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異電器21世紀舵手出爐
奇異電器21世紀舵手出爐
2001.01.01 | 科技

在11月27日,傑克.威爾許(Jack Welch)終於揭開全公司最難窺伺的秘密,向眾人引介他選定的接班人傑佛瑞.殷梅特(Jeffery R. Immelt);當時,不管從哪個角度看,兩人都像一個模子打出的父子檔。
奇異這兩位最高管理人,於NBC《週六夜直播秀》的現場,宣佈這個萬眾矚目的消息時,身上穿著一式的藍襯衫,同樣留著領口的那顆釦子不扣,加上不分軒輊的深藍色休閒外套——連腳上結了穗子的皮鞋,都是同一個款式。這並非刻意造成的結果。奇異醫療事業部門首腦、現年44歲的殷梅特,是前一天下午五點半、在南卡羅來納州的海邊渡假時,意外地接到65歲的威爾許打來的電話。殷梅特的太太在收拾行李時,隨便找了件外套塞進去,結果正好跟他老闆的衣服暗合。

**要接棒先當室友

**
這種熟悉的感覺,殷梅特得趕快習慣。接下來這一年,他跟威爾許的關係,說是室友也不為過。身為董事長的威爾許,無論走到奇異的哪一個角落,必定有殷梅特陪著,而殷梅特的駐地,就設在威爾許辦公室附近。至於投資者們則會睜大眼睛,尋覓有否任何徵兆,顯示出殷梅特具有追隨威爾許的本錢。
然而,殷梅特要承繼的事業,與當年威爾許所承繼的事業,已經大不相同。1981年,威爾許是從偶像級人物雷奇諾.瓊斯(Reginald H. Jones)的手中接下棒子;這一點,殷梅特跟威爾許大同小異。但是殷梅特所受到的壓力,遠比他的前任大得多,這是因為威爾許非常成功,而且奇異股票的價值不斷上揚。奇異的市值從1981年以來,增加了近5000億美元。尤有甚者,殷梅特是在高階管理人最大起大伏的時期中,把奇異的家業接手過來——近來從可口可樂到寶鹼(Procter & Gamble)到全錄(Xerox)等企業,他們的首席執行長,往往是犯了過去尚可原諒的錯誤之後,便黯然下台。一位資深企管顧問觀察:「首席主管的蜜月期越來越短;現在的投資人社群是一觸即發的。」
不過,至少在一開始,有人會幫殷梅特擋掉一些壓力。威爾許原定於2001年4月去職,但是他將日期延後8個月,以便監管他以450億美元購入的漢尼威爾(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據分析師的預估,不計併購的漢尼威爾,奇異從現在起到2002年為止,獲利成長都將達到15%或更高於此;而在購入漢尼威爾之前,奇異今年的獲利成長便已經達到18%。

**經濟環境考驗

**
威爾許雖然象徵性地把權柄移交給殷梅特,但是這兩個人要如何分享決策過程、殷梅特在引領奇異前進時會有多少自由度?關於這點,NBC電視台(奇異的事業體之一)總裁萊特(Robert C. Wright)也承認,這一定要「邊做邊看」(work in progress)才會知道。萊特是威爾許指定來協助殷梅特接棒的兩名導師之一;另一位導師,則是奇異資本服務公司(GE Capital Services)董事長兼任集團副董事長的丹莫曼(Dennis D. Dammerman)。
殷梅特一旦身居要津,就得承受龐大壓力,因旁人會拿威爾許近來的獲利紀錄跟他比較;如果他應聲倒地,投資人便會迅速施壓,要求將這個複雜的巨大企業集團解體。在威爾許帶領下,奇異年收入從279億美元,勁飆到1300億美元;然而在華爾街偏好純粹企業的風潮下,奇異其實是個異數。奇異併購了漢尼威爾這個航太與工業的複合企業後,將變得更加龐大、且愈形複雜;2001年奇異的收入,估計為1760億美元,員工總數達45萬人——目前的員工數為34萬人。要把這些企業體聚合在一起,是個夢魘般的任務,恐怕除威爾許外,無人能夠勝任。

