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金流政策 中國政府比台灣有概念
網路金流政策 中國政府比台灣有概念
2007.02.15 |

由於網路創業門檻不斷下降,小公司與個人對線上支付需求不斷上升,「信賴付款」業者應運而生。然而兩岸政府對於信賴支付業者的管理政策差異,正讓整個電子商務的發展,往不同方向飛奔而去。
信賴付款」(Escrow Payment)另一個較為熟悉的名字,叫作「代收付服務」。
當買方下訂單時,把錢寄放在一個值得信賴的第三人手上保管,當賣方出貨,買方確收無誤以後,代收單位再把錢交給賣方。對於買方來說,不用擔心錢付了拿不到貨;對於賣方來說,也不用擔心出了貨後,發現是偽冒交易讓錢被要回去。
理論上,透過良善的管理,信賴付款可以建立網路交易雙方彼此的信任,對於提升電子商務競爭力來說,極有助益。然而科技永遠走在法律前面,代收付服務業者的適法性一直處於灰色地帶。

**兩岸各有不同策略

**二○○六年底,兩岸政府對於網路金流服務的政策,各自投下了不一樣的震撼彈。台灣這邊,由於發生不肖代收付業者非法吸金、惡性倒閉的事件,金管會以會議決議要求銀行必須與代收業者、網路商店以三方合約形式簽約,以銀行內規防堵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對銀行業者來說,屬長尾市場的小型企業與個人代收付市場,徵信與風險管理成本相形較高,但單店的營業規模往往不高,因此銀行大多將之拒於門外,或是加上更多管制措施,以免發生風險控管上的疏漏。 對正規代收付業者來說,縱以交付信託等高標準自律,但因執行面的限制仍多,無法有效開拓市場,達到經濟規模,甚至淪於「隨人顧性命」的窘境。對於原本就遊走法令邊緣的業者(其中不乏知名入口網站平台業者)來說,因為缺乏配套規範,主管單位仍然無法有效管理,處於「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混亂狀態。
而在彼岸,二○○六年是中國所謂的「支付元年」,同一時間冒出四、五十家金流業者,因此中國政府擬以發放牌照,確保支付業者的經營能力與規模。○六年底,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司長許羅德表示:「關於電子支付規範的二號文件將於明年上半年出台(公布),包括對第三方支付組織的規範管理,也將有相關辦法出台。」
一般認為,○七年上半年中國第三方支付市場將重新洗牌,留下具有資本規模、運營經驗、客戶規模的支付廠商。中國目前的網路第三方支付市場,大致跟著交易市集的市占率走,由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寶、騰訊旗下的財付通與eBay旗下的貝寶三分天下,其中支付寶為最大龍頭。

