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不只是Google替代品!幫你爭取加薪、時間管理,職場上還有這7個用途
ChatGPT不只是Google替代品!幫你爭取加薪、時間管理,職場上還有這7個用途
2023.03.24 | AI與大數據

編者按:朋友們,在工作中,你們會使用人工智慧工具作為自己的助手嗎? ChatGPT 就是此類工具之一。它功能強大,不僅可以替代Google,直接給出我們搜尋答案,還能協助我們寫論文、演講、求職等等。短時間內ChatGPT 不會取代我們的工作,但它能讓我們把工作變得更輕鬆。想要 ChatGPT 做你的助手嗎?那就先閱讀此文詳細了解一下它吧。本文來自編譯,希望對您有幫助。

OpenAI 開發的 ChatGPT 和類似的人工智慧工具在短時間內不會取代我們的工作。但是,在科技、媒體等許多行業中,它們可以幫助員工更好、更快地完成工作。

經濟研究公司麥肯錫全球研究所(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的合夥人阿努·馬德加夫卡爾(Anu Madgavkar)在接受 Insider 網站採訪時表示:「ChatGPT 可能會提升一些行業的生產力。」

這個聊天機器人受到了廣泛關注——自去年 11 月發布後不久就吸引了 100 萬用戶。它已被用於提供房地產建議、提供創業建議,甚至用於以個人藝術家的風格創作音樂,並且,它在這些方面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

投資者已經向特定行業的「生成式人工智慧工具」(generative AI tools)投入了數億美元,因為他們相信這些工具有解決問題的潛力:如解決醫院和行銷部門將來可能遇到的問題。

ChatGPT 的幕後公司首席執行長山姆·奧特曼(Sam Altman)也認為ChatGPT 具有解決問題的潛力,正如他之前所說的那樣:「生成式文本(generative text)是我們都需要適應的東西」。

今年 1 月,奧特曼在接受媒體公司 StrictlyVC 採訪時說:「我們已經適應了計算機,改變了數學課上的考試內容。毫無疑問,ChatGPT 帶來的改變更加極端,但它能帶來的好處也會更極端。」

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e)高級研究員馬克·穆羅(Mark Muro)在研究了人工智慧對勞動力的影響後,也認同這一觀點。

穆羅向 Insider 網站透露:「像 ChatGPT 這樣的人工智慧應用程式可以極大地改善員工的生活,這是肯定的。」

因為人工智慧工具很容易產生錯誤資訊,而且它不以人為本(在寫作等任務中),所以員工在使用這項技術時應該謹慎一些。大多數公司還沒有對員工使用人工智慧工具這件事建立正式的規定。不過最近像 ChatGPT 母公司 Open AI 的主要合作夥伴和投資者——微軟這樣的公司,已經為員工在工作中使用聊天機器人開了綠燈,只要員工不與該網站分享敏感資訊就行。

下面列舉了 7 個可以使用 ChatGPT 和 AI 工具的場景,能讓你的工作變得更輕鬆。

1. 用 ChatGPT 替代Google搜尋。

chatgpt.jpg
圖/ Taiwan News

工作時,你一天會使用幾次Google?有了 ChatGPT,用Google的頻率可能大大下降。

據報導,Google這個搜尋引擎巨頭實際上很擔心用戶最終會把搜尋工具換成 ChatGPT。該公司針對 ChatGPT 對其搜尋業務的潛在威脅發布了「紅色代碼」(表示警示)。

Google郵箱(Gmail)的創辦人保羅·布赫海特(Paul Buchheit)在推特上寫道:「Google可能在一兩年內就會徹底覆滅。」他還補充說,人工智慧將能夠「立即完成人類使用Google這樣的搜尋引擎需要花很多分鐘才能完成的事情」。

雖然 ChatGPT 並不總是準確的,因為它的知識更新限於 2021 年以前,但它可以分析來自數百萬個網站的數據,試圖回答它收到的任何問題。此外,我們使用它的頻率越高,它就變得越智慧。

ChatGPT 提供的不是一系列連結——其中許多連結僅僅是因為廣告費而排在前面。ChatGPT 提供給用戶的是一個快速的答案,如果答案太複雜,ChatGPT 可以用更簡單的術語解釋。

快速獲取資訊會讓你工作得更愉快,因為這樣你就可以騰出時間來思考。

牛津(Oxford)大學經濟學家卡爾·班尼迪克·弗雷(Carl Benedikt Frey)向 Insider 網站表示:「使用 ChatGPT 可能會使工作中一些比較無聊的部分消失。我們可能會開始更專注於產生正確的想法、提出正確的問題、做更有趣的事情。」

