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爆發的時刻,政府應該扮演什麼角色?
國科會於今(28)舉辦「台灣AI展望與布局記者會」,宣布將以台灣人工智慧卓越中心(Taiwan AI Center of Excellence,簡稱AICoE)為核心,協調各部會與產官學研各界代表,來推動台灣在AI時代的國際能見度。
「2017年是台灣的AI元年,那時候就從人才、技術、法規3個面向開始培育。只是有一件事沒有料到,就是AI這這麼快地走進人類生活。」國科會主委吳政忠表示。
台灣AI面向國際的「國家級窗口」:AI卓越中心
也因此,於2022年下半年啟動的台灣人工智慧卓越中心角色舉足輕重。政府近年在非半導體的新科技趨勢的對應上,已經有一套準則,就是以支援立法、整合輔佐與國際影響力為目標,而非直接介入。
台灣人工智慧卓越中心總召集人蔡志宏表示,從國家的角度來看,台灣將遵循其他國家AI戰略的3大重點方向:
科研技術面向,強化AI核心科技與國際合作;
人才面向,鏈結AI頂尖國際機構及學者,建立亞太人才樞紐;
治理面向,參與以人為本的AI國際組織,並與價值觀相近的國家建立可信賴的AI夥伴關係。
台灣人工智慧卓越中心則扮演整合部會資源的統籌,具體工作內容包含協助軟硬體產業溝通、延攬國際知名大師推動國際課程、爭取國際頂尖會議主辦權,以及建立了台灣AI的國際識別,並成為國際AI對外的單一窗口,更有效率地提升台灣AI在國際的影響力。
蔡志宏也強調,除了利基於半導體的優勢之外,台灣在AI方面也累積相當不錯的實力。像是算力方面,有全球高速計算主機排名Top 20的台灣杉2號;資料集方面,中研院與國教院也設有繁體中文語料;人才方面,如在物件偵測模型YOLOv7上台灣國際排名為Top 2、頂級會議發表成長率也超過3位數。
不過,不管台灣人工智慧卓越中心或是國科會有什麼布局,都必須盡快開始,就像台灣AI晶片聯盟會長盧超群所說:「半導體發展了30年成為頂尖,但是這個產業(AI)不會給我們30年的時間。」
責任編輯:錢玉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