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E交易所捲詐欺風暴!前負責人靠「垃圾幣」3年騙走10億,一文看懂發生什麼事
ACE交易所捲詐欺風暴!前負責人靠「垃圾幣」3年騙走10億,一文看懂發生什麼事
2024.01.05 | 區塊鏈

ACE交易所捲入詐欺風波!三年騙10億

台灣幣圈在2024一開年就不平靜,台灣前三大交易所之一的「ACE王牌交易所」,在1月4日傍晚被踢爆涉詐欺,遭到新北市刑警大隊查緝,且在ACE前負責人潘奕彰(David)的合夥人林耿弘家中,查扣1億元新台幣現金。

包括林、潘在內與其旗下14名員工,依涉嫌刑法詐欺罪、洗錢防制法、銀行法等多項罪嫌,遭台北地檢署收押禁見。

根據《自由時報》報導,過去三年,林耿弘與潘奕彰透過假廣告誘使上百名投資人,投資毫無價值的加密貨幣,根據警方估算,兩人在三年內的詐騙金額,可能超過10億新台幣。

ACE交易所共同創辦人潘奕彰,過去曾在KPMG會計師事務所新創企業服務團隊擔任營運長,擁有豐富的創業輔導、跨領域資源整合與財務規劃經驗。

2018年時,先後成立ABA亞洲區塊鏈加速器(Asia Blockchain Accelerator)協助企業發展以及交易所,之後發展成旗下擁有加速器、交易所、行銷公司的集團。

潘奕彰在台灣幣圈相當具有影響力,如今涉嫌詐騙被收押禁見,引起幣圈社群討論。

用合法交易所掩護詐騙,如何騙倒投資人?

這起詐騙由兩人分工,林耿弘負責利用Instagram、Facebook、X等社群媒體廣發投資廣告,同時以話術誘騙用戶投資MOCT(魔券幣)、NFTC、BNAT等加密貨幣,並宣稱這些代幣未來將會在國內外知名交易所上市;潘奕彰則利用具有公信力、合法合規的ACE交易所讓加密貨幣上架。

以2019年推出的MOCT(魔券幣)為例,官網上提到「區塊鏈技術目前與台灣知名廠商ACE合作」,而ACE交易所官網上的介紹文字,也強調由「ACE Exchange」孵化,藉此提高代幣的可信度。

新北市刑警大隊指出,兩人透過資訊落差進行詐騙,誤導投資者認為這些加密貨幣為最新科技,具有比特幣般的看漲潛力以及變現價值。然而實際上投資者購買到的卻是「垃圾幣」及「空氣幣」,幣價也並無所謂的價值,等投資者發現時,早已崩盤而無法變現。

警方在台北、新北、台中等地共查獲15個地點,包括林耿弘的住處以及ACE王牌交易所的公司據點。警方也在林耿弘的住處查扣了大量現金和加密貨幣,總計扣得不法獲利超過2億元。 警方估算,兩人在三年內的詐騙金額,可能超過10億元

業者澄清:項目方涉違法,與交易所無關

《WEB3+》第一時間也聯繫ACE交易所發言窗口,業者表示,這次詐欺事件是「個別上幣方在2019年幣種涉有違法情事,與交易所本身無關」,無論是ACE員工或是交易所本身,都是以證人身分全力配合檢警調偵查,部分媒體報導ACE交易所員工涉案並非事實,已經去函媒體更正中。

不過,ACE交易所沒有嚴謹把關,讓有問題的幣上架交易所,而且部分幣種持續數年都沒有發現問題將其下架,這次的詐欺風波,ACE恐怕也不是100%沒責任。

延伸閱讀:幣安靈魂人物揭秘:超級有錢、知名度比CEO高,「幣圈一姊」何一什麼來頭?

加密公會籌備小組怎麼說?

