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NFT瀕死」,央行搞錯什麼?星巴克、愛迪達都用它經營會員,一文看懂NFT真正價值
說「NFT瀕死」,央行搞錯什麼?星巴克、愛迪達都用它經營會員,一文看懂NFT真正價值
2024.01.10 | 區塊鏈

央行發言再添爭議,不久前,前行政院長陳沖發文,建議央行可以發行「NFT總統就職紀念幣」,好處是可以嘗試新科技,以及節能減碳。

昨(9)日央行在官方Facebook寫了洋洋灑灑約1500字的貼文,批評多數NFT現在都一文不值,現階段要發行NFT總統就職紀念幣是「不切實際」的主意,整篇文章充滿對於NFT技術的誤解。

這篇文章以「NFT熱潮已退,且因泡沫化而瀕臨被宣告死亡的命運!」為題,先是介紹了NFT技術的功能,接下來的段落,則開始專注於NFT的「價格」。

文中提到,2021年底全球NFT市值超過400億美元,2022年下半年卻開始消退,當年9月交易量即大跌至4.66億美元,交易量大幅下滑97%。還引用了一家加密資產分析平台的研究,指出經調查全球超過7萬3千個NFT,當中有95%的NFT已毫無價值。

央行更提及英國財政部NFT計畫銷聲匿跡一事,歸因於NFT熱潮消退,USDT穩定幣與美元脫鉤、交易所FTX破產一連串事件。認為現階段建議發行NFT不切實際,但真相真的是如此嗎?

NFT真的瀕死了嗎?央行臉書貼文搞錯什麼?從三大真相看懂

真相ㄧ:NFT是一種技術規格,跟價值無關

NFT本身是一種「技術規格」,可以應用的範圍很廣,NFT所對應的價格、價值,則跟應用的類別有關,兩者不應該混為ㄧ談,更不應該一竿子打翻一條船。

NFT在2021年於全球爆紅時,因為是非常新的技術,許多心懷不軌的人,利用大眾對於新事物的不了解、資訊落差,將NFT用於詐騙,讓NFT因此染上污名。

許多新科技在演化的路上,都曾走過這一段路,像是網路、電商、行動支付剛問世時,也時常跟許多負面新聞掛鉤,如今這些技術已成為大眾日常。

從央行貼文中引用的公開數據來看,NFT熱潮確實是退燒了沒錯,但正如同其他科技的發展,在激情泡沫破裂後,才會逐漸發展出實際的應用,NFT也正在這個歷史循環中。

真相二:NFT可以用來經營會員、將資產代幣化,不是毫無價值

除了央行的貼文,《滾石》(Rolling Stone)雜誌曾在2023年的一篇文章中,用「worthless」(毫無價值)這個強烈字眼,宣稱NFT沒有任何價值,當時也引起熱烈討論。

但NFT的價值不能只看「交易量」,許多能對世界有貢獻的應用,並不會在市場上頻繁交易,以下分享四個與價格、炒作沒有直接關聯的NFT應用案例。

NFT應用1:將真實世界資產的價值綁定連動

「真實資產代幣化」(RWA),是2023年被討論最多的區塊鏈應用之一,可以將是將手錶、房地產、紅酒、卡牌、債券等,現實世界中有形及無形資產代幣化,在鏈上世界建立一個虛擬分身,價值與本尊綁定連動。

RWA能夠降低高價商品的投資門檻,創造更高的流動性、效率以及透明度,並減少人為錯誤,以及買到假貨的風險。

NFT應用2:會員經營,星巴克、愛迪達都用它來洞察消費者喜好

近兩年,星巴克(Starbucks)、愛迪達(Adidas)、Trip.com等品牌,也陸續將NFT作為會員忠誠度維繫、品牌行銷的工具,透過鏈上數據近一步洞察客戶喜好。

NFT應用3:靈魂綁定,因此無法轉賣也無法偽造

靈魂綁定NFT除了跟一般NFT一樣,有獨一無二且不可分割的特質外,最大差異是無法轉賣,因此與用戶錢包做綁定的NFT,也可以當作數位證明,或者建立用戶在Web3的身份。

