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市值蒸發5兆,為何股價暴跌4%?現在進場好嗎?怎麼靠蘋果股票年賺18萬?
蘋果市值蒸發5兆,為何股價暴跌4%?現在進場好嗎?怎麼靠蘋果股票年賺18萬?
  1. 蘋果股價近期連續下跌,但目前仍然是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之一,市值達2.8兆美元。
  2. 該持有多少蘋果股票,才能創造每月500美元的股息收入?

過去幾年來,有不少人靠著投資蘋果股票發大財,然而最近美國投行Piper Sandler與巴克萊銀行(Barclays Plc)紛紛調降蘋果股價評級,指出iPhone需求可能受到中國總體環境疲弱的影響而下滑。

消息一出,蘋果股價立刻暴跌4%,市值蒸發近1700億美元(約合新台幣5兆2700億元)。目前蘋果股價,一股約落在182美元左右,華爾街分析師普遍看空蘋果股票,預測其未來增長有限。

在這樣的市況下,有不少人會想知道蘋果股票是否仍值得投資,以及能不能靠蘋果股票「每月領股息」,賺到一份被動收入。

蘋果股價為何下跌?

現在進場蘋果還來得及嗎?要分析一間公司股票的價值,就要先衡量這家公司目前的財務業績,以及其股價暴跌的原因。

分析師們主要擔憂,中國經濟成長放緩,可能會間接影響iPhone在中國的市場需求,而iPhone銷量約佔蘋果總營收的52%。

巴克萊銀行更指出,iPhone 15銷售低迷,產品組合疲軟,預測iPhone 16銷售也可能受到影響,導致蘋果的硬體銷售整體趨弱。這些不利消息引起投資人的擔憂,使得蘋果股價單週跌幅達到5%。

現在蘋果還可以進場嗎?

儘管新年一開盤,蘋果股價就備感壓力,但不要被暴跌的蘋果股價嚇到了。有意買蘋果股票的人,不妨仔細評估一下蘋果未來的股價動能,說不定可以趁勢撿便宜進場。

有小道消息指出,蘋果首款混合實境裝置Vision Pro,將在今年1月底亮相,一套要價3,500美元(約合新台幣11萬元)。知名分析師郭明錤預測,Vision Pro在2024全年的出貨量,將達到約50萬台,有望替蘋果產品帶來新一波銷售動能。

事實上,蘋果目前市值2.8兆美元,仍然在全球企業名列前茅,在科技和創新領域保持領先地位。它的股票動力依舊強韌,公司擁有充足的現金流,基本面良好,且從美國股市歷史上看來,蘋果依舊是為股東們帶來最多收入的科技股票。

如何靠蘋果股票打造被動收入?

想要創造每月500美元的股息收入,一年就有6000美元,相當於是每年有18萬台幣的被動收入。

財經新聞網站Benzinga估算,目前蘋果的年度股息率約為0.52%,投資者須擁有6,250股蘋果股票,相當於超過116萬美元;每月保守領100美元的股息,也需要擁有1,250股蘋果股票。

假設目標設定低一點,每月領100美元的蘋果股息(折合台幣3000元),相當於每年1,200美元的股息收入,則你至少需要擁有1,250股蘋果股票,價值約為23萬美元。

計算公式如下:將所需股息年收入(6,000美元)除以股息(本例為1.68美元)。因此,6,000美元/0.96美元= 6,250股。

這種透過股息,每月賺取穩定收入的策略,需要謹慎評估市場環境和風險,同時保持「放長線釣大魚」的耐心。

建議定期關注蘋果未來的發展計畫和創新領域,以及服務業務的表現;同時,注意分散投資組合,以降低單一股票風險。

本文獲《商業周刊》授權轉載,原文標題:蘋果股價跌了,要如何靠蘋果股票每月賺500美元?
延伸閱讀:
急拋現金買股?美股ETF「SPY」1天狂吸200億美元
台商小心!麥當勞開手搖飲店 揭速食巨頭都想要的3商機

關鍵字: #Apple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資本市場迎來新氣象!簡立峰:從「臺灣人的亞洲」轉向「世界的亞洲」,主動招募國際互補性新創
資本市場迎來新氣象!簡立峰:從「臺灣人的亞洲」轉向「世界的亞洲」,主動招募國際互補性新創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聯手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共同推動「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象徵臺灣資本市場邁向新局面。此平臺鎖定重點產業、法規鬆綁及強化推動策略等重點項目,面對此布局,擁有產業導師、獨立董事及投資者等多元角色的簡立峰,分享他的觀點與建議。

簡立峰開門見山直言,現在是臺灣資本市場加速前進的「好時機」。從量化角度來看,臺灣上市櫃公司總市值規模達94.9兆元,國家別排名全球第8名;特別是資通訊與半導體產業,目前已有四家企業(台積電、鴻海、台達電、聯發科)進入世界市值500大。受惠科技群山加持的優勢,讓打造「亞洲NASDAQ」的願景有厚實的底氣。