2. 用 ChatGPT 寫論文、演講、求職、創作歌曲或做員工評估。

正如許多需要交論文作業的學生已經意識到的,ChatGPT 可以作為一個非常有用的寫作工具。

雖然一些教師正試圖嚴厲打擊人工智慧的使用,但賓夕法尼亞大學(UPenn,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教授伊森·莫里克(Ethan Mollick)最近在接受美國國家公共電台(NPR,National Public Radio)採訪時表示,他將允許自己的學生使用 ChatGPT。

他說,他認為 ChatGPT 可以幫助學生產生想法,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並補充說,該工具可幫助節省寫信和寫電子郵件的時間。

莫里克在接受美國國家公共電台採訪時還說:「使用 ChatGPT 有很多積極的方面。但它並不能減少作弊和其他負面的事情,畢竟它們已經存在很長時間了。」

Coursera(美國一家提供在線課程的教育科技公司)的執行長傑夫·馬吉昂卡爾達(Jeff Maggioncalda)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Cable News Network)上表明,他自己就使用 ChatGPT 寫工作郵件,甚至是演講。

馬吉昂卡爾達說:「我把 ChatGPT 當作寫作助手和思想夥伴。」

為寫書或創作歌曲尋找靈感的創意人士也會使用 ChatGPT 為自己製作一些初步的草稿。

抖音(TikTok)用戶 @frontlinleadership 是一名高階主管培訓師,他說,他自己甚至用 ChatGPT 來寫員工評估,並對寫出來的評估感到滿意。

這位高階主管培訓師在 1 月份發佈在 TikTok 的一篇帖子中說:「我只需要對ChatGPT 寫的稿子在某些地方做一些輕微的調整就可成型,它確實為我節省了 12 個小時的工作時間。」

他還說:「ChatGPT 改變了遊戲規則」。

3. 用 ChatGPT 分析大量數據。

ChatGPT
圖/ YouTube Blake Ridder channel

許多工作涉及各種形式的數據分析,而 ChatGPT 可以快速處理大量資訊。

馬德加夫卡爾表示:「分析和解釋大量基於語言的數據和資訊是一項技能,我們期待生成式人工智慧技術可以提升它。」

班尼迪克·弗雷說:「如果你是一名學者,選用 ChatGPT 分析數據,你就不必手工統計分析了,這真是太好了。ChatGPT 可以生產更多的你想要的東西。」

布魯金斯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穆羅此前在 Insider 上透露,ChatGPT 還可以幫助那些試圖通過分析數據做投資決策的人。

穆羅說:「人工智慧可以識別市場趨勢,還可以告訴你投資組合中哪些投資品的表現更好,哪些表現更差,然後利用金融公司提供的各種其他形式的數據來預測更好的投資組合。」

4. 利用 ChatGPT 安排任務、計劃和管理時間。

要把繁忙的工作安排得有條不紊可能很費時間,但 ChatGPT 和其他形式的人工智慧可以幫助我們把這一過程變得更順利。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的經濟學家在 2022 年開展了一項關於人工智慧可以複製的技能的研究,發現人工智慧工具可以處理調度和任務優先級,在許多情況下,甚至「比人類做得更好」。

該研究稱:「安排工作和活動似乎是一個完美的人工智慧問題。」

一些用戶已經嘗試了讓 ChatGPT 安排工作的方法,獲得了想要的效果。米迦(Micah)是一名製作探索人工智慧影片的 YouTube 用戶,他發布了一段影片,演示如何讓 ChatGPT 來自動安排工作。

在米迦要求 ChatGPT 創建一個每日工作計劃,其中包括完成績效報告和安排與老闆的會議等任務後,這個聊天機器人能夠在幾秒鐘內以小時為單位規劃好日程明細。

創業、創辦、公司、上班、老闆
圖/ unsplash

然後,他要求 ChatGPT 重新安排某些任務的優先級,但 ChatGPT 表示,考慮到他的時間限制,這樣做「可能不行」。

米迦說:「這是 ChatGPT 被低估的功能之一。」

5. 讓 ChatGPT 給出如何創業、如何做戰略決策、如何給客戶提供保障的建議。

ChatGPT
圖/ shutterstock

如果你現在是一名企業家或有志成為一名企業家,ChatGPT 可能會幫助你琢磨創業的全過程。

Insider 的詹妮弗·奧塔卡勒斯·道金斯(Jennifer Ortakales Dawkins)向 ChatGPT 這個聊天機器人提出了各種各樣的問題,通過它的回答發現它是一個有用的工具。它可以提供想法、估算啟動成本,還能給出商業計劃大綱。

