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碩董事長、氣候變遷委員會副召集人童子賢7月23日指出,若以「非核家園」規劃來說,能源結構須要有50%的天然氣,但考量台海風險, 「人家也不用真的打你(台灣),就東南西北各放一艘船,威脅天然氣的運輸船不要靠近台灣,台灣的電就沒了。」
綠電真的「綠」嗎?
針對台灣綠能發電條件,童子賢說,台灣的綠能不可能與丹麥或其他自然資源充沛的國家比擬,除了要評估對環境的衝擊,也要思考再生能源是否真的可以循環再利用。
由於台灣目前的綠電供應不足, 若綠電都要從國外進口,那台灣3,000多億的用電量,每一度電若增加1元的成本,每年將多出3,000億元的支出,台灣的財政可能會非常吃緊,「資金預算很珍貴,那為什麼不做出一個優質的發電組合?」
童子賢也說,義大利總理最近重啟核能,因為不希望美麗的風景被大量的太陽能板破壞,而且太陽能板雖然是綠能,但清潔和維護的過程可能造成環境更大的傷害。
他舉例,太陽能板的清潔必須用到酸性的清潔劑清理,如果休耕的農田種了電之後,農田可能也無法再恢復農耕使用,並且間歇性供電需要大量鋰電池儲能,但鋰的開發對環境的衝擊更大,風力或太陽能的發電過程也容易影響附近生態。
綠電發電穩定嗎?
童子賢提到,台灣目前的綠能除了古老的水力發電2.5%,2023年新建綠能中,風電占其中2.2%, 「努力了很多年只佔台灣總用電2.2%,而太陽能光電台灣目前是4.6%,我相信2024、2025會有進步,但是再怎麼進步都離他(蔡政府)原來希望的20%還有一段距離。」
根據經濟部能源署資料顯示,2023年台灣總發電量為2,823億度,其中再生能源的比例為9.5%,相當於產生269億度的電,而當中再生能源發電種類占比,以光電為主(4.58%),其次為風力(2.20%)、慣常水力(1.40%)、廢棄物(1.20%)、生質能(0.08%)、地熱(0.01%)
省電不開冷氣?童子賢籲:真的不用良心不安
「我還是要吹冷氣,請你盡力的發電。」童子賢說。
在7月23日的記者會上,童子賢幽默地向經濟部長郭智輝喊話,「要跟郭部長智輝兄(經濟部長)說聲抱歉,(但民眾)不要因為吹冷氣感到良心不安,因為生活用電只用了18%,省冷氣可能只省了1%,然後又花更大的力氣去照顧自己的健康。」
責任編輯:李先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