像是去中心化組織管理平台Coordinape,就推出靈魂綁定NFT,記錄持有者的工作紀錄、分配薪資,打造區塊鏈上的LinkedIn。

因為無法轉賣、無法與原持有者身份切割的特性,靈魂綁定NFT也能用在證書、數位身份識別上。

NFT應用4:杜絕黃牛票、機器人搜刮票券

演場會黃牛票問題泛濫,全球最大票券平台Ticketmaster日前就推出「NFT代幣門控」(token-gating)功能,讓藝術家、活動主辦方,可以替演唱會設定不同權限,像是提供優先購票權及獨家福利,給特定的NFT持有者,讓真粉絲不需要塞在票券系統中,也能杜絕黃牛、機器人會搜刮票券。

真相三:發「NFT總統就職紀念幣」一點都不會不切實際

陳冲之所以會建議央行發行NFT總統就職紀念幣, 本意根本就不是要賺錢、炒作 ,或是創造價值,央行卻暗批「不切實際」。

陳冲認為,台灣常以數位科技發展自豪,NFT技術在坊間的接受度逐漸提高,技術也遲熟了,所以建議央行可以用 嘗試新科技、環保減碳、節省資源的角度,思考發行虛擬紀念幣的可能性

陳冲還特別強調,下一任總統2024到2028年的任期之間, 很有可能會誕生全球第一枚中央銀行數位貨幣(CBDC),這份NFT賀禮不僅是符合科技時代,還能成為練兵經驗,做為未來台灣發行CBDC的參考

在央行貼文底下,有民眾提出質疑,認為提議者的用意在於「紀念」,講到價格去難道是因為發行NFT沒賺頭所以不做嗎?也有人表示,小編一開始就要定義就職紀念幣的「價格」,當然走不下去。

央行的態度可以保守、做法可以謹慎,但不能把技術跟炒作兩件事混為ㄧ談,這樣台灣金融創新才有可能邁開大步。

延伸閱讀:美國SEC官方遭駭,二度上演比特幣ETF「狼來了」戲碼!比特幣價24小時上沖下洗

本文授權轉載自:Web3+

關鍵字: #區塊鏈 #NFT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投資不再靠感覺,大戶豐App用數據打造紀律投資術
投資不再靠感覺,大戶豐App用數據打造紀律投資術

在物價節節高漲的年代,想要確保退休後的生活品質,不能只靠儲蓄和保險,必須做好投資理財規劃。然而,投資最難的挑戰,其實不是掌握市場波動,而是如何抵抗人性的誘惑,看漲時急著追高,遇跌又容易慌張停損,原本的投資紀律往往在情緒波動中被徹底打亂。

為了協助民眾克服這道難題,金管會推動台灣個人投資儲蓄帳戶(Taiwan Individual Savings Account,TISA),透過制度設計降低理財投資門檻,引導民眾進行長期且規律的定期定額投資。而永豐金證券的大戶豐 App則讓這條路走得更輕鬆,藉由簡單易用的操作介面與功能設計,及定期定額的手續費優惠,營造一個友善的投資環境,幫助投資人輕鬆養成穩定理財的習慣,也讓「紀律投資」能夠真正成為日常理財的一部分。

資產配置多樣化,打造理想的退休理財組合

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認為,退休理財規劃不能只追求資產成長,更應重視資產的穩健性與持續現金流,因此資金不能只放在單一商品上,最好同時配置在多個不同商品,像ETF搭配主動式基金,就是相對理想的退休理財組合。

ETF雖然具有低成本與有效追蹤大盤的優勢,但容易受到市場波動影響。而退休理財就像一場數十年的長跑,很難預料這段旅程中可能發生哪些大環境變化,此時主動式基金的價值便顯現出來,藉由專業基金經理人的專業與操盤經驗,不僅可以主動發掘被市場低估或具有高成長潛力的投資標的,當面臨重大環境變動時,也能快速調整投資策略、有效降低衝擊,並與ETF的被動追蹤策略形成良好互補,讓投資旅程更加穩健。

然而,對多數投資人而言,即便了解資產配置的重要性,在實際操作上仍常遇到難題。根據劉柏甫的觀察,目前民眾在基金投資上普遍有3大痛點:首先是市場基金琳瑯滿目,投資人往往不知道該如何挑選。其次是難以精準掌握進出場時間。三為容易忽略手續費、管理費等潛在投資成本對長期投資報酬率的影響。

