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晶片戰局洗牌!中國產能2027年有望超越台灣,黃崇仁:不退出沒法生存
傳統晶片戰局洗牌!中國產能2027年有望超越台灣,黃崇仁:不退出沒法生存

中國企業在政府扶持下大舉搶占汽車、顯示器領域廣泛使用的傳統晶片,台灣企業有朝更先進晶片發展的壓力。路透社認為美中當前競爭格局可成為台灣相關產業轉型的契機。

路透社指出,2015年台灣力晶積成電子製造在安徽合肥拿到新建代工廠合約,希望藉此打進前景看好的中國市場。然而9年後,中國晶圓代工廠合肥晶合集成電路卻成力積電在傳統製程晶片(legacy chips)領域最大競爭對手之一。

包括華虹、中芯國際在內,這些中國代工廠藉削價和積極擴張產能,威脅力積電、聯華電子(聯電)和世界先進(VIS)在汽車與顯示面板晶片市場長期占據的主導地位。台灣業界高層表示,台灣晶圓廠從而被迫退出或得追求更先進和特殊的製程。

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說:「像我們這樣的成熟製程代工廠必須轉型,不然中國削價只會讓我們更陷困境。」

聯電告訴路透社,全球晶片產能擴張為業內帶來「嚴峻挑戰」,聯電正與英特爾(Intel)合作,開發更先進、更小的晶片,實現傳統晶片製造之外的多元化。

台灣業界高層認為,美中貿易緊張或許能稍解台企的痛苦,因為各國業者希望確保供應鏈安全,並尋求在中國境外生產的晶片。不過美國總統川普已表明,他打算對美國以外製造的半導體課徵最高達100%的關稅。

更便宜、更積極

台灣晶片業高層表示,近年由於美國阻止中國取得高階晶片技術,中國的晶圓代工加倍投入傳統晶片。在北京當局大力資助外加能接受較低利潤下,他們能用低於台灣競爭對手的價格銷售。

近年中企大幅提高傳統晶片產能。據研究調查機構TrendForce資料,2024年中國的成熟製程產能在全球已占34%,逼近台灣的43%;到2027年,屆時中國的占比可望超越台灣,而韓、美則預計會掉到只剩個位數。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預測,2023至2025年投產的97個新製造工廠中,有57個位於中國。

儘管台灣代工廠仍可倚靠製程穩定性和更高的生產良率來競爭,但一名台灣晶片設計公司高層表示,2023年以來,中國代工廠在推銷業務方面變得更積極。

這名高層及另一名台灣晶片設計業內人士指出,中國客戶、尤其是面板等以消費者為中心的行業,越來越要求台灣晶片設計公司採用中國工廠所製晶片,以符合北京要求中企實現供應鏈本地化的呼籲。

川普效應

全球市場情報諮詢企業IDC半導體資深研究經理曾冠瑋表示,台灣晶片設計商和代工廠可能會特殊化製程,並從傳統晶片轉向多元化,只是中期內他們的盈利仍會遭受來自中國競爭的打擊。

黃崇仁說,他們打算減少中國市場大量使用的顯示器驅動器和感測晶片,將重點轉向整合邏輯與DRAM記憶體晶片的3D堆疊製程,以提高運算效能並降低功耗。

黃崇仁說:「我們沒辦法做那種要在中國使用的晶片生意…我們必須退出,否則就沒法生存。」

華府竭力壓制中國晶片產業成長,加上北京與其他國家關係惡化,客戶被迫得把供應鏈分成「中國在地化」和「非中國」兩種,這種情況或許能為台灣業者帶來些許喘息空間。

黃崇仁告訴路透社,已看到一些本要發往中國的訂單轉到他們的台灣工廠,這種情況預計還會更多。

一名台灣晶片設計公司高層表示,2023年以來,他們收到更多國際客戶要求在中國境外生產晶片的訂單,「有客戶會告訴我們,無論如何都不希望我們在中國下線生產(tape out)晶片。他們不想出現『中國製造』。」

延伸閱讀:台積電認列53億元地震損失!1月營收近2933億「年增36%」,創單月營收次高紀錄
台灣矽實力延伸歐洲!歐積電串起德國、捷克、波蘭,三角戰略要塞

本文授權轉載自:中央社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當AI碰上顧客行為與會員數據,將如何為品牌打造變現曲線?
當AI碰上顧客行為與會員數據,將如何為品牌打造變現曲線?

