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金流政策 中國政府比台灣有概念
網路金流政策 中國政府比台灣有概念
2007.02.15 |

由於網路創業門檻不斷下降,小公司與個人對線上支付需求不斷上升,「信賴付款」業者應運而生。然而兩岸政府對於信賴支付業者的管理政策差異,正讓整個電子商務的發展,往不同方向飛奔而去。
信賴付款」(Escrow Payment)另一個較為熟悉的名字,叫作「代收付服務」。
當買方下訂單時,把錢寄放在一個值得信賴的第三人手上保管,當賣方出貨,買方確收無誤以後,代收單位再把錢交給賣方。對於買方來說,不用擔心錢付了拿不到貨;對於賣方來說,也不用擔心出了貨後,發現是偽冒交易讓錢被要回去。
理論上,透過良善的管理,信賴付款可以建立網路交易雙方彼此的信任,對於提升電子商務競爭力來說,極有助益。然而科技永遠走在法律前面,代收付服務業者的適法性一直處於灰色地帶。

**兩岸各有不同策略

**二○○六年底,兩岸政府對於網路金流服務的政策,各自投下了不一樣的震撼彈。台灣這邊,由於發生不肖代收付業者非法吸金、惡性倒閉的事件,金管會以會議決議要求銀行必須與代收業者、網路商店以三方合約形式簽約,以銀行內規防堵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對銀行業者來說,屬長尾市場的小型企業與個人代收付市場,徵信與風險管理成本相形較高,但單店的營業規模往往不高,因此銀行大多將之拒於門外,或是加上更多管制措施,以免發生風險控管上的疏漏。 對正規代收付業者來說,縱以交付信託等高標準自律,但因執行面的限制仍多,無法有效開拓市場,達到經濟規模,甚至淪於「隨人顧性命」的窘境。對於原本就遊走法令邊緣的業者(其中不乏知名入口網站平台業者)來說,因為缺乏配套規範,主管單位仍然無法有效管理,處於「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混亂狀態。
而在彼岸,二○○六年是中國所謂的「支付元年」,同一時間冒出四、五十家金流業者,因此中國政府擬以發放牌照,確保支付業者的經營能力與規模。○六年底,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司長許羅德表示:「關於電子支付規範的二號文件將於明年上半年出台(公布),包括對第三方支付組織的規範管理,也將有相關辦法出台。」
一般認為,○七年上半年中國第三方支付市場將重新洗牌,留下具有資本規模、運營經驗、客戶規模的支付廠商。中國目前的網路第三方支付市場,大致跟著交易市集的市占率走,由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寶、騰訊旗下的財付通與eBay旗下的貝寶三分天下,其中支付寶為最大龍頭。

**物流到貨整合入支付流程

**根據支付寶所發布的資訊,至二○○六年底,支付寶每日交易數達四十六萬筆、金額達一千兩百八十萬美元,註冊會員數達三千三百萬名,使用支付寶的外部賣家達三十萬名。 驚人數字背後所代表的意義,除了巨大商機之外,更重要的是,過去我們認為金流是中國網路購物市場的障礙,今天這個觀念得完全改變。由於業者的努力,量變已經產生質變。網購消費者,因為有值得信賴的交易市集與支付工具,更放心地進行購物,而巨大的交易額也無疑為平台的安全與信賴度做了明證。
為了讓第三方支付「中間保人」的角色更加穩固,業者開始將物流到貨資訊也整合進支付流程裡,以讓這個保人確定真的銀貨兩訖。賣家在支付寶管理後台中直接選擇推薦物流,即可通知合作的物流單位上門取貨送往買家,當貨品送達以後,資訊即回傳至支付寶,並進行後續的貨款發放流程。
○六年底支付寶也與中國郵政宣布合作,提供「EMS快遞」與「e郵寶」兩個服務,分別採取內陸航空與全程陸運配送,在三至五個工作日之內,即可寄達中國全域。目前已有九個省市的賣家可以享受「到府取貨、全國配送」的服務,範圍正逐步擴大之中。
在去年底中國通過了《反洗錢法》,其中規定「金融機構應當按照規定建立客戶身分識別制度」、「通過第三方識別客戶身分的,應當確保第三方已經採取符合本法要求的客戶身分識別措施」,為支付寶採取「身分資訊識別」和「銀行帳戶識別」兩道實名驗證程序,建立了法源基礎。而在中國「十一五」規劃中也明確提出,要建立健全電子商務基礎設施、法律環境、信用和安全認證體系,建設安全、便捷的在線支付服務平台,正是充份了解電子商務與電子支付對於整體經濟產生的巨大推動力,所產生的大政方針。
其實在技術、創意與整合能力各方面來說,台灣的金、物流業者絲毫不較對岸遜色,前面所提到的第三方金物流整合服務,在台灣幾年前就已問世。業者甚至發展出更多對岸尚未實現的概念,像線上分期、紅利折抵、超商取貨付款、超商代收、晶片卡/簡訊轉帳、低溫宅配等,皆是台灣業者不斷創新發明或引進改良下的傑作,豐富了台灣網路購物的方便性。
對照兩岸政府處理新興科技與金融體系融合演化的政策作為,可以看出對岸更有「積極開放、有效管理」的概念與眼界。台灣政府以「防弊」為主軸的思維,無形中扼殺了台灣業者的生命力,期盼主管當局能以跨部門的眼界與整合力,以擁抱取代防堵,協助台灣業者在電子商務界保持領頭的優勢,才是全民之福。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從「製造中心」到「亞洲NASDAQ」!詹文男揭示創新籌資平臺的附加價值與關鍵策略建議
從「製造中心」到「亞洲NASDAQ」!詹文男揭示創新籌資平臺的附加價值與關鍵策略建議

