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壓中學習的30代
高壓中學習的30代
2001.12.01 | 科技

先來看一些怵目驚心的報導:「台灣9月份失業率5.3%,受影響人數超過百萬,創下16年來最高」(主計處與BBC News);「虧損國營企業,不排除裁員減薪……」(2001年4月自由時報標題);「14日內高居熱門進修課程點閱率排行榜前三名者,只集中在兩種類別:電腦與英文」(104教育資訊網)。
再來看一則從明年開始,台灣即將走入邪惡與美麗新世界的新聞:「陳水扁總統在昨天下午2時45分,於總統辦公室簽署批准WTO入會的歷史性文件……明年元月一日生效成為正式會員國」(2001.11.23中國時報)。
是的,從全球經濟衰退到世界貿易組織(WTO),就好像被魔術棒點著一樣,世界,就這麼突然進入了我們24小時的生活。過去10年,30代的工作環境歷經兩次波峰波谷經濟循環,雖累積了多頭與空頭市場的工作歷練,但突然之間,屋頂與圍牆驟然消失,身不由己地被置於全球化的競爭環境中,面對的是來自中國對岸、香港、新加坡甚至全世界的30代,以及吸收能力與機動能力也不輸人的20代──未來10年,30代在職場的生存壓力,以MHz的速度增加中。

**主動與自我驅策地學習

**
面對全球化競爭,以及不確定的未來職場生涯,30代不但得像變形蟲般學習轉型,也必須培養「孤獨學習」、「自我學習」的能力,以期適應未來不同的工作環境與內容。
「危機感、主動性、以及自我驅策能力,是工作者能否在職場上不斷提升自己的3個重要因素,」也是30代一員的中時人力萬象網執行副總經理賴莉珍歸納。她觀察,經過這陣子企業縮編、裁員的風潮,工作者的「危機感」大多都已建立,但接下來該怎麼辦?「想」學習的人多,但真正付諸實「行」且持之以恆的人少,但這卻是30世代在職場上得以勝出的關鍵。
賴莉珍以「不要像小孩穿大衣」來勉勵工作者。拿學習英文為例,總機有總機必學的英文,秘書有秘書得熟練的英文,到了高階職務,除了日常應對進退外,更包括了開會協商談判的用語,依照不同職位逐步學習,不但能減少「知識浩瀚無涯」的心理障礙,也較能一步步堅持下去。
寶來證券總經理室特別助理林宜養,就是一位抗壓性高的學習者,使他除了擔任寶來證券的核心幕僚,也肩負中國大陸市場研究重任。
林宜養認為:不僅企業要朝「微笑曲線」轉型,個人亦應該朝「微笑曲線」自我砥礪。所謂微笑曲線,是宏碁董事長施振榮提出,認為企業要往一端是研發,一端是市場的高附加價值領域轉型;套用在個人實力累積上,林宜養也同樣把增加自己新商品研發能力,以及了解中國投資環境與市場變化,作為學習與轉型的要項。
然而林宜養更讓人佩服的地方,是他自我實踐的毅力。自言採取「目標管理」督促自己的他,除了常參加研討會增廣視野外,也不吝惜自費報名參加各種課程,並把在外面所學寫成報告,與公司同仁分享。此外他還規定自己每年一定要出一本書,「藉著寫書,累積沉澱自己的知識,就好像寫大型報告一樣,」像今年初他就出版《前進中國股市60秒》一書,正好趕上2月中旬中國宣布境外人士可投資B股的中國投資熱潮。
不僅靜態的吸收,他更不放棄任何動態、教學相長的機會。專注中國投資環境的他,除了常接受大學、社會團體邀請,分享中國投資經驗外,也在學校教授投資學課程。「其實我的口才一開始並不好,」受訪時語句流暢的林宜養,卻令人驚訝地透露自小有大舌頭毛病,緊張著急起來會不自覺愈講愈快甚至口吃;但現在的他,卻可以在學校授課,順利完成兩個鐘頭的演講,甚至上電視接受現場播出訪問。「演說是一個Plan、Do、See的過程,」林宜養分析,從一開始的計劃準備,到現場演說,但最重要的是事後回顧自己的表現,從聽眾反應提醒自己有哪些不足。
要有這樣的成績,林宜養可是花了大力氣。從高三到大二,他每星期用錄音機錄下自己唸報紙社論的聲音,校正咬字;到後來變成朗讀《孫子兵法》,在上學途中邊聽邊背,熟悉古人的智慧;同時要求自己每堂課一定要發問,練習自己發問的膽量與當眾發言的組織力。
當然其中也有令人沮喪的時刻。年初那波中國熱,讓他必須從幕後立刻走向幕前,接受電子媒體現場直播訪問。曾有一次接受電視台訪問,不但不知道眼睛得隨著攝影機紅燈的位置流轉,被影棚照明弄得汗流浹背的他,也開始支支吾吾有點失常,回想那25分鐘就像「待宰的羔羊」般。但自言曾在花蓮秀姑巒溪幾乎溺斃,有過生死交關經驗的他,碰到這種事情倒是樂觀以對,「據說連東吳大學教授郭正亮都花了一年時間面對鏡頭練就台風,」他鼓勵自己,剛開始一兩次失誤難免,何必耿耿於懷?

