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態電池新創輝能(ProLogium)將赴法國設立超級電池工廠。創辦人楊思枏今(9日)分享了輝能在法國設廠的三個原因,並透露當前建廠進度已經進入公聽和審核流程,預期將於2024年動工、2026年試產,並於2027年進入量產。
楊思枏畢業於台灣大學材料所,曾先後待過聯友光電、台灣超能源,並於2006年創辦輝能。他強調,固態電池才是電動車或消費性電子的未來。「一開始我們是從消費端做起,歐洲車廠找上門後,我們才發現輝能有進入車用的能力。但他們都強調要進行在地製造,每個歐洲客戶都有這樣的要求。」
固態電池才是電動車未來!輝能為何要選在法國設廠?
楊思枏在今日記者會上,提出三大原因,說明為何輝能在考察歐洲13個國家和90多個地點後,最終選擇在法國敦克爾克建廠的原因。
首先,為了滿足市場需求。楊思枏表示,電池是電動車最貴的零件,也是心臟,對車輛的性能、成本影響大。供應商能否穩定供貨並維持電池品質,是各車廠都很在乎的事。他認為,「傳統電池有其瓶頸存在,固態電池有成為主流的可能性,在安全、續航都能獲得更好的保證。」
其次,法國擁有成熟的供應鏈生態,「我們希望更靠近核心材料的生產地點。」楊思枏分析,許多電池製造過程中需要用到的設備、材料從未離開過歐洲,加上輝能從電池原料到設備都自行研發,法國相關供應商的供貨能力也相當強大,「對輝能來說,在歐洲爭取供應鏈的支持很重要。」
第三,綜合考量補助條件、地理位置和經濟發展等多項因素後,楊思枏認為法國會是最適合的地方。「老實說作為台廠,要在歐洲選址很難。」但從法國中央到地方,都是讓他感受到很大的支持。
以地理位置而言,楊思枏分析:「敦克爾克有很優越的地理環境,不僅靠港,也鄰近歐洲主要電動車生產基地;加上地處法國北部的電池產業核心地帶,具備許多優點。」
目前輝能預計在法國投資52億歐元,楊思枏指出,這筆金額並不會一次到位,而是分段進行。這意味著法國的補助款應非一次到位,而是會分批給予支援。楊思枏也提及,法國的工業化和綠色產業兩大經濟發展主軸,與輝能的產品理念相當符合。
輝能將規劃上市!預計年底員工數突破千人
對於台灣,楊思枏也強調將來最先進的技術將會留在台灣。並指出繼2016年在中壢工業園區有第一條生產線後,年底前於桃園科學園區的超級工廠會完成量產準備,電動車、消費性電子需要用到的產品都會在該工廠生廠,「桃科廠之後就是商業化實證的中心,以及示範產線的依據。」
另外,包含電池材料和設備等研發,也都會在桃科進行。為達成目標,楊思枏透露目前也有在台灣廣招法語人才的計畫,「現在員工數突破800人,預計年底突破千人,還會持續擴張。」
至於有沒有上市規劃?楊思枏表示確實有相關規劃,不時程上會考慮到資金需求的狀況,「不過目前還不急著上市,目前還存有一些能夠解決(資金)的方式。」
責任編輯:林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