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Facebook穩坐社群之王,AI推薦幫大忙?Reels想打贏TikTok,可能嗎?
【圖解】Facebook穩坐社群之王,AI推薦幫大忙?Reels想打贏TikTok,可能嗎?
2023.02.14 |

Meta今(14)日舉辦亞太區線上記者會,宣布旗下社群平台Facebook達到全新的里程碑——每日活躍人數突破20億,每月活躍人數也達到將近30億,仍然穩坐社交軟體之王的地位。

Facebook副總裁Tom Alison也在會中分享這幾年Facebook的策略變化,同時宣告今年將重點投資發展「AI推薦引擎」,以及強化和第三方App的串聯。

Facebook新里程碑

兩大策略助攻,2023加強投資「AI推薦」

Tom Alison指出,Facebook能夠達到這個里程碑要歸功於過去幾年投入的幾項策略,同時也會是2023年持續努力的方向。

首先是AI推薦引擎,Facebook認為在平台上的用戶分成兩種,一種是想和親朋好友保持連結、進行互動交流,另一種則是想探索新事物,想看到更多沒有接觸過的新奇內容。

而Facebook在第一種類型耕耘已久,現在開始希望更滿足第二種類型用戶的需求。因此近年提升了AI演算技術,試圖推薦更多「沒看過但可能有興趣」的內容,包括 Reels、圖片、文字、連結、社團、短片或較長的影片等都包含在內。

用AI工具剖析用戶的分享、常關注、常按讚的類別,同時也在貼文加入「我喜歡」和「我不喜歡」的手動調整功能,這些元素的加入都讓推薦更精準。同時,Facebook對於推薦內容的篩選準則,要求會比一般發布貼文時更嚴格,希望確保推薦出去的都是較高品質的內容。

Facebook
Facebook重點策略放在AI推薦,以及和第三方app的串聯。
圖/ Brett Jordan on Unsplash

第二項重點策略是和其他App的串聯,尤其強調和「自家兄弟」Instagram的連結,近年讓創作者更輕易的在兩個平台同時發布內容,和兩邊的粉絲一起互動。另外也加強了和Messenger整合的功能,因為Facebook發現,非常大量的用戶在發文分享後,會選擇重新把同一篇貼文分享在Messenger訊息裡,希望和朋友分享,發起更深入的對話。

這些功能在過去幾年的加強發展,帶動了活躍用戶的成長,黏著度也更高,Tom Alison表示,2023年將會主力加強AI推薦功能,希望繼續提高用戶的使用體驗。

延伸閱讀:不顧股東反對、裁員1萬人也不怕!Meta為何執意砸20%預算發展元宇宙?

面對新世代短影音大戰,Meta平台「有無法匹敵的優勢」

若以各大平台的每月活躍用戶量來看,Facebook目前仍持續穩坐第一,並且領先第二名的YouTube 4億之多。不過近年開闢了短影音的新戰場,由Meta主力押寶的短影音Reels功能,和YouTube Shorts、以及最初帶起風潮的TikTok,三者正在進行強烈競爭,力求吸引更多年輕世代的關注。

針對記者提問如何應對這場短影音大戰,Tom Alison仍相當有信心,他表示和YouTube、TikTok相比,Meta最大的優勢在於社群的連結和互動功能

在另外兩大平台中,目前只有發布影片功能,但在Facebook、Instagram還包括了照片、文章的內容,以及和親友的互動交流,「我可能會看一位創作者的YouTube影片,但看到他的Facebook或Instagram我會覺得更了解他的生活,有更深的連結。」

創作者經濟_網紅_youtuber
Tom Alison 表示,有信心靠社群連結打贏短影音之戰。
圖/ Shutterstock

再加上社群中很重要的「分享互動欲」,Tom Alison指出,有時候比起影片本身,更有趣的是分享給朋友一起討論、一起笑,而Facebook擁有最豐富的分享工具、標記功能,也有私下的聊天室可以把內容分享進去,進行更深入的討論,Tom Alison認為這是其他平台難以匹敵的優勢,而Facebook和 Instagram 上 Reels 觀看數所創造的收益,較去年成長了超過一倍以上,互動率也大幅成長,預期今年還能繼續創造好表現。

延伸閱讀:今年都過2個月了,Meta預算還沒出來!祖克柏才喊「效率年」,內部怎麼一團亂?

責任編輯:林美欣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全球 80% 獨角獸都在用!AWS 為 AI 新創打造最強後盾
全球 80% 獨角獸都在用!AWS 為 AI 新創打造最強後盾
2025.11.14 |

生成式AI正掀起一波全球創新浪潮,新創企業正以驚人速度重塑產業生態。AWS與《數位時代》聯手製作的節目《科技潮什麼》,回顧了AWS日前舉辦的「AWS 台灣雲端高峰會 - AI 創新賦能日」論壇,帶聽眾掌握AI獨角獸與台灣新創的第一線觀察。

這場AWS舉辦的盛會,集結了全球專家對新金融、新經濟型態的全方位觀察。節目整理了論壇中提到的案例,從數據巨頭Palantir,到一年內達成獨角獸估值的日本Sakana AI,再到台灣的犀牛盾與完美移動,串起一場精彩的AI創業實戰課。

Palantir資深顧問Shawn Manasco 分享了自家「神秘數據公司」的成長故事。他提及:「過往美國軍隊很大,常常問一個問題,要等2-3周才有答覆,而且回答還是錯的。」Palantir在短短12天內,協助美國陸軍整合上百個資料庫,讓美軍即時掌握戰略資源。Palantir不僅展現AI與資料整合的威力,也揭示新創要成功必須解決真實痛點,而非「創造需求」,並能將技術轉化為實際商業價值。

Palantir 資深顧問 Shawn Manasco
Palantir 資深顧問 Shawn Manasco
圖/ AWS

日本的新創Sakana AI則在1年內就躍升為AI獨角獸。Sakana AI專注於用AI解決日本勞動力短缺與產業永續問題,在強調「速度」與「專注」的同時,也堅守安全規範,並在深耕技術的過程中,找到能真正影響社會的應用場景。Sakana AI提及:「這一切也要感謝AWS的協助,因為AWS提供很強大的資源。」

回到台灣,也有兩個亮眼的新創案例。首先是犀牛盾,面對全球市場中13,000張圖款與上百位創作者的內容管理挑戰,他們導入多模態模型CLIP,讓AI自動理解圖片與文字關聯,大幅提升策展效率;第二是完美移動,他們在開發技術時,找到了B2C轉型為B2B、API的商業模式,將原本針對消費者的AI虛擬試妝技術,轉化為API服務,成功打造可規模化的SaaS商業模式。兩家企業的共同點在於,不是一味追求最炫的技術,而是用AI解決實際問題。

要打造出好的AI服務,就必須有穩定、安全又可擴展的基礎架構。AWS正是許多新創背後的關鍵力量,全世界有80%的獨角獸企業都是AWS的客戶,而在專注於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的獨角獸中,比例更高達96%。AWS不僅提供雲端運算資源,更是協助企業從概念驗證、技術開發到全球營運的堅實後盾,讓創新能夠真正落地。

AI時代的浪潮不斷向前,AWS也將持續推動產業創新,並於11月18日高雄舉辦「2025亞馬遜港都創新日」,邀請政府領袖、產業代表與國際專家齊聚,分享前瞻觀點與實戰經驗,打造百工百業共創的科技展區,呈現更多雲端應用的真實場景。同時若想了解更多AI創新趨勢與台灣新創的成長故事,立即收聽本集《AWS科技潮什麼》,掌握這波AI轉型的關鍵契機。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