Coursera 的執行長馬吉昂卡爾達在 CBS(Columbia Broadcasting System,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金錢觀察(MoneyWatch)節目上表明,他使用 ChatGPT 來思考商業挑戰和戰略。

馬吉昂卡爾達說:「我先讓 ChatGPT 知道我的偏見和盲點可能會在哪裡,之後它給出的回答會給我提供一個非常非常好的切入點,讓我可以檢查自己的想法。」

測試過 ChatGPT 性能的亞馬遜員工也表示,ChatGPT 在回答客戶保障問題方面「做得很好」,並且「非常擅長」回答有關公司戰略的問題。

6. 讓 ChatGPT 變成一個編碼助手。

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Columbia Business School)教授奧德•內澤爾(Oded Netzer)認為,人工智慧將幫助工程師編碼,而不是取代他們的工作。

內澤爾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金錢觀察節目上說:「就工作而言,我認為 ChatGPT 主要是促進工作,而不是完全取代工作,編碼和編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實際上可以很好地編寫代碼。」

具體來說,ChatGPT 能夠快速生成代碼行來解決某些編碼問題。一名 TikTok 用戶 @asap_blockie 在去年 12 月發布的一段影片中說,他要求 ChatGPT 幫助識別他正在編寫的一些代碼中的錯誤,這是他的工作內容的一部分。

他說:「ChatGPT 匯報了我代碼中的錯誤,我複製它的回答並貼到到我的代碼中,然後我的編碼就正常運作了。」

但工程師在接受人工智慧的幫助時應該謹慎,因為一些用戶發現 ChatGPT 對編碼問題的回答是錯誤的。

7.當工作不順利時,用 ChatGPT 來申請一份新工作或談加薪。

這是最後要說的 ChatGPT 的功能,如果我們對自己的工作不滿意,ChatGPT 也許能給我們提供一些支持。人們在找工作時可以用它來製作簡歷和求職信。

職業諮詢公司 Consulting 的執行長喬納森·哈維爾(Jonathan Javier)在 1 月份的一段 TikTok 影片中說:「ChatGPT 會替你寫一封求職信,這樣你就不用再浪費時間自己寫了。」

如果你在工作中相當快樂,但感覺自己的薪水過低,ChatGPT 甚至可以幫助你獲得加薪。 Insider 的莎拉·傑克遜(Sarah Jackson)向 ChatGPT 尋求建議,讓 ChatGPT 幫助她準備一場薪資談判可能需要的內容,兩位職業資深人士告訴她,如果她按照人工智慧準備的「談判劇本」去講,她很可能會獲得加薪。

本文授權轉載自:36氪

責任編輯:傅珮晴、錢玉紘

關鍵字: #ai人工智慧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以AI驅動智慧轉型  中華電信打造產業升級新引擎
以AI驅動智慧轉型 中華電信打造產業升級新引擎

人工智慧技術正在加速企業的進化。中華電信早在2016年就制定了AI策略,不僅用來優化自身營運,還透過「內服外推」的策略,將實戰經驗轉化為產品與服務,例如智慧客服、法遵審閱和跨國語譯等,幫助企業在AI 2.0時代掌握人機協作的優勢,發揮AI的最大綜效。

從辨別式到生成式AI技術 驅動人機協作新紀元

2016年,AlphaGo的出現象徵著辨別式AI技術的成熟。人工智慧不僅能「看懂」、「讀懂」,甚至能「聽懂」人類的語言與行為,讓語音辨識、影像分析、文字理解等應用進入金融、製造、醫療與安防等產業。例如,金融業利用辨別式AI優化信用評估、詐欺偵測與風險管理;醫療業提升診斷疾病的能力;製造業用於品質檢測與預測性維修;安防業則透過人臉辨識與行為分析提升安全性。

隨著生成式AI與大型語言模型(LLM)的迅速發展,AI 2.0時代隨之而來。現在,不僅文本、圖像、影片、聲音、程式、數據與物件可以自動生成,還催生了代理式AI的出現。中華電信研究院院長蘇添財表示:「從辨別式AI、生成式AI到代理AI,人工智慧不僅具備成熟的數據分析、影像識別、語音合成能力,還具備語意理解能力,更重要的是,正朝著認知智慧邁進,能理解、思考、學習以及創新,開啟了人機協作的無限可能。」

