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個交易日內,股價漲幅超過82%,歐菲光正在創造谷底反彈的奇蹟。
自2021年初被蘋果踢出供應鏈後,歐菲光經歷了煎熬的三年,公司營收從2020年的483.5億元急速下滑至2022年的148.4億元,歸母凈利潤更是三年累計虧損超過103億元。業務創傷導致公司股價也從之前的近20元跌至不到5元,市值蒸發超過60%。
不過,儘管慘遭蘋果拋棄,但歐菲光在包括智慧手機鏡頭模組在內的光學光電領域,以及包括螢幕下指紋識別等微電子領域依舊擁有龐大的專利技術與成熟的生產工藝,公司也長期是中國多家安卓智慧手機品牌的供應商。
華為就是其中一家。雖然出於保密原則,歐菲光不會在公告中透露重要客戶的名稱,但分析師能從歐菲光員工、媒體爆料的相關蛛絲馬跡中拼出整個合作藍圖。
華為相機模組訂單,絕大部分為歐菲光供貨
之前有媒體報導稱,「歐菲光鏡頭模組進入華為手機Mate 60系列供應鏈,並占絕大部分市占,包括後置鏡頭、前置鏡頭、還有指紋模組,單台價值在500-600元(人民幣)」。
這則已有訊息疊加最近華為Mate 60 增產的消息——有媒體援引供應鏈企業的消息稱,華為的目標是在2024年出貨6000萬至7000萬部手機。並有分析師根據華為手機在中國市場高峰期有25%的市占率算得到,「華為明年6000-7000萬部手機目標應該是可以做到的」。
另一則來自面板供應鏈的消息也顯示,明年(2024年)華為訂單確實增加了,僅柔性OLED就達到5000-6000萬片,但是華為是按照需求拉貨,不是一次性囤貨,最終還是看銷售情況和預期來決定拉貨量。
如果上述消息均屬實,並假設歐菲光占華為Mate60官方光學模組與指紋模組的「絕大多數」保守限定在50%左右,則Mate60的訂單有望明年替歐菲光額外創造150億元-170億元的營業額,按照2%的淨利率保守測算,額外增加的淨利潤將為3-3.4億元。
按照之前公司經營正常年份的本益比30倍測算,將帶來90億元-102億元的市值淨額。但是剛剛過去的7個交易日中,歐菲光每股淨增加4.78元,市值淨增加接近156億元。如果上述假設範圍保守的話,歐菲光股價乘Mate 60的東風顯然已經漲過頭了。
本文授權轉載自:網易科技
責任編輯:蘇祐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