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也能買到比特幣ETF了!
美國在今年1月10日批准比特幣現貨ETF在紐交所、那斯達克交易所與Cboe BZX上市後,因為主管機關沒有馬上表態或禁止,台灣投資人最初也可以透過複委託方式,購買美國比特幣現貨ETF。
但在兩週後,多家國內券商發出公告表示,因為主管機關考量到加密貨幣商品價格波動大且風險高,在保護投資人的前提下,只能夠過複委託賣出比特幣現貨ETF,不可以再新增買進。
近日,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下稱金管會)參考中華民國證券商業同業公會的建議,開放專業投資人得以複委託方式投資外國虛擬資產ETF。
本次開放內容及配套措施重點說明如下:
一、投資人身分別:
考量虛擬資產性質複雜且價格波動劇烈,虛擬資產ETF投資風險較高,證券商受託買賣外國虛擬資產ETF之委託人以專業投資人為限。專業投資人包含專業機構投資人、高淨值投資法人、高資產客戶、屬於專業投資人之法人或基金、及屬於專業投資人之自然人。
二、強化瞭解客戶程序:
證券商應建立適當之虛擬資產ETF商品適合度制度並報經董事會通過,並於委託人初次買進前評估委託人具備虛擬資產暨相關商品投資專業知識及具備一定投資經驗,以瞭解客戶委託買賣該商品之適配性。
三、簽具風險預告書:
除委託人為專業機構投資人外,委託人應於初次買進前簽具風險預告書,證券商始得接受其委託。
四、提供商品資訊:
除委託人為專業機構投資人外,證券商應於委託人初次買進前提供虛擬資產ETF相關商品資訊。
五、定期教育訓練:
證券商應定期對業務人員辦理虛擬資產暨相關商品教育訓練,以利業務人員充分瞭解該商品。
金管會將持續關注證券商複委託業務辦理情形,持續完善相關規定,以確保投資人權益及提升證券商競爭力。
業者怎麼看?
對於金管會開放符合資格的專業投資人能夠以複委託方式投資外國虛擬資產ETF,這對於台灣虛擬資產產業發展是重要的一個里程碑,特別是對於那些可能尚未接觸過虛擬資產的專業投資者來說,ETF可以是他們在符合監理要求下,踏入虛擬資產市場的第一步,增進他們在不同金融商品配置上選擇的機會。
幣安亞太區域團隊代表何軒榕(Damien Ho)指出,從市場發展角度而言,此次的核准也象徵了台灣監理機構如同國際上多國監理單位一樣,已經逐漸正視到虛擬資產新興資產類別發展的機遇,並為傳統金融機構參與加密市場打開一扇門。隨著新投資人、新資本的參與,預期將得以為市場帶來更大的流動性與活水,從而進一步推升虛擬資產的普及。
根據區塊鏈數據分析公司Chainalysis近期研究報告指出,東亞地區在全球虛擬資產經濟體中排名第六,其中東亞地區的採用便是由機構和專業投資者所推動,顯見專業投資人的參與對市場成熟與成長的重要性。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該公司統計,台灣虛擬資產採用率在2024年全球排名第40,相較於2022年的53,有著顯著的提升,這也代表台灣投資人對進入虛擬資產並不排斥或陌生,甚至可以說有著濃厚的興趣。
何軒榕強調,儘管當前金管會僅開放符合資格的專業投資人,以複委託形式投資國外虛擬資產ETF,但無疑這已為傳統金融與加密金融之間,搭建起一個重要橋樑,若以中長期來看,未來雙邊的邊界可能只會愈趨模糊。
本文授權轉載自:Web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