此外,簡立峰相當肯定本次針對創新版的制度優化,提供更鬆綁、具有創意的做法,大幅提高了國際團隊來臺上市的便利性。不過,除了擴大投資規模與流通性,簡立峰也提出三個策略觀點,鼓勵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多家善用制度優勢,設定更宏大的發展目標。

觀點一:深化內部資本市場創新動能,鼓勵「小金雞」早期上市

這幾年臺灣的新創趨勢,簡立峰指出一個現象:現今成功的上市櫃案例,多半是大型集團的「小金雞」(子公司或孫公司),但集團通常傾向在小金雞獲利穩定並能確保控股後,才會在市場上釋出少數股份(25%)允許其上市。此情況容易造成臺灣的資本市場動能不足,甚至讓國際以為臺灣缺乏新創的誤解。

對此,簡立峰認為創新板的價值,即是鼓勵小金雞能提早登板的腳步,一來展現創新能量、翻轉產業典範;二來邁向資本市場不只是需要募資,更重要是上市後的經營策略,知道自身優勢所在,將營運方向隨時調整更貼近資本市場的需求。

因應簡立峰的觀察,本次創新板的新制,即是讓本國公司的股票集保期間從二年縮短為一年,並免除三年的承銷商保薦。此舉有助於降低集團小金雞提早進入市場的法規門檻,讓企業能更快速、更早實現「面對市場」的目標。

觀點二:強化產業聚落思維,主動招募國際上與臺灣互補的新創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成立的重要訴求之一,便是要成為亞洲NASDAQ。簡立峰直言,「如果是以此為願景,那它就不應該只是『臺灣人的亞洲』,而是成為『世界的亞洲』,也就是主動吸引更多國家的創新企業來臺上市,那麼招商策略必須從被動等待,轉為主動積極洽談。」

至於招商的目標該如何鎖定?簡立峰認為臺灣資本市場最重要的價值,在於其聚落現象,因此建議可瞄準能與臺灣產業有高度互補的區域國家或技術領域。讓臺灣的供應鏈業者與他們成為戰略夥伴關係,共同分享這些國外企業來臺上市後所創造的利潤。

如果是區域國家,簡立峰拿「以色列」為例,該國新創擁有強大的創意和軟硬整合能力,但缺乏生產製造基地,若考慮來臺灣上市或募資,將有利於他們與臺灣的製造商建立關係,增加其信賴度,並容易找到供應商。至於前瞻技術方面,簡立峰認為矽光子、3D封裝/先進封裝、AI資料中心冷卻等,與臺灣半導體產業有緊密合作關係,可借助資本市場吸引這些企業來臺投資、上市,不僅是實體的產業聚落,更有助於形成虛擬的資本市場聚落。

簡立峰的論述,也呼應亞洲創新籌資平臺鎖定的重點產業,涵蓋半導體、人工智慧、智慧製造、數位雲端、機器人、次世代通訊等前瞻新經濟領域。另外國際企業來臺上市的門檻,證交所也優化了既有制度,針對主要營運地或股東結構均未涉及陸港澳地區之外國企業,調整臺籍董事席次過半規範,僅須設置臺籍獨立董事至少二席。

觀點三:吸引國際分析師、產業媒體,成為亞洲NASDAQ絕佳觀測站

最後,簡立峰認為一個能持續有活水挹注的國際籌資平臺,成功上市是手段,但真正關鍵的目的,是能持續獲得投資並取得市場關注的聲譽。要獲得聲量,具體的執行策略是提高國際能見度,吸引國際級分析師的關注。

簡立峰以當時Appier在日本上市為例,他提到上市對Appier的最大益處並非來自本益比,而是被國際金融機構的分析師看到,並獲得他們的分析與報導。「這些報導對於B2B企業來說,是最紮實的行銷加分,能極大化取得業界客戶的信賴。」

簡立峰認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下一步,可主動規劃一些登板的亮點案例,形成「標竿」進而產生群聚效應。對此,證交所回應未來將以多元行銷策略,配套措施包括加強外國公司資訊揭露,提高法人說明會的召開頻率,藉此提升企業國際知名度,為國際分析師提供更充足的資訊來源,助力更多指標的企業打響全球名氣。

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詹方冠在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啟動典禮上提到,臺灣經濟發展已從勞動密集、資本密集階段,進入到創新驅動的全新里程。最後簡立峰肯定表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成立後,期待它的角色能槓桿資本市場的力量,讓『臺灣人的產業』轉變為『臺灣人主導的產業』,仰賴國際企業壯大臺灣的人才庫,同時也為臺灣創造新的經濟發展動能。」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