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搶攻東南亞新能源商機,大同24日宣布與子公司福華電子與印尼當地集團三方簽訂合作備忘錄,爭取印尼基礎電力建設及微電網需求商機;另一方面大同旗下大同智能引進日商軟銀入股,軟銀取得大同智能20%股權,將成為大同進攻海外太陽能市場的策略夥伴。
大同旗下電力系統事業群,包含變壓器、馬達、數位電表、高壓電線電纜、商業空調共5大業務,同時在新能源(含太陽能、儲能)投入也超過10年,早已培養一批新能源相關技術團隊,大同總經理沈柏延強調,「大同不是只有電鍋,接下來要透過新能源來彎道超車,」這意味大同將從傳統重電領域加速轉到新能源發展。
鎖定越南、印尼新能源市場
過去幾年在去中國化的趨勢下,東南亞成為台商供應鏈布局的重點。但東南亞基礎電力建設缺乏,加上當地政府轉型智慧城市的需求下,東南亞近年成為再生能源下一個潛力市場。
大同主要瞄準越南、印尼市場,目前越南、印尼再生能源占比偏低,但都已宣示2050年、2060年達到淨零碳排。大同董事長王光祥表示,越南一年有7GW(百萬瓩)太陽能建置規模,大同以一年建置2GW為目標。根據估算,1GW太陽能建置一年可帶來200億元工程款收入,以及後續25年售電收入總計達500億元,未來綠金商機可期。
至於印尼市場,印尼政府已拍板2024年完成遷都,從雅加達遷至婆羅洲,新首都命名為「努山塔拉」,而且新首都需使用百分百用再生能源,根據預估,印尼再生能源潛力高達434GW,吸引許多國際綠能投資。
沈柏延說明,新首都的電力計畫會分階段推動屋頂型/地面型太陽能、風力發電與水力發電,現在印尼政府開放廠商提案來評選,「印尼一邊招商引資,另一邊供應綠電,滿足供應鏈的需求。」
大同智能、軟銀、福華智能各扮演什麼角色?
不過,大同集團的東南亞新能源夢要能落地,除了擁有太陽能、儲能與智慧電網解決方案的技術實力還不夠,軟銀將扮演投資方角色,並打通東南亞在地人脈,協助取得東南亞再生能源標案;大同子公司福華智能則瞄準當地碳權開發,特別是印尼有豐富自然碳匯儲備,福華電子將與印尼在地集團透過保護、培育林業和生態系統養殖海藻,瞄準在地台商對於碳權的需求。
大同集團旗下大同智能將提供完整能源整合服務,目前全台累積300MW(千瓩)太陽能案場建置實績,並同步發展綠電交易、儲能應用、電動車充電站建置與碳盤查健檢等減碳服務。
大同智能整合了大同在新能源業務,目前大同智能收入來自三大業務,電廠工程收入占78%、售電20%、2%為儲能AFC(儲能自動頻率控制)收入,今年上半年營收達38億元,全年預估60~70億元,並持續朝向IPO前進,預估明年海外新能源業務將有斬獲。
責任編輯:錢玉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