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精準醫療新創Engine Biosciences在今(1)日宣布完成2,700萬美元的A輪募資。本輪募資由Polaris Partners領投,既有投資人包含ClavystBio(由淡馬錫控股所成立的生命科學創投公司)、Invus,以及位在新加坡的國際投資公司EDBI;新投資人則包含Coronet Ventures、新加坡企業發展局旗下投資公司SEEDS Capital。與此同時,ClavystBio治療業務負責人Wen Qi Ho也加入Engine Biosciences董事會。
Engine Biosciences分享,在既有與新投資人的支持下,公司創立至今的募資總額達8,600萬美元。
有關本輪獲投的資金運用,Engine Biosciences計畫透過內部研發、合作與夥伴關係,進一步推動生物標記與標靶探索的臨床應用。
開發30多項精準醫療機會,為癌症找到新解方
Engine Biosciences的總部位在新加坡與美國矽谷,由鈺創科技董事長盧超群之子——生技企業家盧冠傑(首圖前排左4)創辦,其「精準醫療研發平台」能夠準確找到引發疾病的關鍵基因交互作用,幫助識別用於生物標記患者群的標靶與治療方法,從而更快速地找出有效的精準醫療。
根據Engine Biosciences團隊分享,通過數據驗證發掘出三十多項先前未曾發現的精準醫療機會,為其產品線和合作夥伴關係奠定穩定基礎;而內部藥物開發生物學與化學研究團隊以最初的識別結果持續推進多項研究計畫。
此外,針對腫瘤學研究,Engine Biosciences 的 ENB-812 研究計畫在2019年獨立發現可具新型標記的合成致死靶點 PKMYT1,目前已經在多種腫瘤類型與動物模型中取得臨床治療前的概念認證,不僅獲得臨床數據的支持,也在先導化合物之探索與改善上取得大幅的進展。
除了辨識高價值靶點以及候選藥物外,Engine Biosciences也為多種不同的標靶治療確立了新患者篩選生物標記。舉例:Engine Biosciences 的生物標記已證實能夠讓腫瘤對於特定臨床階段研究藥物的敏感性提升100倍。這些生物標記將有機會於短期內優化臨床試驗結果,並提升醫療商業發展潛力以及藥物開發經濟效益。
簡單來說,Engine Biosciences在現階段已投入卵巢癌、結直腸癌、肝癌、肺癌與前列腺癌等疾病的治療研究。
目標實現精準醫療的臨床轉化
截至目前為止,Engine Biosciences的兩大專利平台NetMAPPR(機器學習驅動之網路生物學)與CombiGEM(組合遺傳學實驗)透過精密研發及設計協助藥物開發與臨床試驗從業人員發掘並優化精準醫療。這些都是受惠於新加坡與矽谷團隊多年研發成果,以及麻省理工學院、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以及梅奧醫院(Mayo Clinic)之基礎科學。
針對此次募資消息,盧冠傑回應:「我們的研究結果支持了Engine Biosciences的使命,即透過提供病患最適合的標靶治療藥物,進而產生臨床影響。感謝既有與新投資人在本輪募資中對Engine Biosciences 所展現的信心,我們將持續與合作夥伴一同將研究成果實現臨床轉化。」
Polaris Partners管理合夥人Amy Schulman表示:「自投資Engine Biosciences至今,我們見證了其大幅度的成長,以及如何持續透過科技研發能夠實現臨床轉化的精準醫療。很高興能帶領強大的投資人們一同支持Engine Biosciences透過開發治療方法、生物標記,以及建立合作夥伴關係來創造臨床價值。」
ClavystBio治療業務負責人Wen Qi Ho也表示:「此投資計畫與我們的使命是一致的,即將突破性研究轉變為臨床影響,並在新加坡建立能夠吸引國際人才、數據資料與臨床機會的企業。」
責任編輯:蘇祐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