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新創不只有白手起家!二、三代接班創業家冒出筍,如何為傳產續命?
【觀點】新創不只有白手起家!二、三代接班創業家冒出筍,如何為傳產續命?

每一年夏天對我們來說都是特別的,因為「AAMA台北搖籃計畫」即將迎接新一批創業夥伴加入。

我也待過創業型公司、當過共同創辦人,所以能感同身受創業家的處境,那是生活極度透支且高速運轉的狀態,隨時要接受市場嚴格考驗。而創業家必須一直顛覆與挑戰自己,創造新的成就。畢竟「創業」2個字聽起來真的很熱血理想,等到親自投入後就會發現「哇!好多苦是外人不知道的。」那創業家們要如何面對隨之而來的種種挑戰?這就是「AAMA台北搖籃計畫」成立的初衷,我們的目標是陪伴這群創業家找到成長方向,協助他們成為更好的企業領導者。

今年AAMA台北搖籃計畫第13期招募剛剛截止,來報名的創業家產業領域來自生活服務組的數量多於數位科技組,這和過去幾年大多是數位科技為大宗的狀態很不一樣。

我想這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這樣的轉變也可能跟後疫情時代來臨有關係。延續2、3年的新冠疫情讓許多人停下來,並重新思考:「我這輩子追求的生命意義是什麼?」「我能為世界帶來什麼改變?」進而更加關注周遭生活環境,並將自己的實際需求轉化為創業題目,讓創業主題變得更軟性也更多元化。

第 12 期學員參與「成長策略與商業模式」主題式工作坊_IMG_7917.jpg
AAMA 學員參與「成長策略與商業模式」主題式工作坊。
圖/ AAMA提供

靠學長姊「引路」減少碰壁

AAMA台北搖籃計畫自 2012 年啟動,每年固定徵選20多位成長期創業者加入,並邀請10多位成功創業家與高階經理人擔任導師,進行為期2年的創業輔導。累積到現在,我們已經成長為274名創業家、100多名導師凝聚而成的新創社群。學員之間的日常互動有著信任與默契,而學員與導師之間也亦師亦友,有些導生甚至產生了革命情感,跨世代的經驗交流都深化在整個社群裡。

而我們在與創業家交流的過程中,需要時時確認的是這群夥伴「真正需要什麼樣的協助」,以此規畫相關內容來協助他們成長。在AAMA,我們每年都會進行內部調查和討論,從中觀察創業家們遇到的真實挑戰。成長期的創業家主要面臨以下幾個議題:商業模式與成長策略、海外市場拓展,以及人才招募等,這都是一連串環環相扣的經營管理難題。

AAMA能做的,是連結許多資深前輩的經驗在這裡,提供創業家們請益學習、降低試錯成本,幫助他們在創業路上少走彎路。

所有人是因為各自的「創業夢」而聚集在這個地方,我們互相分享一路上所有甘苦、淚水許多焦慮不安的心路歷程。但創業夥伴之間若只停留在情感上的陪伴,支持的力量難免較為薄弱。除了在你跌倒的時候陪你哭、扶你一把,頂多聽你發牢騷抱怨,但然後呢?這樣的協助對創業家而言真的遠遠不足。

因此,我們希望扮演更積極的角色——成為引路人。既然AAMA有幸聚集了這麼多寶貴的創業經驗,我們希望給予更多實質的智慧傳承,除了透過課程工作坊,或邀請導師一對一協助鑑定商業模式或產品、業務、資金和組織拓展的可行性,或以創業導師的角色傳授個人化建議和提醒,甚至導入個案輔導的模式,來協助創業家找到下一個目的地或新賽道。

當然,每一位創業家都很聰明,也都很有個性,再加上AAMA的核心精神是「成功不可複製,智慧可以傳承」,所以我們所扮演的角色更趨近於陪伴、並提供前進的參考方向,但最終選擇及決定權永遠掌握在創業家自己手中。