身為三大交易所之一的ACE,在陷入詐騙風波後引起社群討論,更有不少用戶因此對台灣幣圈失去信心。台灣加密公會籌備小組成員也在昨(4)日晚上緊急召開臨時會議,並針對公會籌備小組成員涉及詐騙一事進行討論。

根據臺灣VASP公會籌備小組公告,ACE交易所公司負責人已經在2023年12月14日,變更為建業法律事務所所長王晨桓並100%持股,目前由主管機關登記中。

由於ACE交易所「前負責人」潘奕彰於2019年涉案, ACE交易所對公會造成影響表示歉意,為昭公信並避免爭議,自願暫時退出公會籌備小組的工作。

公會籌備小組也表示,這次的事件更彰顯出「虛擬資產預售承銷」(pre-sale)、「初始交易所發行」(Initial Exchange Offering, IEO)與「上下架審查機制」的重要性,以及業務招攬及廣告內容管控之重要性。

除了遵循金管會發布的《指導原則》外,在未來公會正式成立後,制定的《自律規範》也將盡快展開相關討論,並針對預售承銷、初始交易所發行、上下架幣種與其他細項建立產業標準,避免類似爭議再次發生。

ACE交易所發三點聲明:將全力配合調查

針對前負責人捲入詐欺風波,ACE交易所第一時間發出三點聲明,強調交易所將全力配合調查,而2023年新上任的總裁王晨桓,同時也是建業法律事務所所長,將致力於合法合規及保護用戶資產安全,以下為業者聲明全文。

第一:用戶資產安全為首要考量,100%新台幣信託及加密貨幣雙保障


ACE王牌交易所創立於2018年,並在台灣進行註冊,是KPMG安侯建業第一個輔導國內AML相關法令遵循的台灣交易所。在2021年時,遞交金管會的洗錢防治法令遵循聲明,更擁有雙保險「凱基銀行100%新台幣價金信託保管」及「CYBAVO加密貨幣錢包系統」透過諾德保險經紀,保障客戶加密貨幣資產託管。

ACE交易所也強調,2023年9月新上任的總裁王晨桓,同時也是建業法律事務所所長,未來會致力於合法合規,及保護用戶資產安全為首要考量。

第二:定期審查上架加密貨幣項目發展及市場交易情況,提供用戶更多元選擇


ACE交易所表示,對於所有上架之加密貨幣,都會持續關注其項目發展及市場交易情況。

為提供給用戶良好的交易環境與服務品質,ACE交易所會定期執行市場審查流程,並持續針對過往申請上架幣種盤點進行綜合評估,將不符合資格代幣預告下架,也會陸續新增熱門代幣,提供用戶更多元選擇。

ACE交易所也強調,若其項目有私募及地推團隊銷售等非在ACE平台上操作,也請用戶特別留意。

(※風險提醒:幣種上下架均已通過ACE審核,惟不代表無投資風險。加密貨幣資產屬高風險投資,請投資者謹慎選擇標的,詳閱白皮書等公開說明,應隨時注意投資風險)

第三:若有項目方爭議及違規,ACE全力配合調查,爭議釐清前會立即下架保護用戶


ACE交易所將於1月8日(一)16:00下架MOCT/TWD交易對,下架之後所有掛單將會被自動撤除,後續不影響幣種充提功能。

特定項目方爭議及違規事件,ACE也表示將全力配合調查,目前並未對ACE營運造成任何衝擊,未來更謹慎經營,努力穩坐台灣市場三大。

核稿編輯:高敬原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臺灣籌資環境迎來雙向開放新時代!金管會推動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從制度開放到信任重建的創新實驗
臺灣籌資環境迎來雙向開放新時代!金管會推動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從制度開放到信任重建的創新實驗

當全球資金版圖隨著AI、綠能與新經濟崛起而重新洗牌,創新企業該如何找到自己的資本舞臺?為持續創造臺灣資本市場的競爭力,金管會偕同證交所及櫃買中心,正式推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希望打造臺灣成為「亞洲的那斯達克」。這場制度改革的真正意義是什麼?《數位時代》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陳素蘭認為,這不只是資本市場的升級,更是場「信任機制」的轉折。

