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30更新)
《吉伊卡哇》在台掀起搶購熱潮!藏壽司日前在店內推出聯名扭蛋活動,只要在店內用餐並投入餐盤,就可參與扭蛋活動。但由於活動吸引大量人潮光顧,使得扭蛋供不應求,讓藏壽司8月30宣布「吉伊卡哇扭蛋會提前結束,預計9/2前會使用完畢。」原訂舉辦到9/22的活動硬生生提前20天告終
另外,9/2-9/6會開始吉伊卡哇與寵物扭蛋混抽,「可能部分店鋪尚有微量吉伊卡哇。」
針對活動提前結束原因,藏壽司提出4聲明澄清:
- 每一檔扭蛋活動皆為限量
- 9/4滿額贈筆記本活動不變
- 9/2起扭蛋進入混用期後,可於官網最新消息查詢各門市剩餘的吉伊卡哇扭蛋數量
- 因消息一出,流量湧入官網導致癱瘓,緊急搶修中
吉伊卡哇在紅什麼?
現下最紅的日本角色,非《吉伊卡哇》(ちいかわ,Chiikawa)莫屬!連鎖日式迴轉壽司店藏壽司(くら寿司,Kura Sushi)近期與《吉伊卡哇》聯名,推出 18 款扭蛋,不僅吸引人潮前往朝聖,更引發了「藏壽司之亂」,社群平台 Threads 上屢屢傳出「付費代吃」、「討空盤」等討論。
根據《KEYPO 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藏壽司」近一個月熱門關鍵字,出現了「代吃」、「外帶」、「打包」等亂象相關字詞;23 日藏壽司聯名活動起跑後,《吉伊卡哇》的 Google Trends 搜尋熱度更是達到 97 分,這幾天都在 100 分左右徘徊。
《吉伊卡哇:這又小又可愛的傢伙》(なんか小さくてかわいいやつ)是如何一步步爆紅、成為現象級 IP 的?
寫實引發共鳴:很常不是幸福結局!主角跟上班族一樣要「為五斗米折腰」
不同於傳統的童話故事,《吉伊卡哇》的世界充滿了現實中的挑戰與考驗,主角們也必須為了「生計」來工作。像是最知名的「拔草檢定」橋段,描述了主角吉伊為了通過拔草考試而拼命學習,小八貓夢想著能與吉伊一起通過考試,於是也開始學習。儘管兩人都拼命了,最後仍只有小八貓通過考試。
「努力但沒有得到回報」這樣的設定,使得觀眾,特別是上班族更能感同身受,從而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東洋經濟新報社》指出,《吉伊卡哇》中有很多故事,並沒有以動漫中通常的「幸福結局」結束,角色們面臨著各種困難和嚴酷的現實,就像是現實生活的我們一樣。
綜觀《吉伊卡哇》的故事,著重在報酬工作、資格考試、友誼考驗的「現實世界」情節,讓作品更有跨文化的適應能力,能成功引發東亞市場觀眾的共鳴,特別是在與日本文化相似性較高的中國、韓國。
《36 氪》觀察,《吉伊卡哇》的成功與現代年輕人對於「心靈慰藉」與「情感寄託」的需求息息相關。當今的年輕人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和挑戰,而《吉伊卡哇》的角色和故事,恰恰提供了他們所需要的心理支持,讓觀眾能夠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情感的出口。
「推活」文化正夯!社群效應成助力,深深打入Z世代的心
除了吸引成年觀眾的情感共鳴,《吉伊卡哇》在年輕人中,特別是 Z 世代也引發了巨大反響。
如今年輕一代的族群流行「(推活)推し活」文化,也就是透過購買、展示與分享自己喜愛的角色周邊商品,表達對角色的喜愛。先前爆紅的日本動畫《我推的孩子》,日文原名便是《推しの子》,可見「推活」已不再是以往流行於追星族之間,而是日本現下流行文化的重要一環。
《東洋經濟新報社》認為,推活文化是《吉伊卡哇》能受到歡迎的重要推動力。年輕一代的粉絲們積極在社群媒體上展示自己擁有的《吉伊卡哇》商品,進一步助推了角色的熱度。
