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Bing又「口出惡言」,微軟的解法是讓你選語氣!還有這個隱藏版功能
預防Bing又「口出惡言」,微軟的解法是讓你選語氣!還有這個隱藏版功能

微軟(Microsoft)為推出的Bing聊天機器人新增了一項新功能,用戶將能夠自由選擇聊天機器人回覆的語氣,包含創意性、平衡性和精確性三種回答模式,試圖藉此解決聊天機器人失控回覆的問題。

本次微軟新增的回答模式有三種:創造驚喜和娛樂性的「創意性」、合理且連貫的「平衡性」與以準確性和簡潔為優先的「精確性」,為的就是可以根據用戶個別的需求而做出相應的回答,避免生成不合時宜的回覆結果。

微軟表示,目前已經將「平衡性」模式設為Bing聊天機器人的預設語氣,希望該服務給出的回覆可以再準確性和創造力之間取得平衡,而這項自選聊天模式的功能也已經向所有Bing瀏覽器的用戶推出,約有90%的用戶可以開始使用這項功能。

《衛報》分別以三種不同的模式向Bing提出同樣的問題:「Bing比Bard(Google的AI聊天機器人)好嗎?」在「創意性」的模式下,Bing指出Bard曾因提供錯誤訊息而受到批評,另一方面讚揚Bing的客製化搜尋與使用最新網路資訊的功能,不過在最後表示兩個平台都有各自的優缺點,需要透過親自嘗試了解哪個更適合自己。

「平衡性」模式的回答則很簡短,其回覆為:「兩個聊天機器人皆各有優缺點,例如準確性、速度、相關性和偏見,您所認為的好將取決於您的偏好和需求。」「精確性」模式的Bing會希望用戶提供更多細節,因此《衛報》將問題更明確地改為「Bing聊天機器人比Google的Bard聊天機器人好嗎?」,不過最後的回覆與平衡性的答案差不多,Bing表示這將取決於個人偏好以及用戶透過聊天機器人搜尋的問題。

此前,有鑑於與Bing聊天機器人的對話長度拉長,Bing的回應也越來越不穩定,甚至引起用戶不安,微軟也透過祭出提問次數的限制,避免類似狀況再次發生。

但部分限制反而會讓Bing的回覆反應遲鈍,並且拒絕回答一些提問,微軟網路服務主管米哈伊爾·帕拉欣(Mikhail Parakhin)表示,在進行本次更新後,已經大幅減少Bing無緣無故拒絕回覆的情形,「幻覺」或虛假回覆的情況也應該會受到改善,藉此減少Bing所產生的瘋狂反應。

bing_Parakhin Twitter.png
在微軟擔任主管的帕拉欣,在自己的推特上表示自己更喜歡創意性的回覆模式。

近日也有人發現Bing的隱藏版功能──名人模式,讓用戶可以和虛擬的名人或是哈利波特等虛構人物進行聊天。用戶只要輸入#celebrity [名人姓名] 或僅輸入#[名人姓名],並和Bing描述工作原理,Bing就能以該位名人的個性或風格回答有關他們生活、職業、興趣和觀點等問題,不過這個模式仍有一些安全防護措施,例如只能選擇特定名人,無法模擬政治人物和有爭議的人物。

參考資料:The VergeThe GuardianGear RiceBleeping Computer

責任編輯:錢玉紘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打開信任之門,強化品牌韌性! 證交所創新板2.0引領新創以三大支點躍向國際資本市場
打開信任之門,強化品牌韌性! 證交所創新板2.0引領新創以三大支點躍向國際資本市場

長期觀察臺灣新創生態,推動國內Meet創業小聚、AAMA搖籃計畫的巨思文化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陳素蘭,她指出新創若要跨越成長瓶頸,必須穩固「品牌、信任、資本」三大支點,並形成動態的正向循環。

特別是今年迎來臺灣證券交易所「創新板」2.0新局,新創更應該善用資源,藉由透明化治理贏得市場信任,同時借助資本平台放大品牌能量,鍛鍊好企業體質後進軍國際市場。上市,從未是終點,而是企業累積第二成長曲線的底蘊,更是企業實踐社會責任、進入永續成長的起點。

從品牌認知到信任資本:新創企業的成長三支點

新創從零到一的過程,通常會經歷哪些關鍵的成長階段?陳素蘭直言,「新創是社會上的新面孔,必須要先被看見有知名度(Awareness),接著才能被市場認可(Acceptance),最終進而累積深厚的品牌信任感(Trust),這是一條每家新創企業的必經之路。」

