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40歲謝安戴上魔戒!正式掌舵Wētā FX:他如何用「法律腦」為視覺特效變現?
專訪|40歲謝安戴上魔戒!正式掌舵Wētā FX:他如何用「法律腦」為視覺特效變現?

謝安這個名字,經常伴隨附加說明。例如,他是拯救數字王國(Digital Domain)於水火的人、是挖角宏達電(HTC)前執行長周永明的人、是用科技「復活」鄧麗君的人。

現在,要再多加一條說明: 他是戴上魔戒的人

在視覺特效公司數字王國待了12年,2024年5月謝安收到《魔戒》導演彼得・傑克森(Peter Jackson)邀請,決定到紐西蘭視覺特效公司Wētā FX擔任執行長,並於2025年1月底正式上任。

Wētā FX由傑克森創立,總部位於威靈頓,曾替《魔戒》和《阿凡達》等賣座的系列作品製作視覺特效。

也就是說,好萊塢前3大視覺特效公司:Wētā FX、數字王國和光影魔幻工業(ILM)之中,謝安即將掌舵第2家。

儘管如此,今年40歲的謝安始終認為自己是生意人,而非電影人。只有每年出席影視頒獎典禮、穿上燕尾服的那一刻,他才會覺得:「哇,真好萊塢!」

但真實情況是,謝安必須在電影和科技兩個領域反覆橫跳,而故事的開頭,也就是接管財務窘迫的數字王國時,他才27歲。

空降數字王國!魔幻世界之中唯一的「法律人」

知名電視製作人王偉忠2008年在北京巡演舞台劇《寶島一村》,因緣際會認識當時在北京大學就讀博士班、擔任台灣學生會主席的謝安。

王偉忠一路見證他闖蕩好萊塢,「與好萊塢大製片公司的老闆建立交情不容易,謝安腦筋很活又沒有架子!」

腦筋再活、身段再軟,謝安面對最現實的責任,就是在好萊塢一片浪漫情懷中,帶領數字王國拚出營收。他打趣地說,起初自己是「數字王國」裡,唯一高喊數字的人。

「跟藝術家們解釋數字真的是比登天還要難。」 謝安舉了一個例子,數字王國協助拍攝《鋼鐵人3》的空中救援片段時,視覺特效總監在細節上不斷雕琢,光是角色入水的水花濺射畫面,就反覆一做再做,「那是我剛剛上任的第一個震撼彈,因為每多做一次,就是一筆開銷。」

謝安畢業於北京大學法律系,爾後在香港天行集團擔任董事總經理,負責投資併購業務,接手管理數字王國充滿藝術家的環境,他還是不改數理思維, 「雖然說我在做電影,甚至很大程度上和技術科技相關,可是都離不開我專長的東西——法律給我的邏輯觀,跟數字帶來的便利性。」

就算數字王國用視覺特效一次次絢麗地轟炸白宮,謝安眼中無法忽視不斷疊加的成本數字。冷不防,他又吐露另一個「不魔幻」的一面,那就是拍攝現場看到的只有單調綠幕, 「剛加入這個行業,拍攝的過程尷尬癌會犯你知道嗎?尤其是超級英雄電影,尷尬癌是極致的,因為演員又不會飛!他們做一堆魔法,也沒有魔法噴出來!」

從VR到AI!10年歷程當視覺特效產業「科技人」

話雖如此,謝安也熱衷於創造魔法,虛擬科技正是他的武器。

踏進影視產業不久,謝安很快認知到所謂視覺特效公司,就是科技與電影的混合體,「如果你有全世界最高等級的好萊塢創意,又有這麼強的科技,只做電影不是太可惜了嗎?」

因此,數字王國接連開發虛擬實境(VR)和虛擬人(Virtual Human)等商業應用。以運用即時補捉(Real-time Tracking)技術的虛擬人為例,除了2015年舉行鄧麗君的虛擬人演唱會,謝安也另闢賽道,和各行各業合作打造虛擬人客服。

