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一:NotebookLM 推出升級版「Video Overviews」,導入 Gemini 影像生成更新 Nano Banana(奈米香蕉),提升敘事影片的理解與記憶效果。
重點二:新增兩種觀看格式:「Explainer(解說)」與「Brief(摘要)」,滿足深度與速覽兩種需求。
重點三:提供六種視覺風格與可用指令客製內容,功能於本週先向 Pro 用戶推出,後續擴及所有用戶。
Google 的 NotebookLM 宣布為「Video Overviews(影片總覽)」推出重大升級,導入 Gemini 的最新影像生成更新 Nano Banana(奈米香蕉),以生成貼合脈絡、助益理解的插圖與視覺素材。
此更新的核心在於,將使用者上傳的來源資料轉化為具敘事性的影片時,同步提供更具語境感的畫面,讓繁密文件不僅「說明」內容,亦能幫助「記住」要點。
官方指出,新的 Video Overviews 會自動採用六種新視覺風格之一: Watercolor(水彩)、Papercraft(紙藝)、Anime(動漫風)、Whiteboard(白板)、Retro Print(復古印刷)與 Heritage(古典) ,用戶可在生成後於介面中進一步挑選或調整。
此版本同時支援在影片生成前後以自然語言指令微調焦點與呈現方式,例如限定分析「business plan(商業計畫)」中的「成本」章節 (長影片中的某一部分) ,或指示將食譜改編為「易於跟做、聚焦備料與烹調步驟」的流程影片,提升專業文件與日常知識的轉譯效率。
新增兩種格式:「說明影片」與「摘要」
新版提供兩種觀看模式以對應不同情境需求。 Explainer(解說)為結構化、全面性的影片,適合深入理解一份或多份資料的脈絡、細節與推論;Brief(摘要)則以「速覽」為目標 ,濃縮文件的核心概念與要點,便於快速掌握重點或做初步篩選。
生成流程維持簡潔:於 NotebookLM 選擇來源並點選「影片摘要」即可開始;若需客製,點擊影片總覽圖塊的鉛筆圖示,選擇格式、視覺風格並輸入指令;生成期間用戶可繼續瀏覽筆記。
Google強調,此設計強調以最少的步驟獲得最適合的敘事與視覺結果,降低長文閱讀負擔,提升知識吸收與再利用效率。
Google 表示,這次「影片摘要」的升級功能將於本週率先推送至 NotebookLM 的 Pro 用戶,並於接下來幾週逐步開放至所有用戶,同時會在所有支援語言陸續上線。 經《數位時代》測試,目前Pro用戶已開放生成繁中內容。
從產品定位與更新路線來看,Nano Banana(奈米香蕉)在生成具脈絡性的插圖與風格化敘事方面扮演關鍵角色,補足了以往「純文字摘要」難以傳達的語境與記憶點,也為研究、教學、內部簡報與內容製作等場景提供更高效率的創作與溝通工具。
NotebookLM實測:給中學生的「古文明FIRST TAKE」
為了檢驗本次 NotebookLM 更新的強大程度,《數位時代》本次在YouTube上挑選了一支《國家地理頻道》官方釋出的影片〈Ancient Civilizations of the World〉(世界古文明)作為測試對象,該影片片長達4小時36分。
由於目前「影片摘要」支援透過提示詞調整影片內容,因此編輯部預設該片為「面向國中生的古文明教材」,Prompt大致如下:
教學影片製作 Prompt(面向國中生)
• 目標受眾:台灣國中生(7–9年級),零基礎也能理解。
• 影片長度:10–12 分鐘。
• 語言與語氣:繁體中文(臺灣),生動、清楚、具故事性,避免艱深術語。
• 教學目標:
1. 認識海洋考古如何「看見」被海水與沙土掩埋的古文明證據。
2. 了解多個文明的代表案例:埃及、維京、瑪雅、龐貝、愛琴海、羅馬。
3. 學會用「證據→推論」的歷史思考方法,分辨神話、傳說與考古發現。
以下則為 NotebookLM 的生成結果:
資料來源:National Geographic
NotebookLM這次升級好用嗎?
經過本次實測,可以確認NotebookLM強大的影片生成功能,在未來或可成為教育領域的一大利器。只要有優質的影片來源,就可以透過 Prompt 產出客製化教材:無論想強調故事性、思辨性、分析系、學術性⋯都可以要求 NotebookLM 細部調整(甚至連分鏡都可指定)。目前可見的缺點,就是對中文字型的生成仍有「變體」的機率。
更重要的是, NotebookLM 也不只能生成影片。現階段的「報告」功能,也內建4種預設格式、4種建議格式,完全可以依照「想要學習的方向」來客製化文字內容。亦即用戶完全可以利用 NotebookLM 打造一座私人的小型資料庫,可以隨時透過「提問AI」學習特定領域的知識。
總結來說,「世上沒有蠢人,只有懶人」的時代,可能已經悄悄來到。
資料來源:Google、9 to 5 Google
本文初稿為AI編撰,整理.編輯/ 李先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