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選擇上海?
比爾‧蓋茲(Bill Gatez)是相中上海「物廉價美」的高科技勞動力?還是為進軍中國的廣大消費市場鋪路?現任上海微軟全球技術中心總經理的唐駿解釋:若一家從事製造業的公司要把重心移到上海,肯定是看上只要花一、兩千元人民幣就能雇到的熟練工人,但上海微軟員工的薪資,已與韓國、台灣差別不大,「寫字樓(即辦公室)租金也貴不少,比爾‧蓋茲相中上海,絕非計較成本,」唐駿說。
連續三年績效奪冠
原因,得從微軟內部的一套業績評估系統說起。這套可稱為微軟技術研發員工「成績排行榜」的系統,會從技術水準、服務態度、財務等10個指標衡量員工貢獻度,把工作成果量化成為數字,而根據這套標準,上海已連續3年名列第一。唐駿舉例,微軟技術中心的任務,是為使用微軟系統的企業客戶解決各種使用上的問題,從企業電子郵件系統癱瘓,到客戶想編寫一組通訊軟體不知如何入手等疑難雜症均包含在內。而一年平均下來,上海微軟約能在5至6天解決客戶交付的任務,而其他地區平均來說卻需花費10天時間。
不可忽視的 中國人才學習力
論初出校門便能在職場上立刻上手的程度,中國學生並不如美國,但他們如海綿般的學習力,卻不容忽視。幾個月前,微軟曾在亞洲舉辦過一次大學生計算機大賽,各國好手齊聚漢城,聽微軟講師解說一種最新編碼方式,最後並要求參賽者用這種新編碼方式解答大賽題目──大家起跑點都相同,最後是由中國參賽者拿到冠軍。
看來,讓蓋茲心動的,不是成本租金,恐怕還是上海技術中心的業績效率,以及中國人才的學習力才是重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