超高頻率更新!漫畫家幾乎天天更新,而非一開始便仰賴大型出版社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吉伊卡哇》並不是近期的作品。主角吉伊初次登場,是在 2017 年名為《我想這樣生活》(こういう風になって暮らしたい)的插畫中;2020 年,《吉伊卡哇》便正式在 X(舊名 Twitter)上連載,也迅速吸引了大量粉絲。
值得注意的是,《吉伊卡哇》的漫畫家 Nagano(ナガノ)沒有借助大型出版社的力量,而是透過自我推廣的方式,以高頻率的方式更新,自己「DIY」出行銷曝光。
《日經 Xtrend》指出,《吉伊卡哇》漫畫於 2020 年 1 月在 X 正式連載後,大概長達三年的時間中,《吉伊卡哇》幾乎天天更新,沒有更新的日子大約只有 200 天。
《日刊 SPA!》指出,這種創作精神,不僅讓 Nagano 在版權與收益分配上擁有更多自主權,也引發了業界對漫畫家權利保障的討論。Nagano 成功將作品推向全球市場,證明了即便在沒有傳統出版商的支持下,創作者也可以透過社群平台獲得成功,為漫畫家和創作者樹立了典範。
2021 年,《吉伊卡哇》正式由大型出版社發行單行本;統計至 2023 年 12 月,電子版在內的累計銷量已經突破 270 萬冊。2022 年 4 月開始,《吉伊卡哇》也在富士電視台中播出了動畫版;除了 YouTube,也上架到了 Amazon Prime、Netflix 等國際串流平台。《日刊 SPA!》指出,《吉伊卡哇》是第一個誕生在社群媒體平台的超級暢銷作品。
跨界聯名策略奏效!從日本走向世界,線上線下的帶貨能力都亮眼
據估算,《吉伊卡哇》已經造就超過 100 億日元的市場規模。這得益於《吉伊卡哇》多樣化的商業聯名合作。從 UNIQLO、伊藤洋華堂、三得利(SUNTORY)、可口可樂、山崎麵包,到東京晴空塔、池袋 Parco,都能看到《吉伊卡哇》的身影。
除了在日本本土市場,《吉伊卡哇》在東亞市場,像是中國和韓國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36 氪》指出,《吉伊卡哇》在中國相關商品銷售額已經達到約 2.2 億日圓。與中國名創優品(MINISO)合作推出的聯名商品,3 天內創造了 1.76 億日元業績,一場線上直播便能帶動約 2200~5500 萬日元的銷售。
不僅局限於東亞市場,《吉伊卡哇》在全球各地的受歡迎程度也不容小覷。《IP Mag》指出,社群媒體的發達,讓《吉伊卡哇》的動畫和漫畫能迅速傳播到全世界,透過 YouTube、Netflix 等平台的播出,全球的觀眾幾乎能同步觀看《吉伊卡哇》的最新動畫,大大縮短了作品在全球市場中的散播成本。
《吉伊卡哇》還與多位知名國際藝人合作,像是與美國知名歌手亞莉安娜・格蘭德(Ariana Grande)合作演繹經典聖誕流行歌《Santa Tell Me》,MV 在上線一天內便達到約 138 萬次播放量。
此外,《吉伊卡哇》還與日本的熱門觀光景點進行合作,例如與阪急電車合作推出聯名巴士,在日本吸引了大量外國觀光客的關注;美國運動潮流品牌 NEW ERA、CONVERSE,以及德國頂級毛巾品牌 FEILER 也都與《吉伊卡哇》聯名推出限量產品。
然而,隨著時間推移,《吉伊卡哇》也面臨著「保持熱度」的挑戰。如何在熱潮退去前保持住角色的吸引力,將是未來的一大挑戰。
延伸閱讀:日本最大二手電商Mercari登台!寶可夢、吉伊卡哇登熱門夯品,跨境交易Top5商品有哪些?
「再不打開我試試看!」號稱最會情勒App,Duolingo如何靠A/B測試收服3400萬死忠粉?
本文授權轉載自:經理人
資料來源:日刊 SPA!、東洋經濟 ONLINE、Yahoo! Japan、IP Mag、日經 XTREND、日本 36 氪、エンタメハンター;本文初稿由 AI 協助整理,編輯:林柏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