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主題公園2025年開幕!復刻怪奇物語、魷魚遊戲經典場景,還有哪些迪士尼沒有的設施?
Netflix主題公園2025年開幕!復刻怪奇物語、魷魚遊戲經典場景,還有哪些迪士尼沒有的設施?

日前,Netflix 宣布旗下全新事業單位 Netflix House 將於 2025 年正式開幕,根據 Netflix 的描述,該場域將會是一個全新的體驗娛樂場所,將所有人們「最愛」的角色 IP 帶入生活。

事實上,過去幾年間,Netflix 已不只一次針對特定影集推出主題展覽,包括《柏捷頓家族:名門韻事》、《紙房子》、《怪奇物語》、《魷魚遊戲》等熱門 IP 在內,都在世界各地舉辦不同的體驗型活動;而 Netflix House 將更近一步打造令粉絲難忘的場所,預計於 2025 年率先於賓州普魯士國王購物中心及達拉斯藝廊開幕。

Netflix House 算不算是一種「主題公園」?

Netflix 首席行銷長瑪麗安李(Marian Lee)表示,「過去,我們曾在 25 個城市推出超過 50 種的體驗活動,Netflix House 代表我們下一代的獨特產品,這些場館將以全新、不斷變化且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將我們喜愛的故事帶入生活。」

今日的體驗設計 ASTAR HUB
圖/ 圖片提供/ASTAR HUB

至於為什麼會選擇賓州普魯士國王購物中心及達拉斯藝廊作為首個開幕場所,Netflix 告訴外媒,主要原因是該兩處為美國最受歡迎購物中心的一部分,其腹地廣大,擁有數百家零售商店,人流豐富且靠近主要城市。Netflix 規劃將 Netflix House 設置於過去商場百貨公司的位置,佔地超過 100,000 平方英尺,他們預計善用大片空地建構豐富的角色雕塑和壁畫,創造沈浸式體驗氛圍。

針對 Netflix 此次舉措,許多人好奇——Netflix House 究竟算不算是由 Netflix 所投資的「主題公園」?對此,官方表示,它們並不完全是主題公園,Netflix House 將由一系列特許經營的周邊商城、餐廳和體驗活動所組成。

今日的體驗設計 ASTAR HUB
圖/ 圖片提供/ASTAR HUB

Netflix 新策略將帶來哪些機會與隱憂?

回顧 Netflix 投入體驗服務領域的歷程,CNN 指出,它們並不是一開始就將「體驗」作為未來可能的商業模式,「它們(Netflix)甚至不覺得永久型的『零售場域』會是一個大的新業務領域;相反的,他們過去僅把快閃類型的體驗活動視為吸引粉絲參與的行銷工具,同時也作為刺激核心訂閱服務的推廣手段。」

然而,在短時間內,Netflix 的策略有了新的方向。Netflix 在介紹 Netflix House 的文案中寫道:「想像一下,您與您的伴侶在《柏捷頓家族:名門韻事》佈景前隨著泰勒絲(Taylor Swift) 的歌曲跳華爾茲;然後走到轉彎處參加《魷魚遊戲》的「玻璃吊橋挑戰」;同時,你會在附近的商店買到《怪奇物語》地獄火俱樂部的 T 恤⋯⋯」一如此內容描述,Netflix 將致力發展相關體驗,讓粉絲沉浸在自己喜愛的節目的世界中。

Netflix House
想像自己在《柏捷頓家族:名門韻事》佈景前隨著泰勒絲(Taylor Swift) 的歌曲跳華爾茲。
圖/ 圖片來源 / Netflix
Netflix House
《魷魚遊戲》的「玻璃吊橋挑戰」。
圖/ 圖片來源 / Netflix

然而,Netflix 此舉無疑仍是個冒險的舉措,GlobalData 董事總經理兼零售分析師 Neil Saunders 認為,吸引民眾在訪將會是 Netflix House 最大的困境,「成功的關鍵是不斷推出或更新產品,才能吸引想要持續關注新事物的人們再訪。」

