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島森林》把學者當「藝人」!嚴肅的綠色議題,怎麼讓觀眾吃下硬知識?
《極島森林》把學者當「藝人」!嚴肅的綠色議題,怎麼讓觀眾吃下硬知識?

森林療癒、環境永續、穿山甲保育,這些只在課本上出現的詞彙,不會是觀眾看劇的第一選擇。看劇,就是要娛樂,這個道理大家都懂,實境節目《極島森林》的製作方灰魚影像創辦人曾珮玟怎麼會不了解。

由藝人陳柏霖領銜主持,帶著其他藝人四處露營、探索台灣的《極島森林》,不只是台灣第一部被國際串流平台Disney+購入的實境節目,也在播出首週成為LINE TV排行榜亞軍,看似表現優異,卻在灰魚影像內部敲起了警鐘。

「第一季結束後,我們內部做了很深刻的檢討。文青、森林愛好者很喜歡,但對其他觀眾來說有點太『高冷』了。」曾珮玟說。 在娛樂性與綠色議題之間保持平衡,是《極島森林》第二季的挑戰。

廖慶松_極島森林總監製_曾珮玟_極島森林出品人兼製作人_2023_10_04_蔡仁譯攝-1.jpg
左為極島森林總監製廖慶松、右為極島森林出品人兼製作人曾珮玟。
圖/ 蔡仁譯攝影

實境節目也算是一種綜藝節目,再娛樂一點、再綜藝一點、再減少一點說教感並不是難事,「但是廖桑不容許我們插科打諢。」曾珮玟口中的廖桑,是電影界知名的剪接大師廖慶松,入圍金馬獎超過15次,與台灣電影新浪潮的導演侯孝賢、楊德昌等人有深厚的合作關係,現在則是《極島森林》的總監製。

廖慶松不是看輕綜藝節目,只是認為不同的節目類型有不同的意義,「放進很多綜藝哏可以殺時間,但對我們(極島森林)來說不是長久之計,我希望每一集都有一個意義、一個責任。」他心目中對標的是英國BBC推出的節目,「我一直看BBC,就是想了解他們怎麼把難以下嚥的知識拆解、再融合。」

那具體該怎麼做?

因為《極島森林》的主軸是藝人搭配學者,灰魚影像投入大量的時間做田調,要去哪裡拍、職人跟學者要選誰,前期的準備就花了8個月的時間。

比起藝人,灰魚影像特別注重「學者」,為了《極島森林》第二季,他們選擇了40位學者,再從中跳選4~5位進行拍攝,「 我們把他們都當成藝人經營,想辦法讓學者不這麽學者 。」曾珮玟說。這部分沒有捷徑,就是花大把時間跟學者討論、聊天,讓他們在節目裡不只是「知識的解說者」,也是節目不可或缺的故事。

曾珮玟再次強調學者的重要性不亞於藝人,「學者就是題材的產生者,確定後再去跟藝人談,人選其實很快就確定了。」舉例來說,《極島森林》第二季中有一集講述穿山甲保育的內容,一隻穿山甲媽媽被捕獸夾夾到,仍拖著受傷的腳想盡辦法保護穿山甲寶寶,就讓參與該集的藝人徐若瑄淚灑現場說:「因為我懷孕的時候也是在賭命,去保護自己的孩子。」

或是邀請到推廣「森林療癒」的台大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教授余家斌,搭配韓國藝人具俊曄。具俊曄的朋友曾經經歷嚴重的車禍,讓他情緒一度跌落谷底,「有些人沒有辦法處理這些情緒,甚至有人因此自殺。」在接觸森林療癒後,具俊曄認為,應該多利用森林療癒的體驗,讓更多人反思情緒處理的議題。而余家斌的母親在山上健行時意外過世,對他來說,山與森林的意義遠大於字面。兩人在節目前從未見過,卻能激起共鳴。

「讓藝人跟學者找到共同點,訴說各自的故事,想辦法做到知識娛樂化,99%的娛樂裡面包著1~2%知識。」曾珮玟說。

《極島森林》第二季
藝人陳柏霖在《極島森林》第二季也擔任總監製,提出邀請熱門YouTuber上節目,以接觸更廣大的受眾。
圖/ 灰魚影像

另外,陳柏霖在《極島森林》也掛上總監製之名,像是在來賓的名單中加入YouTuber就是他的點子,比起藝人,YouTuber更貼近大眾一點,也更能觸及更廣大或不同的受眾。

回歸到商業層面,《極島森林》第二季一集的成本約為新台幣200萬元,大部分的經費花在人事成本,除了給藝人的費用外,考量到為了符合國際串流平台的標準,一次拍攝都需要出到10台以上攝影機,成本很難降下來。

且相較第一季LINE TV為最大股東,灰魚影像在第二季投入更多,並引入米神國際參與,「我們希望可以取得更多主導性。」曾珮玟說。收入方面最大宗仍為版權收入,另外則為政府補助與商務收入,包含Volvo、New Balance等國際品牌都是《極島森林》第二季的贊助商。

目前《極島森林》第二季將在LINE TV、friDay影音、中華電信hami video上播放,在經過第一季的洗禮後,灰魚影像強調的「綠色娛樂」,能否再受到國際串流平台的青睞,或者再創新的討論度,就等開播時來應證了。

延伸閱讀:少量孵劇卻摘超多獎!《人選之人》製作曝造浪3要素,群像劇也能賣成精品

責任編輯:錢玉紘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