針對這些痛點,永豐金證券透過大戶豐App的創新功能與貼心設計,協助投資人逐步化解困境。「大戶豐不只是交易工具,更是陪伴投資人累積財富的虛擬夥伴,幫助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法,一步步達成理財目標,」劉柏甫強調。

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
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
圖/ 數位時代

6大分類,輕鬆找到心儀的基金

主導App開發的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資深經理黃亮喻進一步說明,大戶豐App如何幫助投資人篩選基金商品及掌握進出場時機。

在選擇基金商品時,投資人除了參考由TISA基金委員會嚴選的TISA級別基金,也可以透過大戶豐App提供的6大分類機制,再搭配個人投資偏好,快速 縮小範圍,找到喜歡的投資標的。例如,看重基金長期表現的投資人,可以選擇「連年正績效」分類,鎖定近2至3年持續表現良好的基金,若是對市場波動較為敏感,則可選擇「穩定超耐震」分類,篩出資產規模超過5百萬美元且過去3年波動度低於8%的基金。

智慧加減碼創新設計,量身計算每檔基金的加減碼區間

當投資人找到心儀的基金後,下一個要面對的難題就是,該在何時進出場?如何避免買到最高點?大戶豐 App 內建的智慧加減碼功能,可以輔助投資人做出更精準的決策,讓交易不再憑感覺。

「智慧加減碼雖然不是新機制,但大戶豐App的設計邏輯卻與市場普遍做法不同,」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強調。

很多數位平台的智慧加減碼功能,都是直接套用特定比例,例如下跌 5% 就建議加碼、上漲就建議減碼,這樣的操作邏輯雖然簡單直覺,卻忽略基金本身的差異性。事實上,市場上的基金種類相當多,標的可能涵蓋美國、新興市場,或是股票、債券,不同產業的操盤邏輯也都不一樣,如果以單一標準來套用所有基金,勢必會出現偏差,間接影響長期投資績效。

為了讓客戶能夠真正累積個人資產,大戶豐 App跳脫既有框架,根據每支基金的歷史表現與波動幅度,量身計算加減碼區間,當基金淨值進入「加碼區」或「減碼區」時,就立即推播通知,提醒投資人第一時間檢視是否需要調整部位。

「智慧加減碼功能自 2025 年 7 月上線以來,已吸引超過 1.5 萬人使用、累積超過6萬次的使用頻次,甚至還有客戶運用此功能找尋強勢基金,成功提升投資紀律。」劉柏甫分享,不只優化投資效果,更有助於建立長期投資紀律,原因在於,智慧加減碼是經過數據分析而得出的客觀建議,能夠幫助投資人克服「追高殺低」的人性弱點,以更理性、更科學的方式判斷是否需要調整交易策略,讓投資人能夠在市場波動中能夠穩健操作、從容應對。

「大戶豐App的核心目標,是讓客戶能夠真正累積個人資產,」劉柏甫指出,這不僅體現在智慧加減碼功能的創新設計上,更展現在實質的費用優惠中,透過定期定額的手續費優惠,降低潛在投資成本對長期投資報酬率的影響,鼓勵更多民眾及早加入退休理財的行列。

從投資小白到高資產客戶,滿足每一位客戶的投資需求

此外,永豐金證券亦關注高資產客戶的財富管理需求,規劃相應的數位金融服務。例如:開放在App線上申購境外結構型商品,讓專業投資人不必倚賴傳統專人服務,可以直接在線上完成交易,提高交易的彈性與便利性。「永豐金深信,數位財富管理平台不應僅服務投資新手,而是要讓每一位客戶,無論資產規模大小,都能享受到便利且專業的數位化服務。」劉柏甫強調。

永豐金證券團隊致力將專業投資化繁為簡 ,透過大戶豐App的數據智慧與創新功能,助您輕鬆養成理財紀律,
永豐金證券團隊致力將專業投資化繁為簡 ,透過大戶豐App的數據智慧與創新功能,助您輕鬆養成理財紀律,穩健累積資產 。
圖/ 數位時代

展望未來,永豐金證券將持續強化大戶豐App的服務深度與廣度,納入更多金融產品,為客戶帶來一站式的數位投資體驗。同時,也將引入更多AI智慧功能,透過人機協作,提供更貼近個人需求的理財服務,朝著成為客戶身邊最值得信賴的「數位理財顧問助手」目標邁進。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