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捷轉攻AI影像辨識!40年POS機老廠轉骨:25歲二代揪「7秒法則」攻進美國速食龍頭
飛捷轉攻AI影像辨識!40年POS機老廠轉骨:25歲二代揪「7秒法則」攻進美國速食龍頭

飛捷已是全球領先的POS機廠,卻不甘只做硬體,近年來積極發展軟體事業,將AI影像辨識技術導入美國速食業龍頭、東南亞連鎖超市,為集團事業開創第二春。

在這家位於美國華盛頓州的溫蒂漢堡(Wendy's),店長一邊替客人打包餐點,一邊盯著牆上螢幕,原來,櫃檯的AI攝影機正追蹤每位客人的排隊、點餐和等餐時間,數字全顯示在螢幕上,一發現排隊時間變長,店長馬上調度人力,減少客人不耐而離開的機率,平均下來,讓月營收增加4%。

很難想像,把這款「AI計時器」系統導入速食業的,竟是原本只做硬體的工業電腦廠飛捷科技。

1984年成立的飛捷專做POS機,約8成客戶來自全球零售、餐飲業,點餐、結帳機台全靠它。做了30幾年硬體,5年前,飛捷走上軟體研發之路,還分拆出華捷智能(Berry AI)、英捷智能(Angible)、英諾菲三家純軟體子公司,前兩家更挾AI視覺辨識技術分別打進美國速食龍頭、東南亞大型連鎖超市,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避紅海競爭,董座兒接新任務

「這個產業做久了,就有一堆人進來,我們每天都在怕,會不會明年就被別人幹掉?」飛捷董事長林大成說,創業以來,他始終秉持「人多的地方不要去」,卻難抵擋後進者削價搶客,即使已拿下全球POS機大廠地位,對「被幹掉」的擔憂依然揮之不去,「每天都感受到這種壓力。」於是2018年,林大成決定發展「非POS」業務,希望創造第二成長曲線,避開紅海競爭。

但問題馬上就來:不做POS機,還能做什麼?林大成把這項任務,交給剛自美國大學畢業的兒子林逸中。林逸中加入飛捷後,與同事從兩張桌子開始,發想POS機以外的新業務,「人多的地方不要去,但沒人的地方千萬不要去,你要跟在部隊旁邊走。」林大成時常這樣提醒林逸中,意思是,從大家都在做的生意中找到加值應用。

他們從飛捷已打入的產業切入,注意到當時首次對外開幕的亞馬遜無人商店,號稱採用大量AI影像辨識技術,判斷消費者的動作與拿走的商品品項,激起林逸中研究AI影像辨識的興趣,並認為這項技術有商機。

2019年,Berry AI誕生,由飛捷100%持股,年僅25歲的林逸中則擔任執行長,鎖定AI影像辨識找應用,飛捷正式跨入軟體市場;不過有技術又有經驗的人才稀缺,最初團隊只有5人,就走上這條與本業截然不同的路。

Berry AI的「處女作」是麵包結帳機,也就是放在麵包店結帳櫃檯旁,代替店員辨識客人買了哪些麵包、計算價錢;然而麵包重疊、夾子遮擋等不確定因素太高,導致辨識準確率遲遲無法提升,就算一百個麵包中,AI只會看錯一個,店員也無法接受。林逸中這才驚覺,不是所有客戶的痛點,自家技術都能解決。

第二次,Berry AI轉換賽道,把影像辨識帶進郵局,自動量測包裹尺寸,結果公務機關導入新科技的速度慢,就連試用都要跑好幾個月的公文、招標流程,林逸中果斷放棄,並繼續研究其他產業應用。

歷經一年多峰迴路轉,某次林逸中在與好友聊天中,發現速食業者一直在尋找提升服務效率和品質的解方,他決定回頭鎖定飛捷最熟悉的餐飲客群。團隊經過訪談、調查得知,光是店內標準作業流程就有上百項,「業者對AI有非常多想像,一開始有8、9項功能,客戶全都想做。」林逸中舉例,業者會想知道員工上班有沒有滑手機、洗手有沒有洗乾淨、庫存盤點有沒有照實做,但是,Berry AI得先幫他們挑出最適合用影像辨識、且最急迫的需求。

