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碩旗下電競品牌ROG於1/4凌晨舉行CES 2023《For Those Who Dare: Maxed Out》發布會,身為全球電競PC市占第一的品牌,華碩商品動向一直是業界關注的焦點,ROG今年在電競筆電的三大產品線陣容全數推出大動作更新,在處理器、散熱等功能祭出四大亮點,同時桌機、周邊產品如螢幕、滑鼠、鍵盤等都祭出新品, 其中電競螢幕更刷新世界紀錄,超頻更新率達到540Hz 。
電競筆電大升級,秀出四大亮點
2023年CES中,華碩ROG電競筆電的三大系列都推出新規格更新:
◆ Strix 陣容:主攻電競遊戲系列,本次在Scar系列16/17/18吋、G系列 16/17/18吋更新規格。
◆ 西風之神(Zephyrus)陣容:主打輕薄高效的系列,本次在G14、G16、M16祭出更新。
◆ Flow陣容:可以360度翻轉、化身平版的多功能系列,本次更新X13、X16、Z13的規格。
亮點1:超大螢幕是王道?規格推升到18吋
今年在筆電上的最大的變化就是推升了尺寸規格,ROG SCAR和ROG G兩款系列分別都有16/17/18吋可選擇,首度升級到18吋超大螢幕,跟上Dell和宏碁的步伐,原有的最小15吋版本也被16吋取代,似乎從過往銷售經歷感受到玩家對於更大螢幕筆電的喜好度。為了加大螢幕,ROG在機身框體大小保持不變,改採16:10比例的面板,螢幕佔比提升到89%。
亮點2:最高規處理器、顯卡,集結Intel、NVIDIA、AMD最新產品
至於效能部分,本次處理器和顯卡都升級到最新及最高效能,配備來自英特爾(Intel)、輝達(NVIDIA)、超微(AMD)的最新產品。處理器仍然採取Intel和AMD雙平台並行的策略,最高搭載AMD Ryzen 9 Zen 4或第13代Intel Core處理器,顯卡則是輝達NVIDIA GeForce RTX 40以及超微AMD Radeon™ RDNA3 為最高等級。
亮點3:散熱技術升級,液態金屬、風扇
電競筆電最重要的散熱和冷卻功能,影響著硬體的效能表現,ROG今年持續以液態金屬代替傳統散熱膏,華碩目前仍是唯一一家大規模採用這項技術的筆電製造商。今年更和德國頂尖散熱大廠暴力熊合作,推出新一代的液態金屬散熱方案,介質導電率提升17倍,溫度調降幅可達到15度。
除了液態金屬升級,ROG在全系列採用了全新的三風扇散熱技術,搭配「整排全出風」的散熱鰭片,同時也加大筆電後方的出風面積,讓內部運轉的氣流最大化。
亮點4:高規是標配,最高達240Hz更新率
ROG本次也在螢幕上下足功夫,祭出高更新率的面板技術Nebula Display,直言「競品的旗艦規格,卻是ROG筆電的標配。」目前市面上主流機種更新率大多落在144Hz左右,ROG本次採用的Nebula Display技術,最高達到240Hz更新率的1080P面板,擁有小於3毫秒的反應時間,讓電競玩家更有機會「先發制人」。同時在Nebula Display HDR螢幕則採用了Mini LED 技術,可有多達 1,024 區控光,峰值亮度達到11,000尼特。
電競螢幕大戰開打,540Hz再創紀錄
至於電競螢幕的規格之戰,華碩這位「老大哥」要繼續站穩第一名的地位。繼去年推出全球首款500Hz更新率的電競螢幕後,競品Dell旗下的Alienware 也在近期端出了旗下的首款 500Hz 電競螢幕,原生480Hz 的原生更新率,但可以超頻到 500Hz。
但華碩CES上又祭出了新的世界第一,超頻更新率達到540Hz,是去年在COMPUTEX期間宣布和 NVIDIA 聯手的成果,採用 24.1 吋、Full HD 1080 解析度的 Esports TN (E-TN) 液晶面板,提供比一般 TN 面板還要快 60% 的反應時間,同時搭配 GeForce GPU 和內建的 NVIDIA Reflex Analyzer,可掌握更精確的系統延遲資訊。另外內建的ESS DAC還可打造環繞音效,增強槍聲、腳步聲,傳遞幾近零延遲的高保真音訊。
另外,ROG也推出一系列周邊產品搶攻商機,再度和FPS遊戲玩家訓練解決方案Aim Lab合作,推出電競滑鼠、電競滑鼠墊、PC無線控制器、人體工學電競椅等產品,豐富整體生態系陣容。
華碩於去年法說會中表示,華碩整體電競相關營收占比已超過4成,是旗下產品線中營運成長動能最強勁的項目,12月公布的銷量成績就指出,華碩電競筆電好成績的動能,主要來自 ROG Flow「變形電競筆電」系列,截至10 月底的銷量是前一年同期的近 2 倍,其中CES 2022推出的「ROG Flow Z13」更擁有高達6成的銷量比重,本次CES中大秀肌肉,預計也將為華碩帶來成長動能。
責任編輯:林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