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新創不只有白手起家!二、三代接班創業家冒出筍,如何為傳產續命?
【觀點】新創不只有白手起家!二、三代接班創業家冒出筍,如何為傳產續命?

每一年夏天對我們來說都是特別的,因為「AAMA台北搖籃計畫」即將迎接新一批創業夥伴加入。

我也待過創業型公司、當過共同創辦人,所以能感同身受創業家的處境,那是生活極度透支且高速運轉的狀態,隨時要接受市場嚴格考驗。而創業家必須一直顛覆與挑戰自己,創造新的成就。畢竟「創業」2個字聽起來真的很熱血理想,等到親自投入後就會發現「哇!好多苦是外人不知道的。」那創業家們要如何面對隨之而來的種種挑戰?這就是「AAMA台北搖籃計畫」成立的初衷,我們的目標是陪伴這群創業家找到成長方向,協助他們成為更好的企業領導者。

今年AAMA台北搖籃計畫第13期招募剛剛截止,來報名的創業家產業領域來自生活服務組的數量多於數位科技組,這和過去幾年大多是數位科技為大宗的狀態很不一樣。

我想這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這樣的轉變也可能跟後疫情時代來臨有關係。延續2、3年的新冠疫情讓許多人停下來,並重新思考:「我這輩子追求的生命意義是什麼?」「我能為世界帶來什麼改變?」進而更加關注周遭生活環境,並將自己的實際需求轉化為創業題目,讓創業主題變得更軟性也更多元化。

第 12 期學員參與「成長策略與商業模式」主題式工作坊_IMG_7917.jpg
AAMA 學員參與「成長策略與商業模式」主題式工作坊。
圖/ AAMA提供

靠學長姊「引路」減少碰壁

AAMA台北搖籃計畫自 2012 年啟動,每年固定徵選20多位成長期創業者加入,並邀請10多位成功創業家與高階經理人擔任導師,進行為期2年的創業輔導。累積到現在,我們已經成長為274名創業家、100多名導師凝聚而成的新創社群。學員之間的日常互動有著信任與默契,而學員與導師之間也亦師亦友,有些導生甚至產生了革命情感,跨世代的經驗交流都深化在整個社群裡。

而我們在與創業家交流的過程中,需要時時確認的是這群夥伴「真正需要什麼樣的協助」,以此規畫相關內容來協助他們成長。在AAMA,我們每年都會進行內部調查和討論,從中觀察創業家們遇到的真實挑戰。成長期的創業家主要面臨以下幾個議題:商業模式與成長策略、海外市場拓展,以及人才招募等,這都是一連串環環相扣的經營管理難題。

AAMA能做的,是連結許多資深前輩的經驗在這裡,提供創業家們請益學習、降低試錯成本,幫助他們在創業路上少走彎路。

所有人是因為各自的「創業夢」而聚集在這個地方,我們互相分享一路上所有甘苦、淚水許多焦慮不安的心路歷程。但創業夥伴之間若只停留在情感上的陪伴,支持的力量難免較為薄弱。除了在你跌倒的時候陪你哭、扶你一把,頂多聽你發牢騷抱怨,但然後呢?這樣的協助對創業家而言真的遠遠不足。

因此,我們希望扮演更積極的角色——成為引路人。既然AAMA有幸聚集了這麼多寶貴的創業經驗,我們希望給予更多實質的智慧傳承,除了透過課程工作坊,或邀請導師一對一協助鑑定商業模式或產品、業務、資金和組織拓展的可行性,或以創業導師的角色傳授個人化建議和提醒,甚至導入個案輔導的模式,來協助創業家找到下一個目的地或新賽道。

當然,每一位創業家都很聰明,也都很有個性,再加上AAMA的核心精神是「成功不可複製,智慧可以傳承」,所以我們所扮演的角色更趨近於陪伴、並提供前進的參考方向,但最終選擇及決定權永遠掌握在創業家自己手中。

證交所活動.jpg
位於華山文創園區的 AAMA 共學共創基地,成為 AAMA 社群成員共同學習、分享交流的重要場域。
圖/ AAMA提供

地方創生、永續轉型都是考題

以台灣新創圈的發展趨勢來看,創業題目乃至創業家身分,都正在發生變化。

還有另外一個觀察,過去我們對於創業家的想像大多是白手起家,並以技術型創業為主,但台灣現在出現一股新力量:傳統家族企業的二代、三代陸續接班,他們背負著家庭期望與使命,同時也面臨創新轉型的挑戰,以及追求自我實現的理想存在。如果我們把「創業」的定義放寬,這群人其實也可以被視為創業家,他們可能在花東地區推動地方創生,在桃園的重工業廠房做永續轉型,或在中南部默默當起隱形冠軍。他們也正在積極創新轉型。所有的創業家都面臨著各自的經營課題,看起來相似但實際上卻又不盡然相同。我們也常常在思考並內部討論,AAMA 能給予的幫助和支持是資源連結或串接嗎?又或是有更深層的待解問題必須抽絲剝繭地去探索。