針對 Netflix House 即將開幕的消息,外媒評論,「主題樂園」並非什麼全新的想法,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迪士尼便不斷透過將其內容「貨幣化」,並透過授權、自有商店、主題樂園等方式發展相當成功的零售業務,然而對於 Netflix 來說卻是全新的嘗試,而這麼做的目的除了提升品牌關注度和擴張收入外,Netflix 也致力平衡收益結構,讓大部分的利潤不再只來自訂閱服務。

從沙發走出戶外:體驗當道的時代來臨

那麼,究竟對於「用戶」而言,朝向體驗服務靠攏的 Netflix 是否如它本身預期的倍受期待呢?CNN 報導,過去長時間以來,Netflix 早已縮減原創節目的製作費用,開始將預算花費在周邊體驗及電玩產品,例如,推出《俠盜獵車手》系列行動裝置遊戲;並與家飾品牌 Williams Sonoma 合作開發一系列《柏捷頓家族:名門韻事》主題餐具。

且多年來,改編自《柏捷頓家族:名門韻事》的體驗活動「女王舞會(The Queen’s Ball)」在各地巡迴且大受好評,粉絲可以在枝形吊燈的燈光下欣賞舞蹈,並觀看小提琴演奏家和雜技演員身著歷史服裝的表演;且為了配合影劇情節,女王在每場演出中都命名了「當季鑽石」,深受粉絲喜愛。

Netflix House
圖/ 圖片來源 / Netflix

「無疑,Netflix House 代表了我們下一代獨特的產品」,Netflix 首席行銷長 Mari Lee 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些場館將以不斷變化、意想不到的新方式將我們喜愛的故事帶入生活。」

資料來源:NetflixVARIETYCNNBloomberg

延伸閱讀:偷漲價惹怨!Netflix取消部分歐洲國家基礎方案,全球市場何時跟進?

責任編輯:蘇柔瑋

關鍵字: #Netflix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以AI驅動智慧轉型  中華電信打造產業升級新引擎
以AI驅動智慧轉型 中華電信打造產業升級新引擎

人工智慧技術正在加速企業的進化。中華電信早在2016年就制定了AI策略,不僅用來優化自身營運,還透過「內服外推」的策略,將實戰經驗轉化為產品與服務,例如智慧客服、法遵審閱和跨國語譯等,幫助企業在AI 2.0時代掌握人機協作的優勢,發揮AI的最大綜效。

從辨別式到生成式AI技術 驅動人機協作新紀元

2016年,AlphaGo的出現象徵著辨別式AI技術的成熟。人工智慧不僅能「看懂」、「讀懂」,甚至能「聽懂」人類的語言與行為,讓語音辨識、影像分析、文字理解等應用進入金融、製造、醫療與安防等產業。例如,金融業利用辨別式AI優化信用評估、詐欺偵測與風險管理;醫療業提升診斷疾病的能力;製造業用於品質檢測與預測性維修;安防業則透過人臉辨識與行為分析提升安全性。

隨著生成式AI與大型語言模型(LLM)的迅速發展,AI 2.0時代隨之而來。現在,不僅文本、圖像、影片、聲音、程式、數據與物件可以自動生成,還催生了代理式AI的出現。中華電信研究院院長蘇添財表示:「從辨別式AI、生成式AI到代理AI,人工智慧不僅具備成熟的數據分析、影像識別、語音合成能力,還具備語意理解能力,更重要的是,正朝著認知智慧邁進,能理解、思考、學習以及創新,開啟了人機協作的無限可能。」

然而,相較於個人使用者對生成式AI的積極採用,企業在導入AI方面仍較為謹慎。多數企業會從相對明確、風險可控的場景開始,例如客服自動化、智慧助理、文件摘要、行銷內容生成、知識庫查詢等,逐步評估資料安全、法遵框架與投資報酬率。

