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合併案時程大致底定,台灣的電信業者陸續來到新的發展階段,正全力衝刺拓展影視內容布局,專注將台灣原生作品朝向國際市場。
台灣大哥大、華納兄弟探索集團(Warner Bros. Discovery)、文策院31日共同宣布建立合作關係,共同簽署影視產業合作備忘錄(MOU),將合組規模1億美元(約新台幣30億元)的影視基金,展開長期、多面向、深度的策略合作,並結合三方優勢及合作綜效,其中包括聚焦影視相關領域開發、產製及行銷,期盼打造更多國際級的台灣優質影視作品。
此次合作,是繼《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修法後,國內首次結合電信業者與國際重量級媒體巨擘集團的合作。未來在《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投資抵減政策效應持續發酵下,是否有更多資金進場台灣影視文創產業,受外界矚目。
為什麼華納兄弟、台灣大哥大、文策院要合作?
觀察三方各自的特色,華納兄弟探索集團是全球大型娛樂媒體集團之一,具有國際通路及全球市場影響力;台灣大哥大則在投資台灣影視著力甚多,為國內數位平台事業領導品牌之一,加上擁有政府資源的文策院,等同於整合國內、國際娛樂媒體的影視資源,並共同推動成立基金。
「台灣內容創新多元,影視音產品在全球串流平台皆有亮眼成績。」華納兄弟探索集團副總裁暨台灣商務長馬艶華表示,這次合作結合三方優勢,除了可以提供國際級製作指導,以及全球性的通路經驗,讓台灣影視內容走向「規模化」,且愈來愈有商業思維,未來台灣文化將可以符合市場需求,讓國際各方不斷採購台灣內容。
文策院董事長蔡嘉駿指出,華納兄弟與台灣大哥大聯手,結合內容開發、製作、全球發行及播映平台等優勢,涵蓋了影視產業上下游,能為台灣文化內容產業創造利多,更有機會一舉開創國際級的現象劇題材,他期待此合作能捲動民間企業的投資信心,為台灣文化內容注入更多活水,讓文化內容產業更加蓬勃發展。
對於台灣產業陸續與國際合作,文化部長史哲認為,目前顯示著跨國媒體集團與國內電信業者看好台灣影視內容,深具投資信心。他也相信,此次合作將對整體產業的資金面有所助益,也會幫助於台灣內容的國際通路與全球行銷,讓影視作品邁向國際之路更為順暢。
華納兄弟、台灣大哥大曾共同製作《做工的人》,奪金鐘獎4個獎項
事實上,華納兄弟探索集團曾與台灣大哥大MyVideo共同製作影集《做工的人》,榮獲2021年金鐘獎9項提名,並奪下4個獎項,即為在地化的最佳表現。今年12月,華納兄弟探索集團將與文策院舉辦「TAICCA x WBD 非戲劇類節目企劃國際培訓工作坊」,邀請國際講師培養台灣節目企劃人才。
台灣大哥大新媒體事業副總經理李芃君表示,台灣大哥大身為台灣科技電信公司、本土影音平台最大內容投資出品方,將透過用戶大數據掌握及旗下影音平台MyVideo在地行銷實力,結合華納兄弟探索集團製作原創內容及全球發行的經驗,強強聯手輔以文策院政府資源,將台灣優質的作品推向國際。
中華電信也與文策院成立「文化內容產業基金」,投資台劇發展
不僅台灣大哥大有拓展影視的進展,中華電信日前也宣布攜手文策院籌組「文化內容產業基金」,朝向新台幣30億元的規模,並號召各產業發掘台灣優質影視音、文化創意及文化科技,一同創造台灣文化內容生態圈及台流新浪潮,促成投資、人才、市場的正向循環。
中華電信從早年打造基礎網路,陸續建立影視內容平台,推動MOD及Hami Video,目前已累積約280萬用戶。近年來,中華電信也積極投資台劇,如《華燈初上》、《牛車來去》、《八尺門的辯護人》等作品,整個產業內容生態系包括影視IP開發、劇本孵育、影視製作、影視發行銷售至國內外影視發表等環節。
中華電信董事長郭水義強調,影視人才缺的是資金及曝光的資源,中華電信有的是平台,因此「文化內容產業基金」將扮演伯樂角色,致力挖掘台灣優質文創內容,如果大家一起來帶動內容投資,將有機會讓「台流」成為全世界的主流。
遠傳影視基金規模也達30億元,正邀集韓國娛樂資源
投資抵減效應倍增,電信業者看好台灣文化內容產業前景,紛紛加碼投資。遠傳電信也宣布,與文策院將共組影視娛樂基金,未來將與多個國際娛樂集團推動台灣原創內容。
據市場消息,遠傳影視娛樂基金規模達30億元,並正嘗試邀集韓國娛樂集團參與。
近年來,遠傳投資影視是類似代替採購版權的方式,「以投代購」策略布局台灣影視產業,力挺本土原創影音內容,2022年與公視出品的《你的婚姻不是你的婚姻》引起熱烈回響,也入圍今年金鐘獎11項獎項。
遠傳電信總經理井琪認為,民眾娛樂和觀影習慣加速改變,平台如果單純擴充片量,並不足以抓住觀眾眼球,有獨特、精緻用心的內容才是決勝關鍵。
遠傳friDay影音在韓劇、韓綜的布局上得到了優勢,如今再擴大本土內容投資與文策院共組影視娛樂基金,將結合國際娛樂集團的資源,讓台灣的原創影音走向國際。
什麼是「黑潮計畫」?《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修法後為何有投資誘因?
文化部匯聚台流文化的「黑潮計畫」,獲行政院支持核定4年100億元,今年編列30億元預算,用於藝術、出版、文創、影視音、文化科技、文化外交等6大面向。其中在影視音產業方面,也針對「國際台劇」徵案,除了強化內容製作力,也扶植發展大型製作公司,全面升級影視人才、技術及製作規模。
立法院今年5月三讀通過《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部分條文修正案,將文化產業正式列入「國家戰略產業」,除了打擊黃牛之外,也首度納入投資抵減,像是文創公司或有限合夥事業、專案、或天使投資人投資,都可以根據條件申請每年最高抵減所得稅額總額50%。
隨著投資抵減的政策利多帶動下,目前已有數個國內大型金控集團、電信公司,甚至是跨國媒體集團與文策院積極洽談投資合作計畫,未來共同投資金額是否有機會突破千億元規模,指日可待。
責任編輯:林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