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蘋果公司的行動支付服務 Apple Pay 在韓國剛剛推出,就遭到了一家韓國公司的專利侵權索賠。這家公司聲稱,Apple Pay 使用的機制與其 2005 年申請的專利內容幾乎一模一樣。
據 Business Korea 報導,這家名為 Bizmodeline 的公司是一家專利主張實體(patent assertion entity),也就是以申請或購買專利並通過訴訟或許可協議獲取收益為目的的公司。 Bizmodeline 並沒有直接聯繫蘋果公司,也沒有提起訴訟,而是給四家支持 Apple Pay 服務的韓國卡公司 —— 現代卡(Hyundai Card)、新韓卡(Shinhan Card)、KB 卡(KB Card)和韓亞卡(Hana Card)—— 發了一封電子郵件,建議他們就此事尋求法律建議。
Bizmodeline 所擁有的專利涉及一種使用手機進行支付的方法。具體來說,就是用戶將手機靠近支付終端,然後手機上生成一個一次性驗證的令牌碼(token code),通過近場通信(NFC)技術將這個碼發送給支付終端,然後發卡機構的服務器通過其支付網路接收這個碼進行驗證,根據驗證結果處理支付事宜。
Bizmodeline 認為,Apple Pay 的方法與其專利內容非常相似,包括各項權利要求。該公司表示,如果蘋果公司不願意與其進行合理的許可協議談判,其將不得不採取法律行動。
據IT之家了解,通常情況下,專利主張實體所引用的專利都是非常寬泛的,根本不應該被授予,但這次 Bizmodeline 所提出的主張似乎並不那麼牽強。不過,其目標可能還是和往常的「專利流氓」一樣:希望蘋果公司為了擺脫麻煩而向其支付一筆費用。
本文授權轉載自:網易科技
責任編輯:傅珮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