中華電信
中華電信研究院院長蘇添財
圖/ 數位時代

蘇添財指出:「AI導入不僅是IT專案,更是組織文化與營運流程的變革工程。」他提醒企業,若要真正發揮AI的效益,除了精準找出業務痛點、決定AI應用範疇,還需積極參與導入過程,並確保AI應用服務上線後,員工願意且滿意使用,才能發揮商業價值。

蘇添財進一步引用BCG《AI Radar Survey》指出,高達86%的企業相信人類與AI的協作將是未來的主流。協作模式多樣,有些企業讓AI成為決策輔助者,人類仍握有關鍵監督權;也有企業建構AI代理人(AI Agent)主動處理流程,只在例外情況轉交人工審核。「這些模式的共通點是,AI不再只是支援系統,而是決策與執行流程的共同參與者。」

「內服外推」策略 推動AI應用落地

身處AI變革的關鍵時刻,中華電信一方面在內部導入AI以優化營運效率、推動流程自動化,另一方面將實戰經驗轉化為產品與服務,協助客戶加速數位轉型。目標是透過「內服外推」的雙軌策略,加速AI落地,讓AI創造具體可見且有感的商業價值。

中華電信早在2016年就開始規劃與建構AI賦能的智慧客服、智慧聲控、智慧分析、智慧安防、語音助理與新興應用,並陸續推出20多個AI應用服務,例如IVR語音導航、MOD聲控助理、電信大數據分析、智慧交通、科技執法、AI總機等,並獲得市場的廣泛好評。

以智慧客服為例,中華電信透過語音辨識、語音合成、語意理解、多輪對話、知識管理、語音核證、對話分析等核心技術,開發出文字機器人、語音機器人、外撥機器人、值機應答助理、客戶心聲分析、訂位助理、掛號助理與智慧總機等服務,協助公部門、餐飲、旅遊、電商、製造、金融、醫療、物流等超過30家客戶優化客服效率與體驗。

蘇添財表示:「2016到2022年間,我們的重點不僅是打造AI應用服務,更是透過持續的實務應用與實戰經驗,全面提升『人才』、『平台』、『技術』與『資料』等方面的能力,例如員工對語音合成、影像辨識、自然語言處理(NLP)與數據分析的掌握度,為未來做好準備。」

隨著生成式AI的出現,中華電信也從AI 1.0(辨別式AI)階段邁向AI 2.0(生成式AI)階段,不僅鎖定智慧客服、智慧法律、新興應用、元宇宙、防詐資安、Copilot等六個領域,推出生成式AI賦能的產品服務,例如台灣第一個代筆遺囑生成服務、跨國即時語譯與仿聲服務等。此外,中華電信也將AI技術導入電信網路,研發智慧維運助理、自治網路、網路數位分身等服務,提升網路品質並降低維運成本。在客服領域,透過自然語言處理結合客服知識庫,能在5秒內提供一線客服人員所需的精準答案與參考資料,協助即時解決客訴問題,減少10%的客戶等待時間。同時,推出AI企業年報審閱服務,審閱人員只需匯入公司年報與相關法條,即可完成AI年報審閱工作,節省超過80%的人工作業時間,法規審閱精準度超過95%。

展望未來,中華電信將持續以「內服外推」的雙軌策略優化AI產品與服務,成為企業AI轉型的最佳夥伴。蘇添財表示,將因應AI技術的發展,深化在體現智慧(Embodied Intelligence)、多模態AI(Multimodal AI)、領域化模型(Domain-Specific Models)、可解釋AI(Explainable AI)、空間智慧(Spatial Intelligence)、人型機器人(Humanoid Robotics)、AI擴增開發(AI-Augmented Development)等領域的能力,目標是提供在地客製、可控可信的智慧應用,滿足各領域與產業的需求,攜手夥伴與客戶共同將想像轉化為價值,共建智慧新未來。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