每降低7秒等候,營收增1%

「其實對速食店來說,每降低7秒等候時間,營收就能成長1%。」林逸中發現,等候時間是最直接影響營運的要素,因此從「AI計時器」下手,將攝影機裝在得來速車道和廚房、櫃檯,利用去識別化的AI影像辨識,算出客人排隊、點餐、取餐要花多久時間,即時螢幕顯示讓店家能一眼看出人流卡在哪,進而判斷哪些時段是否安排太少人力或備料不足。

Berry AI進軍速食大國美國,讓業者試用、改良再試用,加上母公司飛捷名號助攻,2020年起就陸續打進全球連鎖速食龍頭,以及漢堡王、溫蒂漢堡、小凱撒披薩、Dunkin' Donuts等連鎖速食業者。溫蒂漢堡加盟商Wenspok Companies指出,這套軟體可讓員工專注於更高價值的任務,且馬上就看到營運效率和顧客體驗提升,「Berry AI平台的表現超出我們預期,很高興能將解決方案導入更多餐廳。」

在林逸中操刀下,Berry AI有所斬獲,但林大成的野心不止於此。2023年,他觀察到疫情和缺工,加快了零售業導入自助結帳的速度,對善長硬體製造的飛捷而言,自助結帳機台是一門可以發展的新生意;不過,早就不甘於只當硬體廠的林大成,還希望搭配軟體,他找上在AI產業工作的羅荷傑,兩人一拍即合,羅荷傑加入飛捷,一邊思考軟體在零售業自助結帳的應用、一邊招募團隊。

羅荷傑拜訪數十家不同品牌的零售業門市進行訪談,自己也當消費者體驗,發現業者採用自助結帳的最大痛點,不是效率不如人工結帳,就是漏刷商品導致營業損失,若能把Berry AI已經熟悉的影像辨識技術,用來偵測商品是否漏刷,問題便迎刃而解。

想這麼做,首先得訓練AI「看」懂人類行為,比如手伸過去刷條碼、系統卻沒顯示商品,或是拿起購物車商品就放包包,都屬於漏刷行為,一旦AI偵測到異常,就會透過結帳機台提醒,或通報店員處理。

抓結帳漏刷,準確率達99%

羅荷傑指出,攝影機可架在機台上或天花板,自助結帳機台周圍30到50公分都是偵測範圍,除了防漏刷,也可以讓店家透過使用前後比較,了解自助結帳造成的損失情況,目前辨識準確率已達99%,也就是說,AI揪出的一百次漏刷中,有99次都正確。

今年,這個團隊從飛捷獨立出來,名為Angible,羅荷傑擔任執行長,將軟體導入東南亞大型連鎖超市,可以單獨訂閱,也能搭配飛捷的硬體使用。

不過部分設置自助結帳的零售業者,已採用重量檢核機制比較未結帳和已結帳商品重量是否一致,來判斷有無漏刷。比如全台自助結帳設置比率最高的家樂福,就採用這項機制,並且幾乎沒失誤過。反觀AI影像辨識方法須考量系統相容性、成本效益,業者是否導入,得再評估。由此可見,業者還有其他選擇,Angible如何說服客戶採用AI影像辨識方案,是未來挑戰之一。

飛捷朝軟硬整合轉型,法人指出這是必要之路,有助提高競爭力、客戶黏著度及毛利率,林大成也深知這點,「兩家子公司有加值效益,也讓大家知道飛捷已經不再只會做硬體。」他坦言,以前一台工業電腦可以賣1千美元,現在軟體租給一家客戶只能收到1百美元,營收規模完全不同等級,「一開始看到數字,的確很不習慣。」雖然兩家子公司還處於燒錢、虧損階段,林大成仍胸有成竹,認為AI導入零售餐飲業是未來趨勢,「我們非常樂觀!」