**物流到貨整合入支付流程

**根據支付寶所發布的資訊,至二○○六年底,支付寶每日交易數達四十六萬筆、金額達一千兩百八十萬美元,註冊會員數達三千三百萬名,使用支付寶的外部賣家達三十萬名。 驚人數字背後所代表的意義,除了巨大商機之外,更重要的是,過去我們認為金流是中國網路購物市場的障礙,今天這個觀念得完全改變。由於業者的努力,量變已經產生質變。網購消費者,因為有值得信賴的交易市集與支付工具,更放心地進行購物,而巨大的交易額也無疑為平台的安全與信賴度做了明證。
為了讓第三方支付「中間保人」的角色更加穩固,業者開始將物流到貨資訊也整合進支付流程裡,以讓這個保人確定真的銀貨兩訖。賣家在支付寶管理後台中直接選擇推薦物流,即可通知合作的物流單位上門取貨送往買家,當貨品送達以後,資訊即回傳至支付寶,並進行後續的貨款發放流程。
○六年底支付寶也與中國郵政宣布合作,提供「EMS快遞」與「e郵寶」兩個服務,分別採取內陸航空與全程陸運配送,在三至五個工作日之內,即可寄達中國全域。目前已有九個省市的賣家可以享受「到府取貨、全國配送」的服務,範圍正逐步擴大之中。
在去年底中國通過了《反洗錢法》,其中規定「金融機構應當按照規定建立客戶身分識別制度」、「通過第三方識別客戶身分的,應當確保第三方已經採取符合本法要求的客戶身分識別措施」,為支付寶採取「身分資訊識別」和「銀行帳戶識別」兩道實名驗證程序,建立了法源基礎。而在中國「十一五」規劃中也明確提出,要建立健全電子商務基礎設施、法律環境、信用和安全認證體系,建設安全、便捷的在線支付服務平台,正是充份了解電子商務與電子支付對於整體經濟產生的巨大推動力,所產生的大政方針。
其實在技術、創意與整合能力各方面來說,台灣的金、物流業者絲毫不較對岸遜色,前面所提到的第三方金物流整合服務,在台灣幾年前就已問世。業者甚至發展出更多對岸尚未實現的概念,像線上分期、紅利折抵、超商取貨付款、超商代收、晶片卡/簡訊轉帳、低溫宅配等,皆是台灣業者不斷創新發明或引進改良下的傑作,豐富了台灣網路購物的方便性。
對照兩岸政府處理新興科技與金融體系融合演化的政策作為,可以看出對岸更有「積極開放、有效管理」的概念與眼界。台灣政府以「防弊」為主軸的思維,無形中扼殺了台灣業者的生命力,期盼主管當局能以跨部門的眼界與整合力,以擁抱取代防堵,協助台灣業者在電子商務界保持領頭的優勢,才是全民之福。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一個帳戶整合所有投資金流:永豐金資金管理帳戶,打造新世代「投資錢包」
一個帳戶整合所有投資金流:永豐金資金管理帳戶,打造新世代「投資錢包」

在台灣,投資的第一步往往不是研究市場,而是跑流程。投資人首先要開立證券戶,過程中還得額外申辦一個銀行帳戶作為交割戶,如果同時往來多家券商或涉獵不同金融商品,手上的交割戶就會越開越多,久而久之,資金與投資收益被分散在不同帳戶,不只增加管理難度,一旦忙碌忘了轉帳、交割戶餘額不足,還可能面臨違約交割的風險。

這套交割制度雖然保障了交易安全,卻也讓不少投資人覺得進場門檻比想像中更繁複,投資體驗因此大打折扣。永豐金證券總經理蘇威嘉表示:「永豐金證券很早就觀察到這個市場痛點,在『分戶帳』服務上路後,我們看到一個能夠改善流程痛點、讓投資管理更有效率的機會。」

為此,永豐金證券推出「資金管理帳戶」,以「投資錢包」的概念重新整合投資人的金流,讓投資人透過單一帳戶即可掌握各項投資的資金流入與收益,不必在多個交割戶之間切換,讓投資管理變得更直覺、更便利,也讓投資績效更容易被看見。

創新1》開證券戶不必再加開銀行戶

蘇威嘉進一步說明,資金管理帳戶為傳統證券交易流程帶來三個創新,其中最核心的一點,就是讓投資人能夠直接使用自己原有的銀行帳戶作為交割戶。

目前永豐金證券已串接25家銀行,投資人可以從中選擇慣用帳戶進行綁定,而且整個綁定流程都能透過手機App完成。對於新手投資人而言,開立證券戶後就能直接開始投資,不需要再跑一次銀行申辦交割戶;至於已在永豐金證券交易的客戶,也能改用自己最熟悉、最常使用,甚至具有特殊意義的銀行帳戶進行交割,讓投資相關的金流能在同一帳戶中運作,大幅提升管理效率。

創新2》自動授權扣款、降低違約交割風險

在資金管理帳戶的基礎上,永豐金進一步從使用者體驗出發,以eDDA電子直接扣款授權機制為核心,提供自動授權扣款與入金申請兩大功能,打造證券交易流程的第二項重要創新,不僅省去投資人在不同App間切換的麻煩,也能避免因為忘記轉帳或餘額不足所導致的違約交割風險。