證交所活動.jpg
位於華山文創園區的 AAMA 共學共創基地,成為 AAMA 社群成員共同學習、分享交流的重要場域。
圖/ AAMA提供

地方創生、永續轉型都是考題

以台灣新創圈的發展趨勢來看,創業題目乃至創業家身分,都正在發生變化。

還有另外一個觀察,過去我們對於創業家的想像大多是白手起家,並以技術型創業為主,但台灣現在出現一股新力量:傳統家族企業的二代、三代陸續接班,他們背負著家庭期望與使命,同時也面臨創新轉型的挑戰,以及追求自我實現的理想存在。如果我們把「創業」的定義放寬,這群人其實也可以被視為創業家,他們可能在花東地區推動地方創生,在桃園的重工業廠房做永續轉型,或在中南部默默當起隱形冠軍。他們也正在積極創新轉型。所有的創業家都面臨著各自的經營課題,看起來相似但實際上卻又不盡然相同。我們也常常在思考並內部討論,AAMA 能給予的幫助和支持是資源連結或串接嗎?又或是有更深層的待解問題必須抽絲剝繭地去探索。

過去很多人都認為AAMA是一個加速器,加入以後就能迅速鏈結各種創業資源,但更準確地說,我們認為自己是一個學習型平台,我們想要找尋的創業家不一定要是最知名、最會賺錢的,而是非常清楚自己的創業動機,並擁有「這是一輩子的事業,要堅持往前走下去」的信念,同時也願意不斷突破自我,肩負起台灣下一個世代責任的領導人。

當所有人齊聚在AAMA的時候,相互是學習對象,交流不同觀點,這是非常棒的火花。這裡的學習不僅僅涵蓋公司營運策略,也關注創業家個人的心理素質提升,例如如何處理輿論壓力、公關危機,甚至是跟身邊的人好好相處溝通,乃至與創業夥伴「好好說再見」,我們都希望建構出相應的支持和解方。

這會是一條很長遠的路要走,希望,我們能給予力量,更能幫助彼此找到前進的方向。

責任編輯:蘇柔瑋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用數據串起亞洲市場,Vpon 為品牌開啟跨境成長新航線
用數據串起亞洲市場,Vpon 為品牌開啟跨境成長新航線
2025.10.29 |

近年來,台灣零售、金融、服務等 B2C 產業,正面臨營運成長放緩的挑戰。一來本地市場規模趨於飽和,品牌間競爭日益激烈;二來會員結構逐漸高齡化,而年輕族群的忠誠度與黏著度又難以維繫。若想突破現況,企業勢必要尋找新的成長路徑——或是積極佈局海外市場,擴大營運版圖;或是吸引外國觀光客增加消費,創造跨境商機;又或者,精準洞察會員需求與偏好,重新打造客戶關係。

無論選擇哪條路,數據整合與 AI 應用都是推動轉型的重要關鍵。威朋大數據(Vpon)執行長篠原好孝正是看見了這樣的市場契機,提出「以數據串起亞洲市場」的核心願景,善用 Vpon 在數據、AI 與數位廣告上的整合能力和經驗,協助品牌描繪顧客行為軌跡,從而制定更個人化的商品推薦與行銷策略,同時亦能協助企業掌握跨境商機,加速日本品牌深耕台灣市場,也讓更多台灣企業能以數據為翼,飛向更廣闊的亞洲舞台。

三大特色構築 Vpon 數據競爭力:多維數據 × 廣告行銷 × 隱私保護

要實現「以數據串起亞洲市場」的願景,背後靠的不只是理想,更需要完整的跨境數據與嚴謹的治理機制,而這正是 Vpon 第三方數據庫的核心競爭力所在。

篠原好孝認為, Vpon 第三方數據庫具備三大特色。第一是提供多維且全方位的消費者洞察。除了透過 App 廣告聯播網收集數據, Vpon 亦以電子發票數據為基礎,並結合政府開放數據,擴大數據收集的維度,使數據庫涵蓋線下消費傾向、地理位置、族群輪廓、興趣偏好、App 使用行為等多元面向。透過多維度數據整合分析,為企業建立涵蓋「人、事、時、地、物」的完整市場視圖。