**對奇異尚未熟悉

**如果殷梅特打算來一場變革,就像威爾許在20年前接手時一樣,那麼殷梅特是不會講出來的。他在宣佈會上初試啼聲,以廣泛的字眼表示他將鞏固現有的企業、繼續拓展中國與印度的業務,並更徹底地把奇異的每個動作,都與網際網路連結起來。
事實上,對殷梅特而言,奇異帝國裡泰半以上,都是未知的領域。他從無海外的工作經驗,而且僅在奇異的10個主要部門中的3個部門任職過。他跟威爾許一樣,職業生涯大半都在塑膠部門歷練;殷梅特在此擔任過兩個職位,最後升為奇異塑膠美國部副總裁兼總經理。1989年,殷梅特通過重要職場試煉:殷梅特所在的應用材料部門,正因展開奇異史上少見龐大的回收計劃而弄得一團糟;身為顧客服務處副總裁的他,既要能帶領眾人渡過難關,又得籌集足夠人力,為好幾百萬台冰箱換上新壓縮機。等到殷梅特在1997年就任醫療系統的首席執行長的時候,他早已被視為繼任威爾許的熱門人選了。
移交的這一年,應該可以幫助殷梅特熟悉奇異的其他事業,包括收益佔整體41%的奇異資本部門。但是有幾個因素,會使這個學習過程更加複雜。其中最棘手的,就是漢尼威爾的購併案;這個購併案大大拓展了奇異飛機引擎與奇異動力系統的版圖,而這兩個事業部門的領導班子都可能變動;飛機部門以及引擎製造部門的兩位負責人,在輸掉繼承人之爭後,應該也會另覓良機。
由於這幾個事業部門非比尋常,所以殷梅特接任之後,打算多花些時間與其主要客戶見面,向他們保證接下來這幾個月會很順利。「這跟我之前做的工作沒什麼不同,」殷梅特說:「首要的任務,就是穩住市場。」
在這方面,殷梅特可能會做得很出色。身高193公分、從俄亥俄州芬尼鎮的高中棒球隊,一路打到達特矛斯學院橄欖球校隊的殷梅特,渾身散發著個人魅力。他在達特矛斯學院主修經濟與應用數學,同時還擔任兄弟會主席;同學們都說他是天生的領袖,看到他過去為達特矛斯校友雜誌寫的幽默小品時,依然令人捧腹不已。
高超的領導技巧,造就了殷梅特今日地位。「人們會跟著他走,」威爾許說。麻州總醫院是奇異醫療系統的大客戶;而醫院放射科的首席,索爾醫師(James H. Thrall),親眼看過幾次殷梅特與部屬間的坦誠交談:「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人們對他很有信心,所以問他很難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殷梅特也拿得出結果。殷梅特接任醫療系統的職務後不久,索爾便與殷梅特談起一個長久以來不堪其擾的問題:每次醫院向奇異採購,就得針對每一項儀器,進行冗長乏味的合約協商。索爾希望,只要以一個多年合約來規範儀器定價與其他條件即可。「長久以來,我不斷跟奇異上上下下的人促銷這個做法,」索爾憶道:「所以我第一次碰到殷梅爾,就跟他講這事。結果他一分鐘之內就做出決定。他對我說:『這不管從哪個角度看都合理。我們就這麼做吧。』」

**快槍掃射大購併

**
醫療系統部門的大逆轉,使殷梅特鼓勵創新的名聲傳了出去。1977年殷梅特就任之前,該部門營收連3年持平不振;殷梅特到職後便耳目一新,1999年時,營收成長率達到23%。奇異的傳統路線是醫療用掃描設備,但殷梅特認為,客戶要的不止於此,所以他快速出擊,一連串購併了60家公司,引進新產品路線,如超音波和X光科技等。
華爾街分析師推測,殷梅特可能得放棄正在掙扎求生的應用材料部門,這個部門的業績雖稍有起色,卻欲振乏力;此外,在這個媒體越來越多、個人製作公司不斷與電視網結合的大環境裡,NBC的地位似乎也很不利;至於併購前被績效太差部門所拖累的漢尼威爾,到底該推出何種賣點、該製造何種產品,都是迫切的問題。
在殷梅特眼前的,將是非常詭譎的等待年。他將協助超大購併案的進行,努力配合仍然非常活躍的威爾許;在此同時,華爾街也會慎密地檢視殷梅特一舉一動,以便嗅出他未來策略的徵兆。奇異的下一任首席執行長,在贏得選美大賽之後,還得正襟危坐地等上一年,才能戴上后冠。

關鍵字: #綠能環保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中華電信前進Meet大南方:以數位生態協創 引領AI時代競爭力
中華電信前進Meet大南方:以數位生態協創 引領AI時代競爭力

在新興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企業的智慧轉型與產業的持續進化,仰賴跨域協創夥伴的協同合作。作為數位生態協創者的中華電信,近年來積極推動產業合作,並在2025 Meet Greater South亞灣新創大南方主題論壇「南方創新力:亞灣AI半導體經濟論壇」上,展示海地星空網路全面涵蓋、AI資料中心、AI運算與雲端資料庫等,彰顯其在AI時代的核心價值。此外,中華電信也分享了多項AI應用落地實績,示範如何透過Agentic AI的判斷與決策,以及各式客製化的創新流程,為產業注入新動能。

中華電信企業客戶分公司副總經理梁冠雄表示,公司自1996年民營化以來,持續深耕電信本業並大力拓展數位整合服務,如今已躍居台灣市值前十大公司。近年來更瞄準AI趨勢,積極與生態夥伴、垂直應用方案業者跨域合作,一路由電信服務提供者(CSP)、數位服務提供者(DSP)、數位服務賦能者(DSE)走向數位生態協創者(DEC)。透過不斷的業務轉型,中華電信展現了身為電信業者在數位時代的新價值,同時協助企業提升數位韌性與創新競爭力。

