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於過往只是到大學參與校園徵才博覽會,台達今年首次到台大舉辦「DELTA DAY台達日」展開校園徵才,台達執行長鄭平、台達研究院院長闕志克首次前進台大電機系的大本營「博理館」校園開講,現場擠滿電機、資工系學生。
因應全球營運佈局所需,台達今年預計在台招募2500人。鄭平親自到現場攬才並開講30分鐘,除了談台達的發展與創新,也提到台達人需要具備的3個軟實力:願意改變、學習,及團隊合作。
台達從ODM走向系統解決方案,鄭平看重人才三特質
今年剛好是鄭平加入台達滿30年,他提到,過去20年被外派到泰國、日本、中國歷練管理工廠,2012年接任執行長一職,帶領公司拓展到商業品牌、組織再造與導入新事業發展制度,也讓台達從零組件走到系統整合解決方案。
隨著台達成立逾50年,如何走向下一個50年,他認為人才是關鍵。
談起人才的價值,鄭平認為,人與自動化機器最大的不同在於人可以持續學習、改變與合作創新,台達內部有硬體、軟體、服務等不同應用,領域很寬廣,「讓人可以扮演人的角色,把價值發揮出來。」
鄭平也坦言:「來台達工作不是輕鬆的地方,但在這裡可以快速學習,有所得、有成就感」。各種專才都有加入台達的機會,他認為人才需具備「願意改變」、「學習」、「團隊合作」三個特質。
即便今年以來,微軟、Google、Meta接連宣布裁員,鄭平表示,台達近年來成長腳步非常快,積極投入電動車、智慧製造、智慧樓宇、資通訊、能源及微電網等高成長領域,全球有超過5000名的人才需求,「現在絕對不是科技寒冬,客戶給我們的projet(案子)仍是做不完,全球還有十多個工地在擴充,台達需要很多人員加入。」
攜手大學強化研發合作,每年研發經費超過上億元
協助台達投入下世代產品的台達研究院院長闕志克提到,自去年3月「台達臺大聯合研發中心」成立後,目前已跟20位老師開啟15件前瞻計畫,至少有50位學生參與研究。
接下來台達持續加強與大學的研發合作,今年台達成大聯合研發中心、台達北科聯合研發中心亦將陸續落成揭牌,每年投入產學合作研發經費超過上億元。
他也分享自己2010年加入台達研究院後的多年觀察:第一,台達以工程為導向,十分注意技術的細節;第二,台達對研發投資不手軟,甚至是有信仰地去做,公司內部不會有閒言閒語;第三,持續開發新產品,公司內部單位願意當白老鼠實驗,協助研發團隊。
對於想加入台達研究院的人才期望,他不諱言,「這裡不是中研院的概念,你的前途不會是在研究院,轉進公司的事業群才是真正的舞台。」
為吸引人才加入,台達今年大幅增加在校實習生名額,由往年約80人增至150人,除了研發工程師亦有財務、行銷方面的職缺。
同時規劃年底前舉辦「台達年輕學者科技講座」,鎖定電力電子、電力系統、電動車、機器人學、智慧製造五大領域,每年評選出優秀學者,台達提供獎學金與研究合作機會,預計投入逾千萬元。
責任編輯:錢玉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