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晶片新創耐能智慧於今(15日)發布新產品「KL730」,搭載台積電12奈米製程。創辦人劉峻誠在致詞時指出,耐能雖然不像通用型GPU(繪圖處理器),但專攻AI(人工智慧)應用,能協助企業解決最關鍵的能耗問題,主打AI應用「CP值最高」晶片,「影像處理、邏輯運算我們或許不如英特爾(Intel)或輝達(NVIDIA),但在AI我們是最好的。」
主攻邊緣運算!陳良基:微小算力是未來
耐能智慧創立於2015年,主要業務為AI晶片和AI市集平台,並在去年獲得34億元的注資,包含高通、紅杉資本、中華開發、鴻海、華邦電、台達電、光寶、阿里巴巴創業者基金,以及香港富商李嘉誠旗下的維港投資等。
耐能除提供AI晶片外,耐能也擁有軟體工具,協助開發者開發晶片,相當於提供運算平台給客戶。前科技部長、台大電機系特聘教授陳良基認為,這樣的運算平台再結合強盛的半導體產業,更有利於台灣搶佔AI市場。
陳良基出席活動時表示,AI並不只有輝達這樣做通用GPU大廠才有機會,周邊還有很多小型應用的邊緣運算市場,如小型的伺服器、車用、電腦、手機或監視器等。微小算力的提供在未來也會是AI重要的應用途徑。
耐能指出,KL730晶片能將低耗能的AI應用於邊緣伺服器、智慧家居和汽車輔助駕駛系統(ADAS)等各式場景,效能相較KL720提升3至4倍。劉峻誠表示,廣達亦在伺服器中導入耐能產品,發現降低了75%至80%的能耗,隨著語言模型運算量攀升,提供成本可控但效能表現強大的AI解決方案,是耐能強調的優勢。
已獲車廠詢問!耐能新品不只省錢還省電
劉峻誠在今日演說中提到,耐能的優勢在於CP值超高,可以解決大型語言模型需要燒錢的問題,「GPT的成本已經大幅上升了,KL730就是為解決這類問題而誕生的。」印度新聞媒體平台Analytics India Magazine報告指出,OpenAI可能在2024年底破產,原因在於為維持AI服務ChatGPT,該公司每天就要花費約70萬美元(約2200萬台幣)。
耐能的晶片在邊緣運算的特定情況下,能比通用型GPU有更好的表現,也可以替企業省下運轉AI所需要的電費支出。
KL730目前已獲德、日系車用客戶詢問,可運用在車用ADAS進行「全畫面偵測。」劉峻誠解釋,特斯拉(Tesla)目前的辨識為眼睛和眼睛單一比對,比對失敗將可能發生意外,但搭配耐能晶片的車用影處理器(ISP),可以解決光線過亮或過暗所導致的比對問題,提高ADAS的安全度。
另外,耐能在智慧安防上也已經有成績。過去受限於中國的低價競爭,台灣難以抗衡。不過在中美科技戰的角力下,耐能也抓住機會,當前國際最大的安控廠為韓國韓華集團,約有28至30款產品採用耐能智慧晶片。
責任編輯:錢玉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