王偉忠觀察,在謝安帶領下,數字王國面對技術挑戰,不會先認定做不到,而是抱持「我們來試試」的心態,藝術出身的編導也因此願意理解新科技。

而下一波顛覆影視產業的正是AI。2023年,好萊塢經歷編劇和演員長期罷工,其中一項訴求便是避免勞動權益被AI侵犯,只不過AI浪潮看來勢不可當。

謝安觀察,好萊塢經歷了疫情、雙罷工,再加上1月的加州野火,許多客戶一改過往保守態度,開始討論如何利用內容資產訓練AI模型,讓影視內容的製作時間縮短,「目前看來,除了稅收補貼以外,最有可能降低成本的方式就是投入新技術。」

事實上,AI正在改變好萊塢的產製生態,新進玩家包含不少AI影像生成新創,像是Runway和發行《飢餓遊戲》的電影製作公司獅門娛樂(Lionsgate)合作,打造客製化的影片生成模型;OpenAI也積極接觸好萊塢,想將旗下影片生成產品Sora應用於電影製作。

不僅僅是創造特效的模型,從故事腳本、照明到布幕道具,AI足以影響一部電影的各個環節。

因此,謝安走馬上任的優先任務之一,就是盤點Wētā FX從數據、設備到人才,各方面的AI資源,「一回到威靈頓,我就要跟幾組部門來討論,如何在最短的時間裡頭,去跟客戶交代『我們準備好了』。」

下一步,他是魔戒新主人

謝安_weta fx
2月底,謝安正式上任Wētā FX執行長,在威靈頓與同事相見歡。

不過,「立刻用AI稱霸」並不是謝安接任Wētā FX執行長的答案,或者說他也還沒有答案。

去年8月,謝安和傑克森在威靈頓有個握手會,導演給這位新任執行長的命題很宏觀,是為Wētā FX訂定10~20年的策略方向。

十字路口會導向兩條路, 究竟是要擴大規模,往高稅收和政府補助的國家設立新據點,或者是維持Wētā FX現有規模,將資源灌注在科技突破上。謝安還沒有要立刻決定方向,「我覺得比較實際的做法是,要確保Wētā FX現有的資源,以及客戶的資源,一步一腳印去做。」

這個道理,謝安花了點時間才明白。早在2014年,謝安試戴了初期版本的頭戴式VR裝置「Oculus Rift」,浮現眼前的是他對未來VR崛起的確信,因此從廣告、微電影到直播,數字王國開始導入大量VR應用,「當時我非常驕傲,業界的人都把數字王國當成是重要的VR內容公司,結果虧了超多錢,我們走得太早了。」

連續幾年,數字王國面臨惡化的虧損,謝安學到的教訓是所有決策要量力而為,「轉型很重要,但是一定要知道收入是來自於哪裡,再去投資,對AI的發展也是如此。」

當初與數字王國簽署的任命合約裡,並沒有競業條款的限制,對於Wētā FX和數字王國的合作機會,謝安也保留許多可能性,「這幾年電影變很少了,存活下來的視覺特效公司資金也不多,」即使是好萊塢前3大視覺特效公司,都很難獨立營生,未來不論是籌組聯盟或整併,「怎麼樣都要聯合起來照顧對方,在這種情況下再惡性競爭還得了!」

魔戒新主人的挑戰才正要開始,謝安在Wētā FX帶來的演出劇本,成功或否都是好萊塢的精彩大戲。

延伸閱讀:白宮一席會面過後:台灣先進製程會下滑至75~80%?台積電「護國神山」優勢不再?