為此,中華電信將持續整合以AI為首的七項新興科技,包括智慧物聯網(AIoT)、大數據(BigData)、雲端(Cloud)、資訊安全(Data Security)、邊緣運算(Edge Compute)、5G(fifth Gen)及生成式AI(GenAI),為企業提供從AI基礎建設到創新應用的一站式服務,希望加速賦能百工百業發展AI應用、共同創造更大價值。

中華電信3
圖/ 數位時代

AI關鍵價值1》:海地星空與全光網路,為AI落地應用加速

梁冠雄指出,中華電信透過網路全面涵蓋、AI資料中心(AIDC)與雲平台的AI基礎建設,為企業帶來三大關鍵價值。

首先,中華電信透過「海地星空」網路,打造具高度韌性的連網環境,解決企業通訊中斷的痛點。除了全台第一的固網與行動網路外,中華電信更持續強化海纜建設,近年來投入大量資源發展衛星通訊,已具備低軌、中軌與高軌衛星的完整能量。藉此,無論國內外,中華電信都能透過海纜與衛星等高度韌性網路,為企業提供通訊雙重保障,確保暢通無虞。

同時,為因應AI大量資料傳輸的需求,中華電信亦積極佈局全光網路(All-Photonics Network,APN),2024年與日本NTT合作,以100 Gbps光傳輸頻寬進行跨國資料傳輸測試,資料往返時間僅需約為33.84毫秒,效率遠超過傳統單向傳輸需花費200~500毫秒。梁冠雄表示:「此次測試結果證明,全光網路有機會實現分散式AIDC的創新運作模式。」藉由全光網路超高速、低延遲和低功耗的傳輸特性,讓資料和運算資源可分散兩地,突破地點限制,賦予企業AI策略更高度的彈性。

中華電信4
圖/ 中華電信

AI關鍵價值2》:AI 資料中心升級,打造彈性高效的算力服務

在AI資料中心方面,中華電信已將既有的IDC升級為AIDC,並正式推出「hicloud AI算力雲」GPU雲端租賃服務,為有需求的企業提供AI算力雲租借服務。

梁冠雄強調,企業只需依照實際使用時間來支付費用,不必投入高額成本去購置硬體,即可滿足在AI高效能運算上的即時需求,大幅提升取得AI運算資源的靈活度與彈性,同時降低研發成本,快速搶佔技術先機。此外,考量到AIDC在耗能與散熱上的挑戰,中華電信亦規劃導入直接液冷與沉浸式等散熱技術,為大規模GPU部署提前做好準備。

AI關鍵價值3》:串聯台灣前四大公雲,提供AI特色服務與可靠雲端環境

中華電信完整布局公雲服務,除自有雲端品牌hicloud,亦是AWS、Azure及GCP三大國際公雲的重要合作夥伴,更自主研發各項雲平台特色服務,例如:雲網安整合的資安防護、CMX專屬電路直連雲端、CMP多雲管理平台及加密分持等,為企業打造更安全、穩定且高效的雲端運行環境。

舉例來說,企業可以透過CMP同時管理兩個以上的雲端環境,或透過加密分持服務,避免資料過度依賴單一雲端而導致的營運風險。梁冠雄說明,加密分持機制將企業的資料備份分切成三份,並分別儲存在不同公有雲上,日後若遇到資料毀損或系統停擺等情況,只要將三份資料集結起來就能恢得運作,達到高可用與高安全的效果。

此外,搭配自主研發的AI Factory平台,讓企業可以低代碼方式,開發AI模型與應用,並執行應用所需算力與雲資源。

中華電信1
圖/ 數位時代

Agentic AI應用》以數位韌性驅動智慧城市、交通與醫療創新

在AI基礎建設外,梁冠雄亦分享中華電信在智慧城市、智慧交通與智慧醫療的Agentic AI應用實例。

以智慧城市應用為例,中華電信打造的AI淹水預警及輔助決策系統,能根據影像監控自動判斷災害等級,並據此自動進行應對措施決策,例如抽水設備調度、避難指引、淹水示警等。在智慧交通管理上,中華電信結合VLM技術打造的交通壅塞預警及輔助決策系統,不僅能判斷道路壅塞或車站人潮擁擠的程度,還能偵測交通事故,並依事件的嚴重程度及提供決策建議。在智慧醫療領域,中華電信同樣投入大量心力,以AI完善病患從看診前、看診中到看診後的所有流程,不僅提升了醫療效率,也讓醫護人員能更專注於病患照護,真正展現智慧醫療的價值。

梁冠雄強調,未來中華電信將以數位韌性為核心,持續深化AI基礎建設與創新應用的雙軌布局,並期待與更多新創攜手合作,將創意與技術落地,共同打造多元共榮的產業生態系。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