根據HAPPY GO旗下市調顧問品牌GO SURVEY於今(2025)年6月發表的最新消費者白皮書,超過8成消費者表示近兩個月的變動已動搖消費信心,超過3成6消費者認為經濟變局將持續影響半年至一年,面對經濟不安感,近4成消費者將緊縮日常非必要開支,面對這一波消費行為改變與流動,唯有以數據洞察顧客價值觀與真實需求,方能掌握消費決勝關鍵。

用數據洞察掌握消費流動,HAPPY GO助品牌掌握成長曲線

在全球景氣的陰影籠罩下,消費者購物行為正悄悄改變。HAPPY GO品牌創新事業部總監劉艾薇表示,當前的消費者不僅重視商品的價格與價值,行為也越來越碎片化,會同時在線上、線下、電商、團購、甚至是網紅等多元通路了解與購買商品。「在這樣的狀況下,品牌主與行銷人員若仍以單一通路的角度去理解消費者,數據洞察的深度有限,唯有以『消費者』為核心,進行消費行為的全面理解,才能看見真正的需求與動機。」

鼎鼎行銷
圖/ 數位時代

而這也是AI賦能的「HAPPY GO CRM⁺ AI會員經營新服務」一推出就受到市場高度關注的原因:它不僅能結合顧客關係管理(CRM)與會員特徵分析以精準描繪顧客輪廓,還能透過行動洞察幫助品牌生成最貼近顧客需求的文案,進行進階個人化行銷方案。

劉艾薇更解釋,對於尚未導入CRM的品牌主,「HAPPY GO CRM⁺ AI會員經營新服務」有助於其快速勾勒顧客樣貌與需求,而對已經擁有CRM與顧客資料平台(CDP)的品牌主與行銷人員,它則提供另一種價值。「品牌擁有的交易數據是確實發生的,但是,會員資料多是由顧客自行填寫,真實性與即時性難以確認,我們的服務有助於品牌彌平缺口,更精準地檢視顧客真實狀態、更新與分析特徵、擴充顧客維度,以及持續追蹤(人群)動態指標,『固客』與『獲客』同時並進。」

影響消費行為的不僅僅是市場環境,HAPPY GO共感行銷事業群總監江盈美提醒,隨著顧客所處的人生階段不同,其所在意的議題與需求的商品服務也會隨之改變。舉例來說,當消費者愈來愈重視自我價值,對於能強調個人體驗的課程或服務,自然會有更高的關注與購買意願。「品牌主若能抓住這些價值觀的轉變,並將商品背後的故事與消費者重視的事物連結,就能大幅提升顧客的好感度與採購意願,創造品牌成長曲線。」

鼎鼎行銷
圖/ 數位時代

「HAPPY GO CRM⁺ AI會員經營新服務」化身品牌獲客與創收的關鍵武器

根據統計,HAPPY GO累積實名制會員人數已突破1,100萬名,全台每2人即有1人是HAPPY GO會員,會員資料種類豐富且多元,含括消費數據、行為數據與態度數據,如每年超過50億點數消費軌跡,在零售、電信、金融、交通、電商等通路的消費行為軌跡,以及會員態度與消費偏好等數據,讓品牌與行銷人員可以深入且多維角度了解消費者樣貌。

劉艾薇認為:「在快速變化的消費市場,透過AI與數據結合的CRM⁺AI平台,以顧客洞察找到關鍵連結,提升顧客體驗與轉換效益創造品牌價值。」舉例來說,只要透過隱碼技術比對雙方會員資料庫,品牌即可在「CRM⁺ AI會員經營新服務」」的儀表板上,清楚掌握顧客的真實輪廓與生活樣態,還可進一步以會員分級或分群的方式進行分析,如新客、既有客、流失客與沉睡客的生活軌跡、購物特徵與偏好等,藉此生成可觸動其心的廣告文案、優化媒體投放策略,並且以精準設計的贈品與之互動。

以某知名美容保健品牌為例,透過「HAPPY GO CRM⁺ AI會員經營新服務」,不僅今(2025)年上半的新客成長率高達74%,既有客的回購率也提升15%;另一家健康居家品牌則透過產品OMO導客擴大潛力新客挖掘,並在甫結束的父親節檔期營收貢獻達到三成,後續將持續深化新客經營以發揮行銷綜效。

鼎鼎行銷
圖/ 數位時代

「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品牌應加速與加深對顧客的細膩理解,並透過有溫度的連結與互動,才能超越當下創造新商機。」江盈美認為,消費旅程才是致勝關鍵,品牌以「HAPPY GO CRM⁺ AI會員經營新服務」掌握消費者輪廓與所處的消費旅程階段後,可以透過API串聯、點數兌換等多元互動模式,即時追蹤需求、強化體驗,達到消費者、品牌與生態圈的共贏。

展望未來,HAPPY GO除因應市場潮流持續深化會員輪廓與樣貌,如因應寵物經濟崛起了解會員在這個領域的需求與偏好,還會因應會員需求擴展點數經濟生態圈,以及提供可成為品牌變現引擎的關鍵解方,極大化行銷成效與價值。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