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的誕生從免費使用開始,但在網路1.0的時代,為求生存與獲利,商業規則開始被套入,使用者付費的原罪頓時喊得震天價響。然而事實卻終究歸於寂靜,因為要使用者掏出一塊錢,業者花十分力都未必能達成,因此那龐大的美夢泡沫化。而網路2.0的時代,分享成為最大的生存利器,免費成為主流。
因為免費是網路的最初模式,也是最簡單的生存方式,不是使用者不願意,而是在這個虛擬的世界裡,有太多的未定規則與模糊空間,沒有一個人是無可取代的,也就無法產生最實質利益的付費與收費問題,如此,創新商業模式成為業者最大的挑戰。Google從未向使用者收過一分錢,但是它卻是目前全球市場第二的公司,僅次於微軟(Microsoft),它是怎麼做到的?因為創新。
這次《數位時代雙週》特別製作﹁網路免費大全﹂專題,從食衣住行到娛樂、分享與連繫,尋求網路免費的潛在角落,因為如何從網路上挖寶,為自己所用,絕對是我們這一網路世代生存的必備能力。而另一方面,也得出網路免費趨勢的背後,網路經營者創新模式的手法,供讀者來檢視,一共可歸納出四種類別:
**一、免費當引子,付費才是王道
**像是打電話的Skype、Teltel,算命類別的科技紫微網、非常姓名網,都是透過部份的免費服務,引君入甕,等待魚兒上鉤之後,再透過其他的服務讓讀者心甘情願掏錢。
**二、免費產生集客效益,廣告才是正題 **
這種手法,以廣告為最終目標,但是要吸引廣告主上門,手上沒有籌碼是不行的,而免費就是最好、最快的方法,如此才能透過強大的集客能力,讓網站的影響力極大化,進而產生廣告效益,閱讀類的「我尚網」或是日本的免費漫畫都是如此。
**三、不完全免費,好康折價 **
像是生活實用類的折價王等,免費的事物與活動其實不多,但是好康折價的訊息卻是主打焦點。 另外,如360度虛擬實景旅遊網則是提供各地好玩、好吃與住宿的優惠訊息,雖沒免費,卻好康多多。
四、付不付費不重要,分享才是快樂事
社群交友類的相本網站、遊戲類別的無料遊戲王,或是生活類的Kijiji等,都具備Web 2.0分享精神,所以如Pixnet或是相本角落,雖然都有付費會員的機制,但仍是以免費使用做為服務主體,就是例證。
難道便宜無好貨?或許有人會覺得不用花錢的東西,一定不精緻。事實上,這種說法低估了消費者的眼光,重點在於網路經營者對於免費的概念與想法是否正確,因為用戶的眼睛絕對是雪亮的,就像很難從網路使用者口袋中掏錢一樣,要想唬弄讀者,必將成為網路泡沫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