過去很多人都認為AAMA是一個加速器,加入以後就能迅速鏈結各種創業資源,但更準確地說,我們認為自己是一個學習型平台,我們想要找尋的創業家不一定要是最知名、最會賺錢的,而是非常清楚自己的創業動機,並擁有「這是一輩子的事業,要堅持往前走下去」的信念,同時也願意不斷突破自我,肩負起台灣下一個世代責任的領導人。

當所有人齊聚在AAMA的時候,相互是學習對象,交流不同觀點,這是非常棒的火花。這裡的學習不僅僅涵蓋公司營運策略,也關注創業家個人的心理素質提升,例如如何處理輿論壓力、公關危機,甚至是跟身邊的人好好相處溝通,乃至與創業夥伴「好好說再見」,我們都希望建構出相應的支持和解方。

這會是一條很長遠的路要走,希望,我們能給予力量,更能幫助彼此找到前進的方向。

責任編輯:蘇柔瑋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從Hami書城、OMIA學東西到AI繪本,春水堂科技以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優化營運效能
從Hami書城、OMIA學東西到AI繪本,春水堂科技以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優化營運效能

春水堂科技娛樂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9年,由導演張榮貴創辦,以網路動畫《阿貴》揚名並且獲得國際市場關注;2006年,春水堂科技成為中華電信集團的關係企業,業務核心從多媒體創作轉向數位閱讀與學習,目標是以內容科技創新打造華人市場最優質的數位閱讀與學習生態系。

為優化產品服務體驗,春水堂科技除因應客戶需求優化產品服務,亦透過人工智慧等技術賦能產品,例如,打造AI店長並串聯Hami書城,讓使用者可以直接在閱讀介面詢問書籍資訊、查詢關鍵字與獲得書單推薦等,以及跟中華電信研究院合作、協助出版商推出AI影音繪本產品等;為確保服務品質,在正式推出新產品服務前,春水堂科技會進行各種驗證與測試,這時候,公司的網路連線品質是否足以因應變得至關緊要,事實上,這也是春水堂科技會採用並持續升級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系列產品的原因。

以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 AP優化營運效能

對春水堂科技來說,穩定與安全的無線網路不僅是IT環境,更是驅動員工生產力與推進韌性營運的關鍵,因為,春水堂科技的員工都是以筆記型電腦辦公,隨著連網裝置設備越來越多,既有WIFI AP與Controller不敷使用,春水堂從品牌信譽、產品功能、資安防禦、維護管理、合作夥伴等指標選擇適切的產品,最終於2019年10月以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 AP11優化無線網路環境並獲得亮眼成果。

爾後,隨著員工人數增加、連網裝置數量與種類倍增,以及辦公室空間格局調整,原本的AP11架構難以滿足日益複雜的需求,春水堂科技決定升級無線網路架構:導入3台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 AP25,為下一階段的營運升級鋪路。

鉅晶國際
圖/ 鉅晶國際

春水堂科技系統管理部資深經理楊文斌將升級無線AP的原因歸結為三點:「首先是連網裝置激增:每位員工都有筆記型電腦與手機,同一個時間最高有150台裝置連接無線網路,如果不升級,會直接影響連線品質,甚至拖慢營運流程順暢度。」其次是智慧辦公需求擴展:隨著辦公室空間的重新規劃,例如新增電子白板、電子看板、冷氣控制器等智慧設備,必須重新規劃無線網路AP才能確保裝置的正常穩定運作。

例如會議室的電子白板與散落四處的智慧電視、冷氣控制器等設備,需要重新規劃AP架構以確保裝置設備的正常運作。

最後,同時也是最重要的是,提升資安防禦能量:除了延續AP11的WPA2/WPA3加密機制、Enhanced Open(OWE)加密傳輸,以及透過SSID隔離訪客與員工網路,AP25還新增了應用層閘道(Application-level Gateway)來過濾特定應用層通訊,以及入侵偵測(Intrusion Detection)功能即時監控並攔截潛在攻擊行為,將防護層級再向上推一階。

「目前,我們的無線網路架構整合了3台AP11與2台AP25,還留有1台AP25為新會議室預留部署彈性,可以因應需求隨時開通無線網路,為企業持續成長做好準備。」楊文斌如是總結。

鉅晶國際
圖/ 鉅晶國際

三大關鍵,春水堂科技將持續深化與HPE與鉅晶國際的合作

導入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 AP25後,再也沒有員工反應無線網路的連線問題,使用者對無線網路服務的滿意度提升,再加上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系列產品在性價比與管理維護的優勢,春水堂科技將持續深化與HPE跟鉅晶國際的合作關係。楊文斌面帶微笑的說:「從目前的筆電、手機到未來的智慧手表等穿戴式裝置設備,員工的連網需求只增不減,再加上AI繪本等新服務的穩定度測試,可以預期,我們對無線連網的需求將不斷攀升,需要HPE與鉅晶國際給予相應支援。」

展望未來,春水堂除攜手HPE與鉅晶國際打造穩定、安全、可擴展的無線網路環境,還會因應業務需求擴展合作深度與廣度,讓春水堂科技可以精準且快速推出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服務,創造台灣數位閱讀與學習生態圈的多贏。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