面對國際地緣政治的「去風險化」浪潮之下,長期觀察臺灣產業發展趨勢的數位轉型學院院長詹文男建議,臺灣不能再依賴單一的製造能力來換取戰略保障,而是將國家戰略從「製造中心」升級為「技術與系統整合」的樞紐。

在此背景下,金管會、證交所與櫃買中心共同成立的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詹文男觀察該平臺的價值,絕不僅是為資本市場引進活水,更能放大產業附加價值,成為驅動臺灣產業整合的關鍵引擎,打造下一波更多護國群山。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可望創造的三個附加價值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核心宗旨,希望在臺灣本土打造「亞洲的NASDAQ」市場板塊,詹文男認為除了「籌資」的任務之外,其實平臺更可以扮演產業轉型的重要角色,進一步擴大其附加價值,其中可以體現於以下三個面向。

首先是先前美國商務部長提出「美臺晶片產能五五分」的主張,詹文男認為臺灣不能只靠單一「矽盾」作為我國戰略的屏障,也就是調整「重製造、輕解決方案」的現狀,讓製造轉向技術及解決方案的綜合發展,成為我國的新籌碼。隨著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建立,加上精進創新板上市及交易制度,開放當沖交易,提升創新板規模及流動性,都能讓更多具備利基技術的企業有機會進入資本市場。

第二個是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能成為「軟硬整合」與「以大帶小」的創新引擎。詹文男指出,臺灣有數家市場領頭的電子硬體製造商代表,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能進一步驅動這類科技業者與新創企業合作,例如以大帶小模式,當新創技術獲得大廠的認可,進而藉助大廠的商業人脈,打進全球大型客戶的供應鏈合作網絡,讓新創開發的技術方案與服務,有更多機會在全球落地。

詹文男認為第三個附加價值,有助於加速中小企業的AI轉型及數位化落地。他觀察臺灣多數中小企業仍處「數位化」階段,加上目前政府積極推動「百工百業用AI」,當越多加入創新板的企業推出類似AI as a Service的解決方案,能讓資源相對不足的中小企業,以較低門檻、不需高成本導入AI解決方案,又為新創企業帶來實際營收。「此模式促使新創和中小企業的Win-Win局面,同時驅動產業朝向AI轉型的助力,」詹文男補充道。

勿為上市而上市!登板企業應具備「全球思維」與「治理韌性」

不過對於渴望進入資本市場的創新經營團隊,詹文男院長也提醒,切忌把「募資作為單一手段,上市視作唯一目標」。詹文男提供企業創辦者幾個思考方向,第一是確立全球市場目標,臺灣可當成實地試驗(Field Try)和建立最佳實踐(Best Practice)的試煉場,但也建議新創在發展初期以全世界市場為目標,募資的規劃也可以從全球市場的角度出發,確保產品應用在國際市場獲得青睞。

第二是提升透明度與公司治理能力。上市後,投資人會高度關心公司治理及獲利能力,若要提升流動性,新創必須加強企業的透明度。因此詹文男院長強調,千萬不要「為上市而上市」,而是要有一個完整的規劃並依據目標按部就班,資本市場會給予相對的回饋。另外他也建議平臺針對上市前的企業,能提供「治理的輔導」,而非僅是「程序上的協助」,協助新創導入更健全管理制度。

建構亞洲NASDAQ的驅動引擎,給平臺的三大策略建議

因應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成立後,迎來創新板交易制度改革、放寬外國企業上市櫃規範、帶動轉板彈性、鼓勵大眾參與等多項舉措。在此基礎之上,詹文男分享三大策略建議,期許平臺日後運作持續成長茁壯。

首先是強化非傳統資訊揭露,提升市場流動性。詹文男觀察創新板企業多處早期發展階段,傳統財報資訊較不足,導致降低投資人進場意願。為了強化流動性,他建議主管機關要求企業揭露更多反映成長性的實質指標,例如使用者數據、研發進度、商轉里程碑或專利成果。透過降低資訊不對稱,以活絡交易量。

第二個建議是建立研究報告體系,深化產業洞察。由於創新板企業的研究報告仍稀少,導致價格難以反映基本面,降低機構投資人的參與意願。詹文男認為平臺可透過獎勵機制、研究補助或資料庫資源的方式,邀請投信、券商或研究機構成立專責團隊,藉由定期提供具產業洞見的研究報告給投資人參考。

第三個方向是促進制度國際化,吸引跨國創新企業來臺上市。詹文男表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不僅是鼓勵臺灣企業在地上市,也希望吸引國際創新企業走進來。除了持續制度鬆綁開放,也要讓制度與流程國際化。」他舉例,推動跨境申報文件與流程的全面英語化、提供具預測的審查流程、以及稅務制度透明化,讓臺灣在全球資本競爭持續脫穎而出。

對於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最終期許,詹文男認為其價值可從「募資導向」轉向「品牌導向」。一方面讓全球瞭解臺灣除了半導體之外,還有領先的解決方案,進而建立起全球市場對我國產業的信任;另一方面,強化「說故事」能力,讓登板的企業協助全球打造AI及ESG「雙軸轉型」,進而建立起嶄新的國家形象。透過上述的努力,相信臺灣將能持續造山,確保下一波的護國群山如春筍般持續成長茁壯!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