樣做,將一系列新的企業產品推向市場,這些產品將GPT-3 引入電子郵件、短信和網頁瀏覽。Rogenmoser 非常樂觀,也不太擔心這種競爭。「我們通過快速、好鬥來達到這一水平,」他告訴我。「這就是我們六個月後贏得一席之地的方法。」

本文授權轉載自:極客公園

責任編輯:傅珮晴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