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初,裕隆集團投資成立行冠企業,統籌規劃通路「行遍天下」連鎖店,提供汽車健檢快保、中古車買賣、旅遊服務、租車、汽車融資保險、代售票務、投遞站等「行的解決方案」,作為裕隆集團往水平周邊事業發展的先發部隊。預計10月底完成全省25個據點,3年後達到300家門市。
約莫同時,裕隆和中環兩大集團宣佈共同投資旅遊網站──行邦旅遊,結合「行遍天下」的實體通路資源,作為投身網路的熱身。
**結合虛擬與實體通路
**
以汽車製造為本業的裕隆集團,過去40多年來,對集團多角化的發展一直採取比較謹慎的態度。家族第二代嚴凱泰上任,裕隆汽車經過轉虧為盈的體質大改造後,集團也開始注意高科技、高成長性的產業,裕隆集團旗下的新揚創投,就是透過投資,為裕隆集團的多角化做前導測試。
裕隆集團對網路事業的投注,並沒有如外界預期以「線上購車」為起點。相對地,裕隆同時開發新的實體通路與虛擬通路,要虛實並進地穩步發展。
裕隆汽車副總經理、同時也是行冠的總經理陳國榮分析,裕隆的優勢在於實體產品和實體通路,不專長於虛擬的產品和通路,要一下子走進虛擬事業的領域,裕隆沒有組織記憶,也沒有成功經驗。裕隆的經營團隊認為,虛擬通路的成功關鍵在於品牌,因此,裕隆採取的策略,是先透過實體通路的經營,建立與終端消費者的關係、建立大眾品牌,同時將虛擬通路與實體通路結合,透過試驗、觀察,從點的學習,再逐步擴張到面的投入。
裕隆與中環集團的「行邦達康」旅遊網站,結合裕隆「行遍天下」的實體通路,便是裕隆觀察學習的起點。
另一方面,e化的環境,也提供裕隆發展新事業的契機。
**企業內部e化
**
陳國榮指出,過去汽車周邊事業如中古車、汽車保險、汽車百貨等,一年有將近4000億台幣的市場規模,但是業界卻沒有領導品牌,而是屬於眾多小規模廠商的零散型產業結構。如果要把「行的生活」相關事業系統化、大型化,譬如賣中古車或汽車百貨,在以前至少要好幾千坪的實體店面;但是現在有了Internet,可以把上萬部中古車的資料庫放在網站中,「行遍天下」的店頭只要60~70坪,在店面提供中古車資料庫給顧客查詢,再透過裕隆經銷商體系下的拖吊車拖車到點服務,節省成本又能創造價值。
規劃中,「行遍天下」還要和大榮貨運合作,做宅配物流的投遞站。裕隆集團在既有的汽車經銷商通路外,重新佈建新型態連鎖服務通路網,深具介入物流及宅配的企圖心。
裕隆對網路事業的投入,不只是投資一些小網站,或是設個網站把車子拿到線上拍賣,而是把網路當成企業再造的「促成工具」,從中發掘最適合裕隆做的商機。
陳國榮指出,裕隆不是為e化而e化,而是帶有企業再造的使命與目標。目前裕隆正推動「第三階段企業再造」,投資200億台幣加強研發實力,以亞洲研發中心為核心,發展三大策略範圍,包括產品線的完整化、加入國際品牌分工、以及發展汽車水平周邊事業。而企業e化的環境,不論是B2B或B2C ,都是這「大三元策略」下的「基礎建設」。
**汽車也要e化
**
例如,為了加強裕隆產品和競爭者的差異化,裕隆除了三年內全面更新車型外,也開始在汽車內部提供「e化服務」。
6月剛推出的新車Sentra180,汽車方向盤上配備有數字按鍵,可以輸入記錄100組電話號碼,要一邊開車一邊打電話,不用低頭找大哥大,在方向盤上按鍵撥出,後視鏡可以顯示撥出撥入的電話號碼,直接用擴音器接收,避免邊開車邊打電話的危險。
另外,裕隆和倚天、中華電信、聯華等廠商合作,開發出「行動秘書PVA(Personal Vehicle Assistant)」,利用呼叫器頻道,即時接收路況、新聞、金融股市、停車場地點等動態資訊,為未來車用電腦的先驅。裕隆開發出的PVA衛星導航系統,有30萬筆台灣本土的電子地圖資料,便是進口車所無法企及的。
「未來買車考慮的要件,除了價格、舒適、安全之外,還多了一項:這部車是否夠e化,」陳國榮說。
未來裕隆會尋找更多策略夥伴,在硬體方面,開發適合汽車專用的資訊家電,同時也會開發通訊與網路技術的平台;在軟體應用方面,則和ICP合作,提供語音網站的服務。每個領域都有成為子公司和獨立新事業的可能。
**多角化經營
**裕隆集團也投資成立正源科技,將集團與周邊零件協力廠、經銷商等上下游的連結體系,從EDI(電子資料交換系統)的封閉系統轉到Internet的開放平台上。陳國榮強調,這套開發的know-how在台灣賺不到錢,未來正源想像的市場是在大陸。
因為過去汽車中心廠和上下游廠商是「生命共同體」,所有連結的系統都是中心廠協助周邊廠商建置,過去協力廠不需要花錢做,現在當然也不可能要他們付費使用。而台灣幾大汽車廠體系也都已有自己的平台,不容易重新改變,採用裕隆的平台。而大陸的汽車廠都還沒有建置與零件廠、經銷商的連結體系,正好是正源可以發揮的所在。
「任何多角化的計畫都要看本身的產業結構,找出自己最適合切入的所在,而非追逐浪潮,」陳國榮強調,裕隆對網路事業的投注,絕不會隨著外界的風向起舞,對裕隆來說,Internet是企業改造的工具,建造e化的環境可以加速、實踐新事業的發展。網路股的起伏,似乎沒有影響台灣汽車巨人的既定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