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名人做廣告,是高風險的投資」
「用名人做廣告,是高風險的投資」
2001.03.01 |

用名人做廣告,是長久以來一直存在的現象,不過站在廣告公司的立場來看,這卻是最取巧的作法。當商品在大眾心目中位置較低,而名人的位置較高,結合二者,是希望沾名人的光,將商品的位置拉抬上去,但是長此以往,商品和名人就會成為命運共同體。

**用名人代言風險高

**
可是做廣告求的是商品永續生存,名人的壽命短暫,消費者喜新厭舊的速度又很驚人,能夠持續拉抬商品者實在不多見。記得以前有一位女紅星拍香浴乳廣告,但是過沒多久女星不紅,人也老了。
貪圖用名人的後果,就要承擔這些負面的風險,因為名人會離婚、犯案、出紕漏,甚至被政治拖累,像是董事長樂團上了社會版,或是阿妹被大陸封殺。這其中有一個例外,就是孫越和麥斯威爾,因為孫越這人走老運,愈老反而形象愈好;金城武和易利信的結合,也是一個少見的成功案例,但是前面提到所有名人的風險,金城武都有,這是值得廣告公司和客戶深思的問題。
科技通訊類等消費性產品因為生命週期短暫,24小時都在前線上火拼,稍有不慎就會失掉半壁江山,他們用名人做廣告,等於是把名人拿來當子彈打,吸引消費者目光。現在用金城武就必須仔細想,金城武到底還可以紅多久?
用名人還有一個風險,就是他們也會替其他商品拍廣告,而這種結果通常是消費者記住了名人,卻忘記他賣過哪些產品。有個名人賣過汽車、紅豆冰、啤酒、醬瓜、火鍋料...,但是絕大部分消費者只會記得其中一、兩樣,其他商品都成了犧牲打。

**彼此魚幫水、水幫魚

**
商品和名人結合的最高境界,就是發揮「魚幫水、水幫魚」的效果,金城武和易利信也的確互相幫對方擦亮了招牌,不過這背後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金城武沒有再替其他產品代言做廣告。
簡言之,用名人做廣告像一把刀的二面,貪圖用名人的方便與快速,相對來說就要承擔隨之而來的風險。老實說我覺得用金城武做廣告不是英雄好漢的行徑,用金城武的爸爸才更有創意,只不過賣什麼東西我還沒想到。

關鍵字: #綠能環保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