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NVIDIA)與超微(AMD)近年在AI競賽中表現亮眼,昔日霸主英特爾卻相形見絀,在AI時代裡跌跌撞撞。8月發布最新財報引發股價慘跌35%,創下50年來最慘烈跌幅。根據《路透》報導,在2017年和2018年期間,英特爾(Intel)其實有望拉攏OpenAI合作,但最終被公司高層一聲令下否決,導致錯失良機。
OpenAI當時還是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型非營利研究組織,開發相對鮮為人知的人工智慧技術,據《路透》引述4位知情人士的說法,英特爾和OpenAI曾共同討論多種不同的投資選項,包括英特爾以10億美元收購15%的股份,或是以成本價為OpenAI 製造硬體,換取OpenAI 15%的股份。
當時OpenAI對英特爾的投資也非常感興趣,因為可以減少對輝達的依賴,也能建立自己的基礎建設。
前執行長否決交易,反被微軟搶得先機
然而,當時的英特爾執行長鮑伯.史溫(Bob Swan)不認為AI模型可以在短期內商業化,也擔心英特爾的投資無法回收,因此否決了這筆交易;消息人士補充另一個否決原因,可能是英特爾的資料中心部門不願意以成本價生產產品,認為「被占盡便宜」。
在英特爾拒絕投資後,從中嗅得先機的微軟於2019年、2021年和2023年向OpenAI注入了數十億美元,而今兩者雙雙躍升AI舞台上大玩家,於2022年推出 ChatGPT更是轟動全球。
儘管英特爾在AI領域的戰略失誤,與OpenAI的投資機會失之交臂,但仍在努力提升自己在AI市場的地位。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Pat Gelsinger)近日表示,第三代Gaudi AI晶片將於今年第三季推出,並自豪能超越競爭對手,還表示已向20多個客戶提供第二代和第三代的Gaudi晶片,而下一代Falcon Shores AI晶片也將於2025年底推出。
資料來源:《TrenaForce》、《Reuters》、《Tom's Hardware》
本文初稿為AI編撰,整理.編輯/ 蘇柔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