不論是經營B2C或B2B市場,品牌信任感的建立,不能只依賴短期預算所帶來的瞬間行銷曝光。陳素蘭建議,新創進入市場前先清楚定位自身的獨特價值,持續落實言行合一的經營策略,向消費者與商業夥伴展現長期的價值承諾。換言之,品牌與信任的塑造並非一蹴可幾,背後往往需要資本的挹注支持。

由此觀之,新創要走得踏實、奠基穩固基礎,陳素蘭認為需要三個關鍵支點「品牌力、信任力、資本力」的構成,而且這三個支點環環相扣、彼此影響。陳素蘭解釋:「品牌力帶動信任力,信任力吸引資本力,然後再運用資本的投入,讓企業能持續深化技術研發與強化市場行銷;同時,也能推動組織管理優化,提升整體營運效率與品牌競爭力,三者之間形成正向循環,正是企業穩健成長、立足市場的關鍵。」

創新板2.0升級啟動,為新創點燃成長引擎之火

數位時代X臺灣證券交易所
圖/ 數位時代

相較於國際市場的創業環境,這三個支點之中,臺灣新創過去大多較忽略的,是善用「資本市場」以作為加速成長力道的槓桿資源。因為許多創業者花更多心力在技術打磨、產品開發,但當要拓展更大的營收版圖時,才赫然發現,資本市場的力量不可或缺。

正因如此,臺灣證券交易所推動的「創新板2.0」升級,即是賦能新創,強化品牌信任與營運體質的關鍵轉捩點。陳素蘭指出,觀察創新板2.0做了一系列革新,包含取消合格投資人限制、提供新創多階段上市輔導機制,以及上市後加強品牌曝光、媒合投資人互動等措施,藉此讓更多具潛力的新創有機會進入資本市場,也協助企業在募資、品牌信任與市場能見度更上層樓。

陳素蘭舉兩個登上創新板最有印象的企業,其一是首家進入創新板的錼創科技,一路看著他們透過資本市場的公開透明與品牌強化,不僅打開市場知名度,甚至受惠創新板2.0新制,股票流動性的提升,反映市場對其價值的信心,也進一步吸引更多國際訂單。另一家來自AAMA計畫第二期學員的Gogolook,在創新板的助力下穩健營運體質,近年有更多消費者認識他們的資安解決方案,甚至Gogolook順利進軍歐洲完成策略併購,並進一步擴大全球市場佈局。

從這兩個案例當中,陳素蘭提到:「創新板2.0的存在意義,不是單純協助新創企業掛牌上市而已,更是為企業打開信任之門、提升品牌能見度與資本能量的成長引擎。」加上證交所提供系統化、階段式的支持輔導機制,越來越多新創得以從市場的新面孔,蛻變成有競爭力與市場信任的長青企業。

立足臺灣,邁向全球:上市是新創永續經營的起點

面對全球競爭日益激烈,越來越多臺灣新創在立足本土市場後,下一階段將放眼國際商機。這時候,資本市場的支持,亦是新創邁向國際的重要推手。陳素蘭提到,她觀察創新板效法那斯達克(NASDAQ),是支持創新的首選籌資平台,幫助尚未獲利但有商業模式潛力的企業,獲得進入國際市場的關鍵資金。而且有創新板的背書,臺灣新創在進入海外市場的時候,對品牌信任更是加分元素。

陳素蘭就觀察到,證交所協助新創拓展海外市場時,持續投入資源並展現高度支持。她指出,「近期證交所與KPMG一起成立『東南亞創新資本平台』,就是扮演鏈結臺灣與東南亞創新生態系的橋樑,幫助更多新創在東協市場進行業務拓展、資金媒合與合作交流。」

不過陳素蘭也強調,新創在跨足國際市場時,更需要「負責任地」使用資本市場的資金。「對資本的負責態度,就是願意把自身的經營承諾、財務表現公開在陽光底下,接受各界的檢驗,不僅有助於建立企業的良好形象,更能贏得國際投資者與合作夥伴的信任,」她補充道。

因此,上市進入創新板,對新創企業而言,絕非是成功的終點,更是邁向國際化及永續經營的新起點。借助證交所創新板2.0的支持,相信有更多臺灣新創企業在資本市場穩健成長,持續深化「三大支點」實力,穩健立足在地、勇於挺進國際,展現臺灣新創追求永續發展與國際競爭力的堅實動能。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