責任編輯:李先泰

關鍵字: #電影 #AI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國泰人壽App」全新改版,打造一站式陪伴的保險體驗
「國泰人壽App」全新改版,打造一站式陪伴的保險體驗

保險 App 過去只是數位轉型的基本門檻,如今已成為決勝使用者體驗的關鍵媒介。擁有 800 萬保戶的國泰人壽,其「國泰人壽App」 歷經多次版本演進,2024 年底再次迎來全新改版上線,不只聚焦在提供完整的售後服務流程,更進一步連結家庭保障與健康管理,成為保戶日常中不可或缺的夥伴。

「國泰人壽App」大改版,重新定義保險關係

回顧「國泰人壽 App 」的幾次重大改版,從 2017 年推出「1.0」版本、擁有 20 萬用戶起步,到 2021 年「2.0」突破百萬用戶里程碑,再到 2024 年底正式邁入「3.0」時,用戶數已突破 330 萬——隨著 App 持續演進,不變的是始終對齊一個核心命題:App 對保戶有何實質幫助?

國泰人壽數位發展部數位客戶經營科經理陳儀綸回憶:「1.0 的首要目標就是把保險售後服務做扎實,包括查詢保單、繳費、送理賠等核心功能。到了2.0,我們進一步從客戶的保險旅程去思考,保戶最關心的是什麼?如何深化體驗?」

「2.0 對團隊來說也是一個關鍵轉折點,若要真正打造以用戶為中心的數位服務,設計就不該只是畫畫畫面,而是應該成為產品思考的一部分。因此,我們開始從設計外包支援轉向長期合作的設計夥伴關係,在國泰金控「數位數據暨科技發展中心 」的集團資源協助下,國泰人壽 App團隊不僅擁有更緊密的夥伴,也具備將保險專業深度整合進產品設計的能力。」陳儀綸說明。

隨著接近一半保戶成為 App 用戶,顯見 App 已累積廣大保戶的信任與依賴。2024 年底,團隊遂啟動 App 3.0 的全新改版。陳儀綸表示:「這次,我們從個人保險出發,走向全家人的體驗。畢竟保險從來不只是自己的事,更是守護家人的責任。」開發團隊的角色也從單純的數位工具打造者,轉變為陪伴保戶的數位保險夥伴,主動在保戶之前更早一步思考使用情境、潛在困惑與期待。

三大升級一次到位:家庭保單整合、健康外溢結合、整體風格轉換

新版「國泰人壽 App」 3.0 的設計目標,是讓用戶在幾秒內完成真正想做的事。2024 年初啟動改版時,團隊從用戶 NPS 回饋與客服進線紀錄出發,系統性分析常見問題,歸納出一項關鍵洞察——保戶需要從「家庭視角」掌握保單與保障結構。

「這是很顛覆的,以往看保單都是以個人為單位,沒有家庭視角。」陳儀綸指出,「其實很多人是為家人保險,也會查詢子女、配偶的保障狀況。」因此,改版聚焦兩大目標:其一是整合分散資訊,讓用戶能快速掌握全家的保障結構,其二是進而協助保戶更清楚地「看得懂保障」,而不只是「擁有保障」。 三大關鍵升級也應運而生:

一、家庭保單管理: 作為此次改版最具突破性的亮點,用戶可切換「我的視角/家庭視角」,一站掌握全家人的保單資訊,減少逐筆整理保單的時間。國泰金控數位數據科技發展中心用戶科技發展部體驗設計科產品設計師林易蓁表示:「多數保戶其實是『為家人投保的人』。我們把視角從個人擴大到家庭,讓『誰有什麼、缺什麼』一眼就明白,並透過透過圖像化呈現類型與數量,讓資訊更直觀。」

二、健康外溢結合: 隨著保險價值從「事後補償」走向「事前預防」,此次改版特別強化外溢保單與 FitBack 健康資料的整合度,清楚呈現健康任務達標行為與保費折扣的關聯。「過去保戶搞不懂健走數據和保單有什麼關聯,現在我們清楚呈現聯動機制,幫助保戶理解自己的行動帶來什麼實際回饋。」林易蓁說明。