制度鬆綁、產業聚焦、整合服務,以新架構為創新開路

「這次改革展現的決心和行動力,真的很令人佩服。」陳素蘭說。從今年初的創新板2.0到如今的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啟動,不到一年的時間,臺灣的資本市場已完成制度再升級的腳步。

她認為,這反映出臺灣在「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政策下的一股新決心,已不再只是守成而是學會擁抱創新。「過去我們總覺得資本市場很保守、怕風險,但現在證交所和櫃買中心聯手改革,代表他們真的看到新經濟的潛力,也準備好迎接更大的挑戰。」陳素蘭以自身的角度觀察到,這樣的制度開放,其實也是種社會文化的變化,意味著政府願意冒風險,市場才有機會長大,不只是法規鬆綁,更是種思維轉向,能從保護市場變成陪著創新一起成長。

根據陳素蘭的觀察,亞洲創新籌資平臺這次改革的核心精神,是把資本市場導向創新,成為新經濟發展的推進器 。她指出,這次的改革聚焦在三個主要方向,這不只是一次制度升級,更像是「結構性開放」:

  • 聚焦重點產業,鎖定半導體、人工智慧、綠能、生醫、資安、航太等新經濟領域,以集中資本與政策資源,她認為這種作法讓資源能被更有效利用,也讓政策更務實 。
  • 法規鬆綁,這包括調整創新企業與外國公司在臺上市條件,如縮短保薦期間、簡化內控審查,並開放非陸港澳企業以更彈性的規範掛牌。她認為這代表政府願意冒風險,市場才有機會成長,是從保護市場變成陪著創新一起成長的思維轉向 。
  • 整合服務,成立「資本市場服務團」與「單一服務窗口」,由證交所與櫃買中心共同提供輔導 。她最有感於這項創舉,因為它有助於解決新創最怕的「資訊不對稱」問題 。有了單一窗口,企業不會再迷路,投資人也更容易理解市場,是「重新建立信任的開始」。

陳素蘭也強調這次改革最大的突破在於「雙向開放」,從以往較著重讓新創「走出去」,轉變成讓「世界走進來」,當更多國際創新公司選擇臺灣作為籌資基地,不僅能帶動資金流動,更能促進學習與合作。

讓台灣從籌資市場,走向亞洲創新的連結樞紐

長期觀察創業生態的陳素蘭也提醒創業者,進入資本市場不只是募資,更是品牌與信任的挑戰。「上市應該是永續發展的起點,而不是終點。能被市場檢驗,是企業成長的另一種保護。」她說。

談到臺灣新創的未來,陳素蘭再次提起她長期倡議的「品牌、信任、資本」三支點理論。她認為,這次制度改革正是三者開始匯聚的時刻。當法規鬆綁與轉板機制逐步成熟,資本的流動性得以被釋放;當資訊揭露與公司治理更加透明,信任就有了根基;而當企業願意在公開市場中接受檢驗,品牌本身便成為最有力的背書。「當企業能在透明的市場中持續成長,品牌就會變成信任的代名詞,而信任又會吸引更多資本,這就是正向循環的開始。」陳素蘭說。她相信,唯有這三個支點相互強化,創新企業的價值才能被看見,整個生態系也才能真正形成健康的長期動能。

展望未來,她希望臺灣不只是一個籌資市場,更成為亞洲創新資本的「中介者」。「我們既擁有堅實的科技產業,也有成熟的資本市場。若能持續深化制度與國際鏈結,臺灣完全有條件成為亞洲創新企業的試金石。」創新不是口號,而是場社會共識的累積。陳素蘭表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成功,關鍵在於我們是否願意一起相信,創新的價值值得被投資。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