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台灣經濟陷入嚴重不景氣中,企業倒閉、裁員消息頻傳,失業率也節節上升,經濟陷入揮不去的陰霾困境,因此,當前首要之務便是尋求經濟出路,力圖重振疲軟態勢。亞洲各國中,日本經濟在泡沫經濟崩潰後,不斷走向惡化,但在進入21世紀的此刻,今年4月甫上任的經濟財政特任大臣,竹中平藏(即本書作者),已提出詳盡具體的經濟改革方案,積極檢討日本經濟改善之道,以迎戰新世紀經濟挑戰。日本經濟進程一直勝於我國,或許可以成為台灣的借鏡,再針對國情環境之不同,學習日本長處。
**掌握速度 立刻解決
**
許多人一提到日本經濟的不景氣現象,往往就將問題歸因於泡沫經濟的瓦解。就某個角度來看,這固然是緣由之一,但更重要的因素則在於,全球經濟發生了巨大的轉變,以致於日本經濟頓時失去了適應力。全球市場在短短的10年間,一舉擴大為兩倍,世界各國的人都希望能掌握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占居領先地位,但在此競爭之中,日本究竟具有什麼「魅力」,可吸引世界消費人口的魅力?竹中平藏認為,日本經濟的重建應以全球市場經濟特性為基礎,如此方可創造出充滿魅力的經濟社會,也就是21世紀型經濟。但究竟什麼是21世紀型經濟,他特別針對日本經濟提出兩大建言:
第一、掌握速度是致勝關鍵。這是個「快吃慢」(fast eat slow)的時代,也就是所謂的「贏家通吃」(Winners take all)。以日本過去的成功經驗為例,其實日本並不重視「速度」,反而是善於掌握「後來居上」的優勢,藉由不斷改善、提升產品而致勝。
但在21世紀,提升競爭力最重要的因素便是速度,動作快的人才可掌握絕對優勢,如Windows視窗系統之所以成為PC的最大贏家,乃因為它是市場先行者,就已擁有絕大多數的佔有率。
第二、要有立刻解決當前問題的智慧,也就是不要把問題拖延到未來。因為日本已經無法像過去一樣期待高度的經濟成長。所以拖延問題不解決,將導致嚴重後果,例如不斷累積的財政赤字。
然而,要成功邁向21世紀經濟,除了解決日本經濟過去的舊習弊端,該如何建立日本獨有的「魅力」,才是創造卓越競爭優勢的關鍵,也是本書試圖闡述的理念。
**魅力型經濟戰略
**
所謂「魅力」(soft power),就是知識、資訊及專業人才的力量。因此,只要是充滿魅力的國度,就會吸引資本、人材集中,成為資訊交流的中心,進而帶動經濟發展的機會。竹中平藏認為日本經濟未來的改革之路,必得仰仗日本本身之魅力,才能在新世紀的競爭中生存下去,若以全球經濟觀點來論之,即以魅力吸引世界各地的資金、人才,而那同時也是全球的共同趨勢。
那麼,日本應該如何創造魅力?作者提出三項基本戰略:
1.公私官民的合作模式
日文中有所謂「公私」的概念,如果就經濟觀點來看,那是指在市場上分配私有的財物、服務。因此,「公私官民」,就是對於公共財物、服務,必須建立一套與市場完全不同的分配機制。在一個成熟的社會中,由民間來提供公共財的觀點十分重要。舉例來說,教育機構或研究機構所提供的知識基礎、廣播和通訊部門所提供的各種資訊,都是民間單位透過競爭的方式,將公共的財物、服務提供給社會,而且都展現出相當的影響力。因此,「公私官民」是當前的重要課題。
2.IT產業打頭陣
所謂魅力,簡單地說也就是「智慧」與「力量」,而最具代表性的便是IT產業。有關IT革命的本質,簡言之,就是靈活運用IT技術,使「交易成本」大幅降低,甚至接近「零」成本。因此,日本國民都應該成為網際網路的積極使用者,努力使交易成本降低至「零」,同時在使用過程中,能夠不斷結合眾人的智慧,逐漸發展出新的運用方式。
**3.徹底改革高等教育
**日本國民必須修正對於高等教育的觀念,事實上,日本並未在高等教育上投注鉅額資金,也從未付出足夠的代價去追求知識,故而與美國、歐洲有極大的差距。但是,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日本必須格外重視層次較高的研究所教育,每一個人都必須體認高等教育的重要性,同時也要在教育上投入經費,逐漸形成知識必須付費的觀念。置身於智慧與魅力的時代之中,我們必須積極推動高等教育的改革,使日本成為人力資源大國。
魅力型經濟是21世紀的新經濟觀念,在全球一片不景氣的聲浪中,竹中平藏所提出的經濟創見,不僅成為日本經濟改革的具體方案,也是全球經濟發展的未來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