第二是整合廣告行銷專業。提供從數據收集、受眾分析到廣告投放的一條龍式解決方案,協助企業將數據洞察轉化為具體行銷策略,並精準觸及目標客群,提高廣告行銷的成效。

第三為重視隱私保護與數據合規。 Vpon 的數據收集範圍橫跨亞洲多個國家,考量到各國政府及企業客戶對個資保護的高度要求, Vpon 從一開始就堅持不收集使用者的姓名、電話或其他可識別個人身分的數據,數據庫內僅有匿名化的裝置使用行為數據,除此之外 Vpon 更通過 ISO 27001 資訊安全管理系統認證,從數據收集原則到營運流程全面保障消費者隱私安全及數據使用的合法合規。

Vpon 威朋
威朋大數據(Vpon)執行長 篠原好孝
圖/ 數位時代

以數據助攻國家戰略:從 Cool Japan 到 Cool Taiwan

憑藉在數據整合與分析上的深厚實力, Vpon 成功引起日本政府與企業的關注和採用,包括日本政府觀光局(JNTO)、關西觀光本部、大阪觀光局、AEON MALL 等,皆導入 Vpon 數據解決方案進行精準行銷。

日本政府在 2010 年開始推動 Cool Japan 戰略,在政策推進過程中,適逢 Vpon 進軍日本市場,與日本觀光局合作進行大數據分析,藉由 Vpon 數據解決方案整合與分析海外旅客的觀光旅遊數據,不僅吸引更多海外旅客造訪日本,也帶動日本百貨業者、日本特色食品與文化商品的海外銷售業績成長。近年來,日本觀光局更依據 Vpon 的數據洞察結果精準投放廣告,推動海外遊客到東京、大阪或京都等知名景點以外的地區旅遊,促進地方觀光與產業均衡發展。

Cool Japan 的成功經驗,讓 Vpon 看見跨境數據應用的巨大潛力。因此於 2024 年啟動 Cool Taiwan 計畫,此計畫的兩個重點,一是吸引外國觀光客來台旅遊,二是支援海外企業佈局台灣市場,持續以數據為核心,打造更緊密的亞洲經濟網絡。

篠原好孝舉例指出,若日本品牌要在台灣舖設實體通路,可以透過 Vpon 數據庫了解各個商圈的人流特性、消費習慣與潛在顧客的生活圈,進而判斷哪些地點最適合開設新店。「從店舖開設前的市場評估、選址決策,到開幕後的廣告行銷與宣傳活動,都能藉由 Vpon 的數據洞察持續優化。」篠原好孝強調。

更重要的是,這套數據應用機制不僅能「順向操作」,協助日本品牌登台拓點,也能「逆向操作」,協助台灣企業前進日本市場,同時提升入境(inbound)和境外(outbound)的收入。像佳音英語在佈局日本市場時,便借助 Vpon 的廣告與數據專業,在日本主要城市的戶外看板投放廣告,成功建立品牌知名度。另外,桃園觀光局也與 Vpon 合作,於日本實體展會進行宣傳與曝光,吸引日本民眾來台旅遊。

從第三方到第一方: Vpon 以 CCDP 助企業重掌數據主導權

除了以數據串聯亞洲市場, Vpon 更進一步透過可組合式顧客數據管理平台(Composable CDP;CCDP),推動企業「回到自身」,善用自有數據資產,打造內部數據的增值循環。

篠原好孝表示, Vpon CCDP 以 Google Analytics 4(GA4)技術為核心,協助企業收集網站與 App 的使用者行為數據,並整合品牌自有的會員數據庫。如此一來,企業就能更全面掌握顧客的數位行為軌跡,據此進行更精準的分眾分群,進一步去提升會員活躍度與終身價值。

目前包括中國信託、遠東商銀、ABC Mart 等零售與金融業者,皆已導入 Vpon CCDP 解決方案,在符合法規與隱私保護要求的前提下,有效整合分散的數據資產,並透過 AI 模型進行預測與建模,找出轉換率最高的潛在客群,或是進行個人化商品推薦、優化廣告投放策略等,實現更精準且高效的行銷決策。

展望未來, Vpon 將持續「以數據串起亞洲」的願景,深化在日本、台灣、香港等東亞市場的整合布局,並計畫於東京上市,以取得更多資源推動全球化發展,例如:拓展、越南、歐洲等東亞地區以外的新市場,打造連結亞洲、放眼世界的數據生態版圖。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