**以海綿為師,廣泛學習

**
前大眾集團投資總監,目前自行創業的呂宗耀,身旁有位1970年出生,才30歲出頭的得力左右手張偷祥,他學習與閱讀的寬度,以及努力吸取前人智慧的速度,也同樣讓人刮目相看。
每天早晨7:30到公司,晚上8、9點離開辦公室是家常便飯,而如果要到中南部拜訪企業主,清晨6點起床趕飛機,再轉兩、三個小時車子到達廠房,當天下午回來台北寫報告,更是常有的事。
閱讀範圍很雜的張偷祥,用「理工世界」與「商業世界」來區分學習的策略,以求面面俱到:理工世界的學習如同金字塔,愈學愈專,是「內向取材」的過程,如從一開始的基礎物理學,到氣體物理學,再到氣溫對這個定律的影響等,這是一步步愈來愈細緻的研究過程。但在商業世界,卻是「倒金字塔」式的學習,大一時從企業概論開始念起,大二時開始研讀較專業的會計、財務、行銷知識,而隨著產業別不同,進入社會後更還得加上產業的特有知識才行,那是一種「外向取材」不斷加入新知識的過程。
曾任職國泰人壽、外商銀行與證券公司承銷部門,如今跟著呂宗耀跑遍全省南北、甚至到中國大陸拜訪企業、廠房,明顯感受到大組織與小公司的差異,讓張偷祥非常珍惜現在彈性的工作環境。他形容,在大組織中,員工通常是一部大機器的小螺絲釘,學習的方向「深且專」;但在小公司,卻有全面關照學習的機會,再加上兩年來,跟著呂宗耀拜訪過上百家公司,聆聽許多業界高人的經驗對談,無形中視野比同年齡者提高很多。
因此,他絕大多數的知識,幾乎都是在步入社會後,才像海綿般快速累積的。從小在私校的打罵教育中成長,他是典型考上政大企管系後就過著「任我玩4年」的例子,「我大學念的是──麻『將』省理工學院,」他笑著說;但令人驚訝的是,張偷祥每個月花在買書的費用將近1萬元,身上最多的塑膠卡片竟是書店貴賓卡。看書速度驚人的他,當問及買這麼多書怎麼看得完時,他說就如同「80/20法則」一書所接櫫的概念,並不是每本書都精華到必須從頭看到尾,「像我老闆有可能因為一句話、一個概念就買下一本書,」張偷祥說,重要的是知道那個概念存放在什麼地方,而那個概念能對自己產生哪些啟發。

