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你,是否還在幾個聊天大模型之間左右搖擺?
畢竟各家訓練數據和方法不盡相同,擅長和不擅長的東西也都不一樣。
現在,不用這麼麻煩了。
有人開發了一個名叫「ChatALL」的應用,可以將你的提問同時發送給10多個市面上常見的聊天機器人,比如ChatGPT、GPT4、Bing、Bard、Claude、文心一言、訊飛星火等等,並一一展現出來。
由此一來,你就可以輕鬆比對出答得最好的那一個,然後採用。
是不是太方便了?
這項目非常受歡迎,已登上GitHub今日熱榜第一名,攬獲1.6k+標星。
ChatALL(齊叨)支援哪些語言?功能有哪些?
「ChatALL」的中文名字叫「齊叨」。
一起來瞧瞧,一次可同10+聊天機器人「齊叨叨」的「ChatALL」
它是一個應用程式,支援中英德三種語言。
只需下載安裝包即可使用,Mac、Windows和Linux都支援。
其功能包括:
- 快問模式:不需要等待前面的請求完成,就可以發下一條指令
- 對話歷史保存在本地,保護你的隱私
- 強調喜歡的答案,刪除不需要的答案
- 自動保持ChatGPT不掉線
- 隨時啟用/禁用任何機器人
- 在一列、兩列或三列視圖之間切換
- 未來還能夠推薦最佳答案。
目前支援的AI聊天機器人列表如下:
其中,特別包括一個本地Gradio,它可以對接你自己部署的模型。
而在應用程式界面中,一共顯示了17個圖標, 證明目前最多已可支援17種聊天機器人。
需要注意的是,這只是一個集中了所有聊天AI的程式,不是代理,所以每個都需要你登錄自己的帳號,當然,API token也可以。
登錄之後,想一次詢問哪些機器人就點亮對應的圖標,就可以開始玩耍了。
簡單試了一下:
總體反應還算快,不過最後一個機器人ChatGLM需要稍微等待前面的ChatGPT和Claude出來後才開始回答。
而排版確實讓我們能夠清晰地對比出各回答之間細微的差異,並很快選出最佳答案,很適合做模型評測工具。
(對於這個問題,ChatGPT最佳,原因包括只有它提到了另外倆都沒有提到的點:「本書涉及一些較為複雜的概念和理論,因此讀者最好具備一定的閱讀和理解科學著作的能力」,這是一條非常實用的建議。)
大部分代碼由GPT-4貢獻
ChatALL的主要作者名叫孫志崗,他是線上教育平台「開課吧」的合夥人,哈爾濱工業大學計算機專業畢業,曾是該校計算機學院副教授。
根據他本人介紹:
ChatALL的大部分代碼其實都是用GPT-4生成的。
早期提交記錄,凡是「by GPT-4」的,就是本次提交代碼都由GPT-4寫成;凡是「with GPT-4」的,就是GPT-4寫了核心,我做了一些加工修改。
除了代碼,logo和主色也是AI幫忙設計的。
在整個開發過程中,ChatGPT、Bing和Google也都幫了他不少忙(排名分先後)。
另外,關於開發動機,他表示,由於:
(1)大模型輸出基於概率,同樣的問題問兩遍結果就不同
(2)大模型有盲區,生在舊金山的GPT-4,就不如長在五道口的ChatGLM更懂「清華大學附近有哪些好吃的」
(3)以及大模型容易犯事實性錯誤
導致他一般遇到問題,常常會同時問多個模型,以確保找到最佳的答案。所以這才有了ChatALL。
不過,ChatALL是受ChatHub啟發而完成的。
對於後者,或許一些人並不陌生,它是Google和Edge瀏覽器的介面,也是主打所有聊天機器人「all in」一個入口。
只不過相比起來,還是ChatALL支援的模型更多一些。
本文授權轉載自:網易科技
責任編輯:傅珮晴、林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