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程式碼、Martech工具當道!AI如何助攻企業提升生產力、做到精準行銷?
無程式碼、Martech工具當道!AI如何助攻企業提升生產力、做到精準行銷?

隨著「生成式AI」成為現今最夯的議題,企業無不尋找最適解方,以帶動高效的數位轉型。於是在《數位時代》與媒體集團旗下學習平台《新商業學校》共同舉辦的第二屆「數位新商業論壇─科技顛覆市場新規則」中,特別邀請到來自Chimes AI、EMILY.RPA、Adobe、beBit TECH、Super 8和iKala的專家,分別從企業內、外部兩大層面的應用進行對談。

無痛使用程式 提升工作效率

在缺工時代與AI時代的交集下,如何解放勞力、提升產能,成為了企業的必修課題;而在「No-code玩出高效工作流」對談中,精選了三個重度使用人力的工作情境,從圖文創作、行政庶務、到生產線談談AI如何導入現場。

2024數位新商業論壇.jpg

Chimes AI目前先應用在製造業,主要是將設備產生的數據匯到無程式碼工具上,協助客戶做到製程良率的改善、節能的生產操作和設備故障預警等應用。Chimes AI創辦人暨執行長謝宗震指出,相較於目前利用AI迅速提升獲利的網路廣告業,企業裡有大量的資料科學家,投入數據分析、利用AI預測和決策,但大部分產業的組織架構裡,其實沒有資料科學家一職,因此想降低AI使用門檻、讓AI像用水電一樣被自然使用,除了蒐集好數據、訂妥應用場景,無程式碼工具的導入也格外重要,「才能讓行銷專員、設備工程師可以自己解決問題,畢竟他們最懂身邊的痛。」
EMILY.RPA則是在企業導入流程自動化機器人,做到採購、業務、財務日常的詢價、報價、往來明細對照等工作,讓即便不懂程式的同仁,也能輕鬆使用。EMILY.RPA 創辦人暨執行長曾詠超透露,過往企業內的IT工程師寫一支程式可能要耗費數月時間,而導入RPA流程自動化機器人後,能節省時間、增加生產力並降低人為錯誤,但在此情形下,也有同仁會擔心自己被AI取代,「建議想擁抱新技術的組織,先選一個能接受的部門,協調出先行專案,並在有初步成果後,即時檢視績效,從需要調整的地方學習,會比較順暢。」
在生成式AI問世後,Adobe迅速導入相關技術,推出繪畫生成式AI「Adobe Firefly」,不僅能幫助工作者找到合適的圖片、完成設計,圖庫裡的圖片還都沒有版權問題。Adobe首席數位媒體工程顧問黃耀興也進一步強調,AI時代來臨,許多人擔心自己會被AI取代,「但真正的事實是,不善於使用AI的人才會被取代。」Adobe的做法,是讓生成式AI成為工作者的「副駕駛」, 對需要「創造內容」的客戶來說,扮演「激發靈感」的角色;對管理者來說,由於工作者已經從過去一周只能完成5項任務,變成如今能達成20項任務,「AI就是降低成本、獲取更多生意的好工具。」

生成式AI助攻 行銷更精準

至於AI在企業的應用實務上,尤以「行銷」領域更為蓬勃;故在「AI 助攻行銷新應用」的對談中,聚焦了三個創新應用重點,包含會員經營、對話式商務、網紅行銷,深入AI如何幫助企業創造高價值的服務體驗。

2024數位新商業論壇.jpg

beBit TECH 的顧客數據平台(CDP),能在消費者在線上、線下的數據進來後,進行貼標、分群,接著再做到分眾行銷。而對於現今市場上眼花撩亂的行銷科技(Martech)工具,beBit TECH 行銷長周峯玉透露,beBit TECH經常遇到客戶認為「科技是萬能」、「單一科技是萬能」、「沒有選對科技產品」等三大問題。她建議企業應該要先盤點自己的問題、想清楚想解決客戶的哪些痛點,接著才知道要選擇什麼工具。
Super 8則在生成式AI橫空出世後,率先導入旗下聊天機器人,不僅探詢客戶目的,還能將潛在拜訪者轉換成消費者;而今其聊天機器人已經能夠探知使用者的情緒,甚至提煉出具有企業文化的回應風格。Super 8創辦人暨執行長陳子龍透露,從品牌LINE、FB Messenger等通訊渠道而來的使用者,和簡短對話後,聊天機器人一方面能分析對方的目的,是要找產品還是找客服,然後做到預警作用;另外則能簡單分類談話內容的類別,再讓詳細數據進到CDP,做進一步分析。
隨著「網紅」成為企業行銷必備要素,iKala 資深產品總監葉佳傑提到,AI已經能協助企業,從溝通的主題、KOL的風格與粉絲規模等,找到合適對象,進而協助生成行銷內容。
葉佳傑也深知行銷人員的痛點,經常會被主管詢問:「有沒有和哪個當紅的KOL合作?」但他提醒,網紅行銷的關鍵是「選對人」,並非什麼產品都適合志祺七七、蔡阿嘎等大網紅;假設女性內衣品牌想找網紅,也不是找性感形象的KOL即可,「因為KOL的受眾可能是男性!」如今,AI已經進步到不僅能協助分析網紅的受眾,還能分析競品的網紅策略,進而擬定合適規劃。
如各專家在對談中的提醒,在快速變化的時代,只要有像是無程式碼、行銷科技等新工具、新技術問世,企業彷彿唯有立即採用,才能跟得上趨勢;但企業在應用之前,其實更應該回到自身,想清楚使用目的、要解決哪些問題,才是讓各項工具發揮最大效應的關鍵。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台日半導體新局 全解讀
© 2024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