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與科技,位處天秤兩端且性格迥異的元素,要如何激盪出令人驚豔的火花與內容?
作為亞洲重要內容產業盛會:「TCCF創意內容大會」,每年吸引全球20多國買賣家齊聚臺北交流洽商,為全球專業人士展示題材多元的影視動漫作品與提案。今年以「你未來可能會面對的是什麼?」及「該如何面對和準備」為出發點 ,聚焦文化和科技跨域共創的新綠洲,其中創新展演「INNOVATIONS」單元更以「前往創作者的未至之境」為題,展出應用MR、AR、AI等技術的國內外體驗作品,並全面剖析Web3、虛擬製作等技術,揭起產業新面貌。
科技滲透文化場景,跨域共創成現在進行式
是什麼樣的一段路,連創作者們都還沒有清晰輪廓,伴隨著摸索、攜手、嘗試然後突破,找出前方內容可以被實踐的可能性。在這場由叁式團隊策劃的 TCCF INNOVATIONS 裏,團隊以經典影集《星際爭霸戰》名言——「它的任務,就是要持續探索未知的新世界,找尋新生命以及新文明,勇敢地前往前人未至之境。」為靈感, 象徵未來的內容工作者,必須身處於跨域、實驗與未知的共創現場,勇敢地踏入前人的未至之境才能收穫。
科技力的輔佐讓運算速度猶如踩下油門,能在短時間內處理大量的資訊或是圖像,AI人工智慧、元宇宙(Mateverse)有了爆炸性的成長,並且在半導體技術的支持下,能讓晶片越做越小、效能卻越來越好,各種穿戴式裝置也讓AR、VR的應用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天秤這一端的技術已經開始蔓延在不同領域之上。
必看理由1:虛實體驗的進化揭露全像式時代來臨
也因此當全像式時代即將來臨之際,我們會如何想像?是否當頭顯出現後,虛實界線將會更模糊,而非鏡框式的內容是否會佔據我們更多的注意力?
革命性的混合實境(MR)多人遊戲《蛋蛋大逃殺》,便可能是未來世界的「Party Game」!玩家們在共同空間裡踏上探險旅程,與有趣的遊戲角色互動,作品從視覺美術、關卡場景、任務設定,目標是讓遊戲角色與實際環境無縫融合,玩家們在遊戲過程中彼此有更強的連結,創造一種玩具彷彿活過來了的體驗。
而影像技術的演進,諸如虛擬攝影棚、3D 高斯潑濺等,讓影像產製的方法更加多元、品質越來越高,如由蕭雅全導演操刀、入圍金馬獎 7 項提名的作品《老狐狸》,運用了虛擬攝影棚(Virtual Production)的輔助重現臺灣錢淹腳目的1989年臺北街景。在TCCF INNOVATIONS的現場可以親眼看到製作團隊如何以圖解分析電影畫面需求與虛擬場景拍攝計畫,同時作為一位內容創作者的導演,也嘗試應用創新影視製作技術,並帶入數位資產在影視產業落實的討論,以及對臺灣影視產業和整體文化結構性的反思。
當科技讓多樣貌的內容被堆疊累積著,也將逐步擴散到觀眾的反饋與互動,兩者間全新的對話也將展開,受眾行為又會如何持續演化?特別在這個線上、線下,虛擬、實體都逐漸模糊的情境,配合著數位工具在分眾化時代下精準掌握觀眾的輪廓,內容創作的空間與舞台也將邁入全新層次,為參與者帶來不同的體驗。
參與者體驗全面進化,科技賦能內容引爆全新場景
必看理由2:虛擬實體模糊界線的受眾行為再演化
你是「54」嗎?這是實況主貝莉莓粉絲群的暱稱,又稱為「武士」。貝莉莓不只是個真實存在的直播主,也同時經營虛擬形象VTuber,在動態捕捉與建模技術發展的推波助瀾、各類型直播平臺的誕生下,帶給現代人一個不同於過往的心靈陪伴。 VTuber 的出現顛覆了過去直播類型的限制,不只能在虛擬世界裡面跳脫生理上的限制,成為自己想要的模樣,也能透過多種數位工具的整合,開啟不同線上展演與互動的想像,豐富了粉絲對與偶像互動的期待。
