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10更新
聯發科技今 (10) 日公布1月營收為223.83億元,月減42.14%,年減48.55%。顯見庫問題仍嚴重,水位偏高,是近3年來營收最低點。
IC設計大廠聯發科於今(3日)召開法人說明會,執行長蔡力行僅釋出Q1財測,預期營收將季減6%至14%,顯見庫存問題仍未消融。此外,聯發科本次更是罕見地未給出對2023年展望看法,引起各界關注。
聯發科Q1將達營收谷底!都賣不動,蔡力行為何不降價?
全球隨著通貨膨脹、烏俄戰爭仍持續的狀況下,總體經濟連帶影響買氣,消費性電子庫存從到現在還未完全消化完畢。「整機是消化完了,但是零組件、通路商存貨都還很滿,加上不少IC設計業者都還背有長約,還是有拉貨壓力。」資策會產業分析師楊可歆表示。
在這樣的情況下,蔡力行坦言聯發科確實受到影響,甚至近一步指出2023年全球手機的出貨量將會微幅下降。蔡力行表示,Q1將會是聯發科的營運低點,並預估營收將落在930億至1,017億間,季減6%至14%,毛利率則約為46%到49%。
而面對不景氣,聯發科是否有可能跟進高通(Qualcomm)的降價策略?聯發科財務長顧大為則回應,當前仍持續維持價格策略,但他也強調,從第四季48.3%的毛利率數字來看,僅下降1%。顧大為表示:「我們會持續維護價格的慣律。」
一般來說,IC設計公司遇到庫存水位過高的解決方法主要有兩項,分別為認列損失或祭出降價策略。但當前影響買氣的因素複雜,降價對聯發科來說未必是最好的解方。「 對聯發科來說,降價不見得能刺激買氣,維持價格會是保有價值的最好方法。 」楊可歆說。
中國解封將帶來買氣?聯發科恐夢碎?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聯發科並未給出全年展望,不過蔡力行仍給出希望,認為庫存修正已接近正常水位,並對於中國解封相當樂觀,認為來自對岸電視、WiFi的需求,將幫助聯發科於第二季逐步回溫。
不過楊可歆指出,中國目前對消費性電子的買氣還是呈現保守狀態,部分手機商對於2023的銷售預期也都還在修正,能見度低,「今年手機出貨量預期大概是12億支左右,雖然回到正成長,但從這個數字來看市場還是比較慘澹。」楊可歆認為,今年第四季很可能才會是全面恢復正軌的時間點。
看好旗艦手機、WiFi7、車用為成長新動能
進一步檢視聯發科的三大營收來源:手機、智慧裝置平台以及電源管理晶片。在手機方面,蔡力行表示,2021年聯發科在中國的高階手機市占率幾乎為零,但到了2022年卻已成長至20%,預期聯發科2023年在旗艦手機的市占率將持續提升。
而在智慧裝置平台方面,蔡力行指出除了WiFi6/WiFi6E外,聯發科也已經準備好WiFi7的生態系統,預計在Q1就能有營收貢獻;電源管理部分,蔡力行指出,2022年汽車及工業相關應用的營收成長超過一倍,看好將在今年持續擴大。
聯發科2022年Q4季營業毛利522.61億元,季減25.4%;營業利益為180.86億元,季減45.3%,年減39.1%;淨利為185.14億元,季減40.4%,年減38.6%,EPS為11.66元。
至於2022全年全年營業利益率為23.1%,年增21.9%;毛利率則來到49.4%,比上一年增加2.5個百分點;稅後純益 1181.41 億元,年增 6%;2022年EPS為74.59元,年增4.03元。
責任編輯:林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