**新的調適: 給心靈一方幽靜角落

**
然而,別以為30代的學習只有「智識」層面,另一股自我省視的「心靈」力量,學習如何化解壓力,與壓力和平共存,是在30代另一束逐漸抬頭的聲音。
「有沒有發現,為什麼最近電視上星座、占卜的節目那麼流行?」中時人力萬象網賴莉珍以她自己與周遭朋友的經驗觀察指出,現在「心靈類」書籍與電腦科技、行銷管理的書籍,幾可在暢銷排行榜上相互較勁,心理靈修類架上的新書輪替速度也增快不少,更別說坊間常見諸如芳香療法、修禪靜坐的課程大行其道。
遠東大聯投信協理林穎秀就自承,她是一位不論服飾或下班後的生活都崇尚「簡單」的30代高階經理人。受訪時穿著一襲黑色套裝,笑說衣櫃裡絕大多數衣服是黑、白兩色的她,休閒時喜歡研讀心靈類書籍,通常也只買心靈類書籍送給友人,如談論心理的《我們是怎樣發瘋的》、討論上癮症的《愛是一種選擇》等,都是她曾與朋友分享的書籍。
除了閱讀,也有人用孤獨旅行的方式沉澱自己。如推動國內第一套網路下單系統,今年年中剛卸下英特連總經理職務的林伯伋,走遍全球近10個城市,做了趟環遊世界之旅。在旅途中,他思考如何轉型,也跳脫演戲者身分,有機會真正靜下來好好觀察別人。走過前一段網路的潮起潮落,旅遊,讓林伯伋重新思考了許多事。
從智識到心靈,從深度到廣度,30代所必須面對的學習,的確已產生了量變與質變。從量來說,網路讓我們坐在辦公室一角或家中書房,就可擷取世界各地大量的知識;但更重要的是,從質的層面來看,30代面對舉目而來的大量資訊,能否隨時保持一顆平靜、平衡的心,採擷資訊成為自己專屬的智慧,會是更重要的技能。
身為30代的你,已經準備好成為學習花園中的大海綿嗎?現在就開始吧!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2025台灣設計展在彰化!直擊「圓未來之行」必看十大亮點:3+1大展區,跨入時空轉換通道,共創未來新可能!
2025台灣設計展在彰化!直擊「圓未來之行」必看十大亮點:3+1大展區,跨入時空轉換通道,共創未來新可能!

亮點一:回溯城市源頭起點,航海語彙彷若時光倒流

「圓未來之行」共分為室內三大展區與一戶外展區,以「與城市一同成長」做為策展主軸,梳理出:「源─緣─圓─合」x時光「過去─現在─未來」串接時代軸線,將彰化的「交通、建設與生活」呈現於展區中。「源」記憶之源展區入口處,是彰化航運貿易的起點,設計語彙透過水波、帆船、引領觀展者漫步前進,從最微觀的早期建材文物看到城市發展的歷史,如:清領時期至日治時期的多樣建築元素與素材,包含:戎克船、壓艙石、福州杉、枕木、酒甕,回望彰化的源頭,憶起移居而來的風光繁榮。

亮點二:光雕沙盤演譯交通建設願景,點亮未來發展藍圖

「緣」的轉譯之間,以「連結」為核心主題。居民與城市透過交通路網緊密相繫,象徵彰化從人與地的互動中,編織出發展的脈動。〈脈動彰化〉展項以光雕技術投影於立體沙盤模型上,生動演繹「一軸一環雙樞紐四引擎」的整體建設願景。
隨著各交通樞紐依序點亮,縣域交通網絡的節奏逐步展開,城市與鄉鎮間的連結脈絡清晰浮現,展現彰化邁向均衡發展、共榮未來的宏觀藍圖。

1014_2.jpg
〈脈動彰化〉以光雕技術生動演繹「一軸一環雙樞紐四引擎」的整體建設願景。
圖/ 彰化縣政府

亮點三:模型x互動表述社群共融,實踐宜居生活的想像

以等比縮小建築模型結合互動展示,呈現伸港基地新時代青年住宅與社會住宅的「租售共融」模式,觀展者可透過互動深入瞭解青宅社宅共居的設計意圖與社會影響,感受彰化如何回應居住正義與社會福祉的生活需求,看見宜居城市的生活模樣。

1014_3.jpg
〈宜居共築所〉展示伸港基地「青宅+社宅共居」的創新政策。
圖/ 彰化縣政府

亮點四:鹿江綠建築校園AR互動,亮相生態x教育x文化的交織成果

教育是宜居生活的一大環節。「鹿江綠建築校園」透過立體模型結合互動呈現:未來綠學園─教育x永續x建築示範,將綠建築結合AR增強影像互動,觀展者用手機對準模型,即可看到校園的環境永續設計特點,讓綠建築不僅是獲獎的優秀成果,更是一個精心設計的教育實踐。

1014_4.jpg
本次作為【圓未來之行】展區的鹿江國際中小學,即是榮獲公共工程金質獎的綠建築場域,民眾可透過掃描模型上的標示點探索其中的永續設計。
圖/ 彰化縣政府

亮點五:你看不見的城市隱形治理設計,一地多用校園複合蓄洪池

展區中,將「全國首創校園複合蓄洪場─地下停車場兼蓄洪池」,透過立體模型結合電控薄膜,呈現蓄洪場域與生活場域的結合。看資源如何整合應用,超越既定印象,創造一地多用,融合教育、社區、防洪機能的複合設計新模範,表達城市韌性設計的新可能。