三、整體風格轉換: 這次改版另一個很大的重點就是整體風格的全面翻新,在國壽品牌的穩重信任感基礎上,融合互動回饋、玻璃模糊的質感、漸層與空間感,讓整體的介面看起來不只專業,也更友善、更貼近生活 。同時導入 Design Token 系統,促進設計與工程團隊的協作,讓新視覺設計落地。

「國泰人壽App」 3.0 透過家庭視角定義保險使用情境,協助用戶快速掌握自己與家人保障全貌,讓資訊一目瞭然、直觀易懂。
「國泰人壽App」 3.0 透過家庭視角定義保險使用情境,協助用戶快速掌握自己與家人保障全貌,讓資訊一目瞭然、直觀易懂。
圖/ 國泰人壽

用減法思維,打造清晰易懂的使用體驗

然而,App 改頭換面的過程中,也面臨不少挑戰,尤其是首頁設計。「每個部門都希望自己的功能能放在首頁,所以一定要先釐清:保戶真正需要的是什麼?」陳儀綸強調,首頁不能流於功能捷徑的堆疊,而應是協助用戶快速完成任務的第一站。

對此,設計團隊也從使用者旅程出發,重新架構導覽邏輯。原本五個底部功能鍵被精簡為四個,保單資訊也首次搬上首頁。陳儀綸說,「這代表我們不再一味累加功能,而是回到使用情境,設計真正好用的動線,讓使用者更直覺地完成該做的事。」林易蓁強調:「清楚、簡潔,不只是一種風格口號,而是透過減法設計思維,讓設計不只是讓資訊變得好看,而是要幫使用者減少認知負擔,讓他們在對的時機看到對的東西。」

語言上,也全面朝向「看得懂」靠攏。「我們把艱澀的保險名詞,以更貼近使用者情境方式,轉譯成使用者熟悉的語言。例如將癌症的保障項目分類成「第一次罹癌」、「因癌症需要住院時」、「因癌症需要手術時」 等,用情境的方式告訴用戶是什麼情境下的保障,整體體驗更直覺,也更容易上手。」林易蓁說明。

數位轉型思維成為基因,提升服務新價值

App 3.0 上線後,用戶數突破 330 萬、每月活躍用戶達 65 萬,相較改版前更帶動新戶成長 30%,NPS (淨推薦值) 62分、用戶滿意度達 97%。陳儀綸指出:「服務走在客戶前面,滿意度自然會上來,也有助於客服人員引導使用 App 查詢、申辦,提升處理問題的效率。」

「橫跨多部門的夥伴一起完成這次改版,對我們來說是長期思維內化的結果」。陳儀綸說,「我們不只是在技術或產品上持續精進,而是讓整個團隊—從人才培養、協作模式、思考方式都持續進化,這樣的內化改變,才是讓數位轉型能長久走下去的關鍵。技術可以解問題,但“文化”決定團隊能走多遠。」數位轉型不只是一次專案或一次改版,它是一種長期內化的文化與思維模式,更是一種「讓服務永遠走在客戶前面」的能力。

林易蓁則補充,作為隸屬國泰金控數數發中心的設計師,一直都是以集團層級支援子公司的數位產品。「我們能從更綜觀的角度思考,不只是介面設計,也包含跨產品的體驗、功能邏輯與視覺語言,打造統一的品質與風格。」而與人壽產品團隊合作這幾年下來,彼此真的培養出很深的默契,設計師已經不再只是規劃 UIUX ,轉變成參與產品方向制定的共創夥伴,讓設計團隊能以使用者為核心,提出更貼近需求的解法,進而在產品中創造實質價值。

展望未來,團隊將持續優化核心功能,關注 AI 等新技術應用潛力,透過用戶回饋與內部創意提案推動產品持續進化。正如這次改版,讓保戶真切感受到操作更直覺、資訊更清晰,國泰人壽也正持續以具體行動落實「BETTER TOGETHER」,在每一次細節中重塑保險服務的日常價值。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