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特斯拉官方消息,特斯拉中國Model Y長續航和高性能版降價1.4萬元(約台幣6萬元)。
Model Y長續航版起售價,從31.39萬元調整為29.99萬元,Model Y高性能版從36.39萬元調整為34.99萬元。
同時,特斯拉Model 3 還推出了現車8000元限時保險補貼。
在2023年8月14日(含)至2023月9 日30 日(含)下訂Model 3後輪驅動版現車並完成交付,且通過合作保險機構購保險補貼買相應車險,可享補貼8000元。
汽車市場,即將再度掀起一場價格大戰。
此外,通過好友引薦購買Model 3/Y,可參與“贏得引薦獎勵”包括:
購車3500元引薦獎勵(覆購同享)、90天EAP免費試用,引薦7000積分引薦獎勵,還有FSD(完全自動駕駛能力)限時轉移(老車主購車權益)。
有網友感慨,去年6月底買的長續航版Model Y,“降了8萬多了”、“心臟受不了”。天天眼睜睜看著它這麽貶值。
與Model Y對標的小鵬旗下轎跑SUV小鵬G6,在今年6月底官宣上市,售價區間在20.99-27.69萬元。
但基哥覺得,你說特斯拉沒降價吧,他也確實降價了,但是讓基哥意外的是,特斯拉的Model 3竟然堅持到現在一直沒降價,看來國內車企還不夠卷啊。
如果不是剛需,還是等新款?
在此次Model Y官宣降價後,二者的價格差距已不明顯。
特斯拉上半年開啟價格戰,下半年繼續帶節奏。
國內車企,股價都普遍下滑了。
特斯拉一年兩次降價潮
今年年初,特斯拉率先降價,創下歷史最低價格:Model 3起售價22.99萬元,Model Y起售價25.99萬元。
隨後小鵬、蔚來、埃安等也紛紛出手,新能源汽車市場掀起了前所未有的降價潮。
7月6日,在第13屆中國汽車論壇上,包括特斯拉在內的16家車企聯合簽署了《汽車行業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承諾書》。
其中有一條: 堅持遵守行規行約,規範市場營銷活動,維護公平競爭秩序,不以非正常價格擾亂市場公平競爭秩序 。
但此條約被質疑違反了《反壟斷法》相關規定。
隔天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就發布聲明刪除了該條款,並督促汽車生產會員企業嚴格遵守《反壟斷法》及相關行政法規、自主定價、公平競爭。
國產車不降價聯盟,僅存活了不到 48 小時。
進入8月,各大車企為爭奪市場,紛紛降價。
據不完全統計,八月以來,已經有多家新能源車企宣布降價:極氪001,降3-3.7萬、歐拉閃電貓,降3萬、零跑C01,降1.6-2萬、2022款哪咤S,降2.6-4.9萬……
如今特斯拉降價更是直接掀起“大風大浪”。汽車市場的第二波降價潮,是攔不住了。
近兩年來,車市傳統的金九銀十不再,車市增長也開始缺乏動力,即使面對銷量的壓力,淡季也要提振銷量。
特斯拉降價潮的背後
特斯拉在香港剛完成一輪大降價。
據香港海關公布的數據,特斯拉旗下多款型號在8月4日降價。
此次降價降幅最大的是Model 3 Performance,減至38.8萬港元起。其次是Model Y長續航版本,減至40.6萬港元起。
特斯拉的降價也有跡可循。
在今年二季度財報電話會上,馬斯克強調,如果宏觀經濟環境不穩定,特斯拉或許會降價。他還認為“ 犧牲利潤來生產更多汽車是有意義的 。”
而面對汽車市場需求疲軟、銷量下滑,其他車企們也只能選擇降價。
同時,全年銷量壓力步步逼近。從統計數據來看,目前還沒有車企如期完成年度銷量目標的一半。
降價,成了車企們活下去的最優選擇。
價格戰不代表能源車會元氣大傷?
價格戰已拉開序幕,但這並不意味著新能源車企們會“元氣大傷”。
國金證券研報指出,價格戰是汽車電動化的必然事件,油車降價已無法阻止電車降價進程,油電替代已是大勢所趨。
據乘聯會預測,2023年中國狹義乘用車銷量為2350萬輛,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為850萬輛,年度新能源車滲透率有望達到36%。
今年電池原材料價格回落,也給新能源車企提供了降價空間。
新能源車企們在價格上車拚,消費者自然不會和真金白銀的讓利過不去,價格下去了,銷量就上來了。
如截至7月底,上汽大眾ID.3單月訂單已突破萬輛,最高單日訂單達950輛,環比增長689%。
最近這三年市場天翻地覆,比亞迪從2019年快倒閉了進化成為王者,蔚來極氪小鵬銷量都破了記錄。
一開始,所有純電車在設計時,都繞不開特斯拉,學習特斯拉優點,針對特斯拉的缺點一一優化。
例如:岳陽機場停車場禁止特斯拉入內,工作人員稱因特斯拉有哨兵模式,存在泄密風險。
中國市場太白熱化了,特斯拉王位恐怕不保。
本文授權轉載自:36氪
責任編輯:林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