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3日,商業週刊的「產業舵手」(Captains of Industry)系列來到了紐約,請到戴爾電腦執行長麥可‧戴爾(Michael Dell)與主編薛柏(Stephen B. Shepard),暢談戴爾公司與PC產業的變遷,以下是訪問摘錄:
Q:科技產業這波不景氣有沒有對戴爾造成影響?
A:假使目前的整體市場成長快速,我們的成長速度理應跟著提升。這次受影響較大的,我認為是那些營運效率原本就比較差的公司,像我們各單位的成長,還是達到43%,相當於市場成長率的4.5倍。目前我們的資料也都顯示,今年我們的成長將會比整個市場高出許多。
Q:現階段你如何提振員工士氣?
A:如果是一年前,可能有人說,「我要到一個叫『washmycar.com』的公司上班」,反正當時五花八門的公司都冒出來了。但是眼前我們看到的,其實才是比較正常的企業環境:大家有工作就很珍惜了。他們很慶幸至少還有薪水、津貼和獎金報酬可以拿,另外視公司的獲利狀況,他們甚至還有分紅和配股。
Q:我們是否對科技產業存有過多的浪漫遐想?
A:新科技對於推動企業變革仍具有很大的潛力。這些潛力主要是對既有企業而言,而非一定是新公司。1年前,大家可能擠破頭想的是如何對付那些.com的對手,但是現在他們想的已經變成:「要如何才能獲利?如何提升供應鏈的效率?如何將客戶串連起來?」因為唯有回歸這些基本的、苦幹實幹的工作,企業才有辦法在損益表或資產負債表上,得到明確而實質的獲利數字。
Q:你認為未來戴爾還有哪些成長空間?
A:我們最大的商機來自伺服器和儲存設備市場。目前這些產品正歷經桌上型和筆記型電腦經歷過的商品化階段。另外就是全球化趨勢。我們在全世界45%的主要市場中,擁有22%的佔有率,剩下55%的市場,佔有率只有5%。因此撇開這前四、五個大國的市場,我們在全球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Q:戴爾是否會生產網路應用產品或視訊轉換器(set-top box)?
A:我不會排除任何一種產品類目,不過目前這些產品比較傾向於「有技術、沒客戶」的情形,市場並不夠大。網路應用產品的概念已經證實是個賠錢貨,因為東西根本沒人買。
Q:有預言說PC將像恐龍一樣走向滅絕之路,你認為呢?
A:現階段電腦產品的機動化趨勢已經很明顯。隨著無線網路和新一代高速行動電話系統的出現,我們將可帶著電腦到處跑。但要記住,PC每年還是可以賣掉1.5億台之譜。現在問題是:它的型式會不會有所改變?當然會,但我不認為它會在短時間內消失。
Q:現在有許多公司身價大幅縮水,戴爾是否有興趣加以併購以達到擴張與多角經營的目標?換句話說,就是趁機撿便宜?
A:便宜不一定就是好貨。我們所有的成長幾乎都來自企業的運作,而不是仰賴併購。我堅信未來也將是如此。我們併購競爭對手的原則是「一個一個來」。並不是說我們不會考慮以併購作為擴張的途徑,只不過我們不會花很多時間思考這個問題。
Q:蘋果電腦(Apple Computer)的前景如何?
A:和視算科技(Silicon Graphics)一樣。
Q:有這麼慘嗎?
A:或許兩者略有出入,但是放眼那些獨佔的電腦公司,不管是迪吉多(Digital)、視算科技還是蘋果,我認為下場都差不多-就像電影結局都一樣,問題只是中間過程發生了什麼。蘋果的客層太少了。你從經濟學的角度看,在客層持續萎縮的情況下,蘋果的研發工作始終不容易看出成果。並不是說蘋果的產品不夠創新或不夠酷,但經濟因素的影響實在太強勢了,他們實在很難抵擋這個潮流。
Q:如果由你來經營蘋果,你有辦法改變它的命運嗎?
A:我想都不會想接下這份工作。
Q:你今年36歲,未來25年你認為自己還會繼續擔任戴爾的執行長嗎?
A:我認為我至少還有25年可以打拼。我覺得這個工作很棒,我也還有很多空間讓公司維持成長,因此我還會繼續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