未來Berry AI將繼續鎖定美國市場,針對既有客戶推出更多元的應用,目標是從現有數百家,在未來5年內打進超過一萬家門市;Angible則希望累積更多影像數據做分析,並提供給店家洞悉消費者。

讓兩支精銳小兵團「跟在部隊旁邊走」、自建智慧零售生態系,是飛捷轉型的核心策略,接下來就看小兵們能不能上演「立大功」戲碼,帶飛捷這艘大船,成功轉舵。

本文授權轉載自:今周刊

延伸閱讀:超微新AI晶片來了,強勢對標輝達H200!現場直擊:蘇姿丰4大策略衝AI市佔
觸爛、好解、超頂⋯Z世代口頭禪到底什麼意思?17個網路用語一次解密

責任編輯:李先泰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從「破浪者」到「心理韌性」的生存:新北市政府青年局以AI為題,帶領青年鍛鍊面對未知的勇氣
從「破浪者」到「心理韌性」的生存:新北市政府青年局以AI為題,帶領青年鍛鍊面對未知的勇氣

生成式 AI 掀起的浪潮,正在重塑全球職場規則。當自動化與智慧工具成為日常,企業對人才的期待也正快速轉變,不只要會用AI更要能與AI協作。新北市政府青年局看見了這股正在變化的趨勢,將「AI」視為青年職涯培力的核心議題,從課程設計到論壇活動全面升級。近期,更辦理「AI破浪者論壇」,邀集產業專家帶領青年從 AI 工具應用到心理韌性心法,全面探索 AI 時代的職涯解方,希望能陪伴青年不僅追上技術,更在快速變動的時代中培養學習力與行動力,學會駕馭浪潮而非被浪潮推著走。

從教育補位到心態進化,新北市政府青年局的AI世代行動課

「我們要做的就是補上教育與職場之間的缺口,」新北市政府青年局局長邱兆梅指出。她表示,新北市政府青年局雖僅成立3年,但始終以「接軌社會、接軌職場、接軌市場」為核心任務,不只是從開設課程賦能青年,更要讓青年加快速度以多樣化的姿態進入場景實戰,而「新北有課 UKO」正是這個「接軌職場」的實踐平台。

邱兆梅局長說,它是專為 18 至 40 歲青年而打造設計,串連了培力課程、職涯諮詢與實習體驗的完整職涯成長路徑,希望成為新北青年的「實戰培力基地」。因此,從AI 工具應用、數據分析到自媒體行銷,課程設計結合專案實作與專業證照,如NVIDIA DLI AI深度學習課程等,讓學習成果能直接成為履歷亮點。邱兆梅局長認為,青年需要的不只有學習知識,而是「能立即上場的實戰力」。「學校教的是知識,但我們希望青年學會行動、會嘗試,跌倒之後也能有再站起來的韌性。」這樣的精神,也成為今年「AI破浪者論壇」設計的出發點。

相較過去曾以「藝術變現」為主題,今年的新北市政府青年論壇轉向時下最熱的 AI話題,是順應趨勢,更是教育思維的延伸。「AI讓未來變得更快、更不確定。」邱兆梅局長深刻描繪了時代的變革,「在我父母親的年代,職涯像是在爬樓梯,大家都有明確的路徑。但現在年輕人面對的世界不要說樓梯,連堅固的地板都不見了。」

她坦言,現在的職涯模式更像是「衝浪」充滿高度未知性,也因此,AI 帶來的不僅是技術挑戰,更是心理挑戰。許多青年面對變化感到焦慮,擔心被取代或落後。於是,今年論壇特別以「上半場談技術、下半場談心理」的設計,將生成式 AI 的應用學習與心理韌性課題並列。