另一方面,虛擬世界也讓交流變得更加有趣,並非取代,而是為參與者創造出現實世界所沒有的體驗。來自涅所未來(NAXS FUTURE)與夕陽音樂工作室一同打造的線上虛擬音樂祭「夕陽小鎮」,成了近年來線上策展的重要指標,融合了音樂節和線上遊戲的概念與元素,在演出之外還透過縝密的劇情與角色設定、互動機制的加持,讓使用者浸泡在小鎮獨特的世界觀中,觀眾能在 TCCF INNOVATIONS 現場一睹涅所如何利用虛擬展演的獨特語彙和遊戲感設定,營造使人投入的線上體驗。
必看理由3:前瞻科技帶領產業登陸未至之境
那麼,下一個爆點究竟在哪裡?前瞻科技該如何導入文化生產,為流程與製程帶來全新的典範轉移?擅長以科學方法將議題轉化為精準簡練美學語言的義大利新媒體藝術團隊 fuse,這次在 TCCF INNOVATIONS 展覽中,將數十年間蒐集的 28,748 筆夢的資料為基底,以數位技術與編碼為工具,透過 AI 將夢境以詩意的方式呈現,帶來最新作品《Onirica ()》,除了讓觀展者能置身於如夢非夢的奇幻場境外,也可一覽 fuse 如何從處理資料、題材選擇到創作呈現的思考。此外,包括Web3的生態系、AI於內容生成的應用與影響還有創作者權益等,都是前瞻科技導入後將掀起關注的議題。
除了議題,承載作品的硬體技術也是未來內容體驗的一部分。這次展區與連續 17 年全球電視銷售第一的三星電子合作,部分展示作品以Samsung Neo QLED 8K 呈現。極薄的機身,加上 99% 無邊際螢幕與極窄邊框設計,讓展覽從內至外均有相應的美學。其中量子 Mini LED與金屬量子點顯色技術,使影像細節能以 8K 解析度呈現,讓虛擬內容的演進能在最好的硬體條件下被體驗。
海內外意見領袖齊聚,講座對談一睹大師風采與觀點
這回「TCCF創意內容大會」中,嘗試透過梳理全影像場景、受眾反應與前瞻科技,三者間的關聯如何激起火花與反應,讓觀展者能從各種實驗性的跨域和共創的成果,啟發對於未來內容創作的想像跟期待。不單是透過跨域共創多元樣貌的內容體驗,與創作者探索未至之境,腦內激盪與系統更新也是必要之所在。為此,TCCF規劃一系列跨界對話,邀請到不同產業領域的意見領袖齊聚一堂,展期的每一天都有豐富的主題跟與會者一起探討內容與新科技之間的交融與平衡點。
包括以「Where No Creator Has Gone Before:臺灣文化科技產業的未來之境」為題,邀請文策院副院長張文櫻、叁式總監曾煒傑及獨立研究者黃豆泥一起對話;又或是「AI加入共創協作將如何加速虛擬世界的發生」這場議程裡,電通集團Web3成長合夥人葛如鈞作為主持人,與NVIDIA資深協理康勝閔、夢想動畫創辦人林家齊展開一場精彩的對話。
在「找尋全人類共感:跨越國界的數位體驗」這場中,則由威尼斯國際影展沉浸式單元策展 人Liz Rosenthal、PHI 新媒體合作與公關總監 Myriam Achard 及巴比肯藝術中心沉浸式部門聯合總監Luke Kemp,從成功輸出國際市場的案例中,討論跨文化共感的內容輪廓是什麼,也進一步討論臺灣內容輸出的優勢為何、國際平台的人會如何挑選臺灣作品等。
TCCF創意內容大會已經於 11 月 7 日於松菸盛大開展,展期間開放於展覽現場購買【 單日展證 One-day Pass 】,開放時間為平日中午 12 時至 17 時、週末上午 10 時至下午 17 時,INNOVATIONS 單元的系列活動與預約作品體驗,將依現場空位數量釋出名額,購買單日展證民眾可於講座開始前依指示排隊入場。想一窺充滿創新思維的未來內容?想一睹業界大師的風采與精彩觀點?TCCF創意內容大會,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