1014_5.jpg
〈全齡照護網〉展示一站式長照大樓,民眾走至定位即可揭露對應設施的照護服務。
圖/ 彰化縣政府

亮點六:回應健康共融的生活型態,窺見一站式長照大樓、共融公園等

健康共融的生活型態,城市是如何回應的呢?展區中也將呈現城市「全齡共享」的生活設計典範,讓不同的年齡層,都能被承接、照護與支持,展出:因應共融需求而設計的一站式長照大樓,內含不老健身房、托嬰與育兒親子館、長照創新等多項措施,只要踩在地上互動點位,便會亮起相應服務的大樓樓層,完整了解一站式長照大樓的服務項目。此外,也設計了「反應力x不老健身房」、「全民運動」等互動感應投影遊戲,以及未來「共融式遊戲場」投票選擇,表達未來城市規劃意向,提供參與城市共融的連結與共造,傳遞永續、人本兼容並蓄的溫柔回應。

亮點七:探索時間如何轉譯新生?走進老屋再造活化空間

展區概念中,回應300年的城市建設新舊共生,「時光新生所」打造出「老屋點燈造型故事屋」,精選五組代表案例,從老屋前身到改造過程,以及此刻的成果,看見老屋與社區、青年與夢想、創業與創新,透過建築再造表達當代生活的新生命與城市活力。

1014_6.jpg
〈時光新生所〉以翻牌形式呈現老屋整修前後的使用對比。
圖/ 彰化縣政府

亮點八:情境式體驗未來車廂,城市藍圖引導對未來的渴望期盼

當過去、現在被梳理完整後。未來會是什麼呢?「未來城市展區」則以縫合、綻放、圓滿、快捷幸福未來為題,透過「情境式劇場」,讓觀展者置身未來車廂中。搭乘未來號看著窗外,播放著目前規劃的未來藍圖,當旅程來到終點,未來就是始於現在的行動。邀請你共同參與種種希望與可能性。

1014_7.jpg
【圓未來之行】展區內的未來車廂,在車廂兩側呈現城市未來規劃遠景,帶給每位觀展者沉浸式體驗快捷幸福未來。
圖/ 彰化縣政府

亮點九:建築AI互動選擇,未來共創基地展區實驗計畫

彰化縣長王惠美表示,「未來城市的藍圖,必須由民眾共同描繪,唯有大家的想法與創意,才能讓城市更貼近生活、貼近人心。」因此,「未來城市共創基地」設計共創互動環節,以大尺度的城市規劃角度出發,邀請觀展者共同打造屬於彰化的未來城。
以彰交特定區為城市共創背景,觀展者能透過平板互動,依需求、喜好選定主題類型與建築,如:該區域希望如何發展?公園綠地(共融公園、生態濕地)、產業經濟(百貨商場、研發大樓)、休閒育樂(美術館、圖書館等),民眾意見將影響城市發展指數,並由 AI 生成建築於畫面上,最終於大顯示螢幕上看到共創未來城市的樣貌。
透過互動體驗,民眾得以反思發展過程中經濟建設與生活環境的平衡取捨,展項最終會將互動成果整理成報告做為縣府施政參考,此區域的未來,將是共創而生的實驗基地。

1014_8.jpg
〈未來城市共創基地〉可透過平板互動生成多種建築,邀請民眾一同建設未來的理想城市。
圖/ 彰化縣政府

亮點十:戶外串聯生態作品區,看行動如何實踐永續?

最終,來到更宏觀的探討彰化未來城市的環境,傳遞三大核心:未來想像、智慧永續循環、綠色療癒,將其展現於生態設計作品中的〈魚的肚子是我們的生活〉、〈往事河光.未來亭〉、〈漂泊之所〉,分別呈現自然環境保護,由在地師生共創孕生作品、以太陽能系統呈現未來資源的自給自足,及將彰化歷史重要的戎克船體轉化休憩裝置。回扣彰化的起點主軸:生態環境與幸福宜居生活,完成一趟精彩的「圓未來之行」體驗。

1014_9.jpg
【圓未來之行】戶外展區中的展品:〈魚的肚子是我們的生活〉,呼籲大眾綠色環保、永續循環的重要性。
圖/ 彰化縣政府

採訪・撰文/楊喻婷
【彰化縣政府廣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