DSC01039.jpg
邱兆梅局長強調「我們要教的不只是技能,更是面對未知的能力。」
圖/ 新北市政府青年局

從技術到人性:AI時代青年行動力的三種樣貌

在論壇現場,來自不同領域的三位講者從各別角度,展現出對AI時代下青年可能的行動路徑的不同洞察與分析。

在AI實務應用的層面上,AI 創作者林上哲與 FansNetwork AI 分身平台創辦人李婷婷兩位講者皆指出,「協作」與「標準化」是進入AI時代的關鍵。李婷婷認為,與AI互動的能力就像訓練一位國中生,指令越明確、語境越精準,AI的回應品質就越高。她強調,唯有長時間餵養資料、反覆調整,AI才能成為真正理解使用者的工作夥伴。而林上哲則從企業角度指出,AI自動化若無法落地,多半是因為組織缺乏標準流程。唯有先完成SOP與工作鏈結的明確定義,AI串接與任務優化才有基礎可循。

DSC01106.jpg
AI 創作者林上哲在論壇中分享:AI 要真正落地,關鍵不在技術,而在組織能否建立明確的標準流程與工作鏈結。
圖/ 新北市政府青年局

至於在企業導入 AI 的實務層面上,DataDecision.ai 人工智慧科學家尹相志指出,大型語言模型(LLM)的最大挑戰在於「不可控」。AI 無法產生完全一致的答案,對企業而言意味著風險與難以驗證的結果,因此實際上線的多為 AI 所生成、可被測試的程式,而非 LLM 本體。他進一步提醒,AI 並非萬能代理(Agent),真正的關鍵在於理解每個工具的能力邊界,並以「工作流」的概念設計系統,讓人類的品質管理與決策判斷成為 AI 發揮效能的保障。

在面對 AI 時代的個人修煉上,三位講者不約而同指出,真正的競爭力仍來自「人性深度」。尹相志提醒青年,要勇於挑戰超越自身能力的目標,因為這是機器無法模仿的勇氣與創造力;林上哲則強調閱讀與專注的重要,他認為在速食資訊的時代,願意深入思考、專注於單一主題的人,才具備「匠人精神」。李婷婷則以自身經驗呼應此觀點,指出與 AI 協作需要長期投入與耐心反覆調整。當你真正開始讓AI回覆訊息、處理日常事務時,才會發現需要調整與優化的地方,才能學習如何把腦中的 SOP 清楚轉達給它。唯有經過不斷試錯與磨練,AI 才能真正為你代勞並成為人類創意的延伸。

三位講者的分享,體現了青年局設計這場論壇的初衷:AI不只是技術趨勢,更是場人與心智的革命。從自學者、創業者到產業實踐者,這群「破浪者」讓人看見AI時代下多元的成長路徑:學習力、行動力與韌性。

DSC01384.jpg
FansNetwork AI 分身平台創辦人李婷婷指出:AI 就像一位需要引導的學習者。唯有持續餵養資料、反覆對話,AI 才能真正理解你的思考。
圖/ 新北市政府青年局

在AI解放之後,重新定義「人」的價值

邱兆梅局長分享,AI 的普及正迫使人重新思考「人」的價值。她認為,科技的進步本質上是一種解放,AI 取代的不是人,而是那 90% 重複、機械、缺乏意義的工作,讓人有機會回到核心問題:「什麼才是人類的獨特性與貢獻?」

「當這些被AI取代的事都被解放後,我們就該探索人能為這個世界帶來什麼?」她說,而那才是人類真正的價值。邱兆梅局長鼓勵所有「AI破浪者」們,要誠實地面對跌倒與挫折,並專注在那 10% 無法被取代的價值上,因為那才是青年在這個時代中最關鍵的競爭力。「現在值得敬佩的,不是一路順利的人,而是一直跌倒還能再站起來的人。」她強調,「新北有課 UKO」不僅幫助青年學會寫履歷,更陪伴他們走進產業現場,從技能到心態提供完整支持。最終,能真正駕馭浪潮的,不是掌握多少技術的人,而是那顆願意持續學習、面對挑戰、勇敢破浪的心。

[由就業安定基金補助廣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