然而,相較於個人使用者對生成式AI的積極採用,企業在導入AI方面仍較為謹慎。多數企業會從相對明確、風險可控的場景開始,例如客服自動化、智慧助理、文件摘要、行銷內容生成、知識庫查詢等,逐步評估資料安全、法遵框架與投資報酬率。

中華電信
中華電信研究院院長蘇添財
圖/ 數位時代

蘇添財指出:「AI導入不僅是IT專案,更是組織文化與營運流程的變革工程。」他提醒企業,若要真正發揮AI的效益,除了精準找出業務痛點、決定AI應用範疇,還需積極參與導入過程,並確保AI應用服務上線後,員工願意且滿意使用,才能發揮商業價值。

蘇添財進一步引用BCG《AI Radar Survey》指出,高達86%的企業相信人類與AI的協作將是未來的主流。協作模式多樣,有些企業讓AI成為決策輔助者,人類仍握有關鍵監督權;也有企業建構AI代理人(AI Agent)主動處理流程,只在例外情況轉交人工審核。「這些模式的共通點是,AI不再只是支援系統,而是決策與執行流程的共同參與者。」

「內服外推」策略 推動AI應用落地

身處AI變革的關鍵時刻,中華電信一方面在內部導入AI以優化營運效率、推動流程自動化,另一方面將實戰經驗轉化為產品與服務,協助客戶加速數位轉型。目標是透過「內服外推」的雙軌策略,加速AI落地,讓AI創造具體可見且有感的商業價值。

中華電信早在2016年就開始規劃與建構AI賦能的智慧客服、智慧聲控、智慧分析、智慧安防、語音助理與新興應用,並陸續推出20多個AI應用服務,例如IVR語音導航、MOD聲控助理、電信大數據分析、智慧交通、科技執法、AI總機等,並獲得市場的廣泛好評。

以智慧客服為例,中華電信透過語音辨識、語音合成、語意理解、多輪對話、知識管理、語音核證、對話分析等核心技術,開發出文字機器人、語音機器人、外撥機器人、值機應答助理、客戶心聲分析、訂位助理、掛號助理與智慧總機等服務,協助公部門、餐飲、旅遊、電商、製造、金融、醫療、物流等超過30家客戶優化客服效率與體驗。

蘇添財表示:「2016到2022年間,我們的重點不僅是打造AI應用服務,更是透過持續的實務應用與實戰經驗,全面提升『人才』、『平台』、『技術』與『資料』等方面的能力,例如員工對語音合成、影像辨識、自然語言處理(NLP)與數據分析的掌握度,為未來做好準備。」

隨著生成式AI的出現,中華電信也從AI 1.0(辨別式AI)階段邁向AI 2.0(生成式AI)階段,不僅鎖定智慧客服、智慧法律、新興應用、元宇宙、防詐資安、Copilot等六個領域,推出生成式AI賦能的產品服務,例如台灣第一個代筆遺囑生成服務、跨國即時語譯與仿聲服務等。此外,中華電信也將AI技術導入電信網路,研發智慧維運助理、自治網路、網路數位分身等服務,提升網路品質並降低維運成本。在客服領域,透過自然語言處理結合客服知識庫,能在5秒內提供一線客服人員所需的精準答案與參考資料,協助即時解決客訴問題,減少10%的客戶等待時間。同時,推出AI企業年報審閱服務,審閱人員只需匯入公司年報與相關法條,即可完成AI年報審閱工作,節省超過80%的人工作業時間,法規審閱精準度超過95%。

展望未來,中華電信將持續以「內服外推」的雙軌策略優化AI產品與服務,成為企業AI轉型的最佳夥伴。蘇添財表示,將因應AI技術的發展,深化在體現智慧(Embodied Intelligence)、多模態AI(Multimodal AI)、領域化模型(Domain-Specific Models)、可解釋AI(Explainable AI)、空間智慧(Spatial Intelligence)、人型機器人(Humanoid Robotics)、AI擴增開發(AI-Augmented Development)等領域的能力,目標是提供在地客製、可控可信的智慧應用,滿足各領域與產業的需求,攜手夥伴與客戶共同將想像轉化為價值,共建智慧新未來。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