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櫃企業董監事酬勞出爐!證交所17日公布上市及上櫃企業2022年董監事酬金支領情形,同時揭露這筆薪酬花費占公司稅後淨利總金額比率。《數位時代》整理3張「酬金排行前30名」圖表,解析企業董監薪酬狀況,帶讀者秒懂哪家公司企業經營及發放薪酬最精實、哪一家公司最大手筆?
看點1:上市櫃公司平均每位董事酬勞,國巨蟬聯冠軍!
根據董監事酬金相關資訊,被動元件大廠「國巨」繼2020年擊敗中信金之後,連續兩年蟬聯冠軍,平均每位董事酬金(不含兼任員工薪酬)達8,766萬元,比位居第二的台積電7,439萬元,多出1,327萬元。
資料顯示,中信金總排行第三,平均年領酬金6,246萬元,屬金融保險業第一,與排行第四的大立光3,737萬元,差距達2,500萬元以上。排行第五是元大金,平均年領酬金2,830萬元,接著第六是開發金的2,673萬元;第七則是力積電的2,527萬元。
綜觀前30名公司企業類別,半導體業有8家入榜,金融保險業占6名。值得注意的是, 酬金排行前30名的公司名單內,每位董事酬金皆領超過1,100萬元以上;但因整體上市公司獲利出現衰退,因此,與前一年度上市公司酬金逾千萬元的資料相比,較為減少。
看點2:上市櫃董監事酬勞,國巨最大手筆、台積電居次
觀察上市櫃董監事酬勞總計,來看整包董監事薪酬總金額,哪一家公司最大手筆?這張表格的董事酬金,包括2022年支付的報酬、退職退休金及業務執行費用,以及2023年支付2022年度的酬勞。
資料顯示,國巨提撥金額達7.89億元,總額第一;台積電為7.44億元,位居第二;中信金4.37億元,排第三;統一3.07億元,排第四;大立光3.05億元,排第五。
在前30名企業中,半導體業有7家上榜,金融保險業也有7家。值得留意的是,最近有經營權之爭的食品工業「泰山」,支付酬金總額達2.07億元,平均董事酬金也有2,325萬元,皆排第11名。
看點3:董監酬勞占獲利比率,長榮最精實
另一方面,也可透過董監事酬金與獲利的比率,觀察公司經營、獲利情形及董監事酬金的關聯性。扣除虧損企業,當比率愈低,意味著公司獲利規模大、花費人事成本的比率卻較省。
以董監酬金占公司年度稅後淨利比率來看,長榮以0.01%位居第一,董監酬金總額4,205萬元,平均每位董事年領467萬元,卻幫長榮股東創造3,342億元獲利,EPS達87.07元,成績相當亮眼。
另以台積電為例,台積電董監總酬金相當禮遇,酬金總額7.43億元,平均每位董事領7,439萬元,皆排第二高;但這筆董監事酬金總支出,卻僅占年度稅後淨利比率0.07%,也顯見台積電經營企業的高水準。
責任編輯:錢玉紘、林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