永豐金證券通路事業處副總經理高政雍表示,只要完成自動授權扣款設定,日後投資人在進行台股現貨交易時,系統會自動確認資金管理帳戶的餘額、是否足以支付「台股T+2日交割款」,若餘額不足,系統會自動從事先約定的銀行帳戶將差額轉入資金管理帳戶(投資人須確保約定銀行帳戶內有足夠資金),以確保交割順利完成。

永豐金證券
永豐金證券通路事業處副總經理高政雍
圖/ 數位時代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形,交割前一天的帳戶餘額明明足夠,但隔天一早若剛好遇上信用卡、水電費等費用自動扣款,恐會造成交割款不足」高政雍認為,對投資人來說,若因帳戶上的小疏忽而傷及自身信用紀錄,實在非常可惜,因此,永豐金證券希望藉著資金管理帳戶,協助投資人從根本來避免這類痛點。

至於「入金申請」,凡完成自動授權代扣設定,爾後投資人只要打開永豐金證券大戶投 App的資金管理帳戶專區,就能直接點擊「入金申請按鈕」,把資金從綁定的銀行帳戶匯入資金管理帳戶,免額外再透過網銀App進行轉帳程序,且單筆匯入與匯出的上限皆為 5,000 萬元,不僅轉帳更方便,目前更不收取匯款手續費,長久累積下來,可以為投資人省下一筆不小的支出。

(備註:資金管理帳戶推廣期間,申請出金及授權扣款入金之銀行間通匯費用由永豐金證券負擔,惟永豐金證券日後保有優惠方案調整之權利。)

創新3》同時支援證券與複委託交易、資金管理更Easy

資金管理帳戶所帶來的第三項重要創新,是同時支援證券與複委託交易。無論投資人是買賣台股、美股、港股,採取定期定額或定股方式布局美股與台股,甚至進行台股的融資融券、申購競拍、有價證券借貸等交易,都能以資金管理帳戶完成交割;唯海外股票目前僅支援新台幣交付,未來則將視市場需求持續擴充。

過去,台股和複委託交易往往得綁定不同銀行帳戶,導致投資人必須在不同帳戶間反覆調度資金,不僅繁瑣,也容易在忙碌時漏轉、轉錯,增加管理難度。如今,只要透過一個帳戶即可支付所有交易往來,真正從源頭簡化了跨市場投資的資金管理流程。

化身投資錢包,重塑投資人的金流管理方式

蘇威嘉強調,永豐金推出資金管理帳戶服務,不僅是為了優化證券交易流程、提升投資人的操作體驗,更希望重新定義投資人在數位時代的投資管理方式,讓這個帳戶真正化身為「投資錢包」,一來協助民眾將投資資金從日常收支中獨立出來,二來完整記錄投資金流的變化軌跡,使投資績效、資產變動一目了然,還能逐步養成更有紀律、更有效率的投資習慣。

舉例來說,使用資金管理帳戶的投資人,可以再進一步於永豐金證券的豐存股平台,使用股利再投入功能。爾後當股利發放至資金管理帳戶時,只要沒有出金申請,即可將配發股利留在資金管理帳戶中,讓系統協助執行定期定額策略的同時,還能將配發的股利自動再投入市場,確保每一筆投資績效都有望創造複利,成為累積資產增值的一部分,避免發生股利回到日常使用的銀行帳戶後「不小心花掉」的狀況。

(備註:股利再投入功能及適用範圍,依豐存股平台公告為主)

目前,資金管理帳戶上線雖然只有一個月時間,但使用率已突破 20%,顯示投資人對更直覺、整合式的資金管理方式有明顯需求。蘇威嘉表示,未來,永豐金證券將持續優化相關功能並擴大應用場景,讓投資人能以單一帳戶完成資金集中、靈活調度與多市場交易,全面提升理財效率與使用體驗。

為鼓勵更多用戶體驗資金管理帳戶,永豐金證券也設計了「過關打怪」式的互動行銷活動,只要在活動期間完成指定任務,就有機會獲得限量900 元的股票禮品卡,還能參加iPhone17 Pro Max等好禮抽獎。若想提升投資效率、改變過去繁瑣的資金管理模式,現在正是申請資金管理帳戶的好時機。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