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重軍火上岸!
帶著重軍火上岸!

六月夏天,你也許注意到一支電視廣告:
「在一宗謀案中,高樓上的殺手從一開始便透過一家網站掌握香港購併大亨行蹤,而扣下板機順利完成任務後不過數秒,便聽見網頁顯示『大亨遇刺身亡』的訊息,在殺手一臉驚訝中,有聲的網站播報旁白,更加深他的疑懼……。」
這個網站,名叫鉅亨網(www.cnyes.com)。
年初以來,台灣的財經網站戰況熾烈,知名電影導演關錦鵬掌鏡的這支鉅亨網廣告,更為膠著鼎立的戰局,帶來西式行銷的火藥。

**鉅亨網正式加入財經網戰場

**
相較以大眾理財知識啟蒙者為主要方向的智富網(SmartNet)、背後有媒體資源的中國時報理財網(Cmoney888)、以個人理財金融百貨為目標的精業聯網(HOYA)、或是以中央社即時新聞見長的中央社商情網(cnABC)等,5月份才正式「昭告天下」的鉅亨網,帶來的是青年創業的鬥志與大陣仗的國際資源。要在短時間內迅速打響知名度,工作團隊的高戰鬥力與凝聚力不可或缺。

**將貴族式國際商情平民化

**
走進鉅亨網,貼在牆邊顯而易見處的是一張畫滿工作項目與進度的「鉅亨網必殺秘技」;執行長刁洪智、營運長張建中與執行副總張俊明,在過去半年來幾乎每天都工作16個鐘頭以上;而這支平均擁有五年甚至十年資歷的新聞團隊,也處於24小時的備戰狀態,「像611地震,主管還沒打電話,大家都自動來加班了,」刁洪智說。
積極與國際商情通訊社連線,同時又將這些過去需付費才能檢閱的國際商情新聞免費提供給消費者,是鉅亨網與其他財經網站最大不同。「我們要把過去花大錢才能看到的商情新聞平民化,」刁洪智解釋,鉅亨網要從金字塔頂端的消費群出發往下紮根,希望能達到「讓所有華人今後要找商情,第一個就想到鉅亨網」的理想。
以「網路財經媒體」自居的鉅亨網,背後擁有聯電、中環、統一集團、年興紡織等知名股東;透過網站,可免費接受到國際知名的新聞社(如新華社、道瓊、路透社),甚至過去只有在大型金融機構才能看到的彭博(Bloomberg)、橋新等經過翻譯的華文外電商情新聞,現在一般大眾透過鉅亨網皆可以免費檢閱。
刁洪智分析,鉅亨網定位自己為「網路財經媒體」,由國外cbs.marketwatch.com網站的發展觀察,網路媒體未來將朝「虛擬擁抱實體」、「跨國性整合」以及「多媒體」三個大趨勢發展;而從內部組織架構與外部策略聯盟觀察,也可以一窺鉅亨網朝這三方面拓展的企圖心。
從「虛擬擁抱實體」來看,鉅亨網積極推動與實體媒體合作,從與電視頻道合作,以及推出「新聞加盟計劃」,讓所有有意與鉅亨網連結的個人與企業網站都能免費與鉅亨網相連結。同時還透過新書專區、雜誌專區等等跨媒體交互授權,擴大鉅亨網與民眾的接觸。
「跨國性的整合」也是鉅亨網認為重要的步驟,如預計今年第三季在香港中環、中國上海與成都先後設立據點,「我們絕不會偏安台灣,」刁洪智指出鉅亨網將踏經營兩岸三地的決心。
相較其他網路公司,鉅亨網擁有廣播錄音間設備的多媒體部,是另一項特色。這個部門絕大多數都有電台主持人經驗,而所發展的專案與產品,從鉅亨有聲網到提供遠傳等業者WAP資訊,可看出鉅亨網朝不同媒體多元發展的企圖。

**一個概念 討論三天

**
創業的背後,常都有一段不為人知的緣分與辛苦,鉅亨網也不例外,
曾在高科技界服務多年,並在美國負責IBM全球網路管理及建構的張建中,是刁洪智建中與交大時代的老同學。畢業後雖從未共事,但藉著「投資理財」的話題,兩人終由平日的聯繫,而至攜手創業。
在張建中眼中,刁洪智對所專注的事情會相當有毅力。他笑著回憶,以前交大後面有條電動玩具街,刁洪智經過時會確定每臺電玩最高分都是他的名字,而且「吉他彈得很好,都是自學有成,」他說。
身為公司營運長,張建中對於「鉅亨網到底要成為怎樣的公司」非常重視,「一定要先確定公司的願景在何處,否則就會變成利益導向的公司,」他如此說道,也因此一個看似簡單的「提供平民化的第一手商情資訊」概念,卻是花了三天才討論出來的心血結晶。

**為財經戰場持續加溫

**
去年當智富網(SmartNet)剛推出時,PC-Home集團發行人詹宏志曾分析:「台灣入口網站排名已大勢底定,但財經網站的戰國時代才剛開始。」他認為下一代財經網站的成功關鍵,在於快速的財經新聞、權威的投資分析、資料庫的基礎規模、互動的討論社群,並能成為導向交易的門戶。
然而,如同所有財經內容網站,當面臨「何時損益兩平」的問題時,對實收資本額已有5億的鉅亨網來說,一樣是難以準確估算。但根據刁洪智的規劃,目前鉅亨網透過策略聯盟加速B2C腳步累積人潮,而主要的收費模式會集中在B2B領域,從廣告、提供企業資料庫到多媒體產品專案開發等,都是潛在的利潤來源。
對於未來,刁洪智自信的說,現在網站上看到的,「只是從我口袋中掏出了三成而已,」而這位在外人眼中「精明,打麻將從未輸過」的商場悍將,相信也將為群雄鼎立的財經網站戰場,更增添許多有趣的變數。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一個帳戶整合所有投資金流:永豐金資金管理帳戶,打造新世代「投資錢包」
一個帳戶整合所有投資金流:永豐金資金管理帳戶,打造新世代「投資錢包」

在台灣,投資的第一步往往不是研究市場,而是跑流程。投資人首先要開立證券戶,過程中還得額外申辦一個銀行帳戶作為交割戶,如果同時往來多家券商或涉獵不同金融商品,手上的交割戶就會越開越多,久而久之,資金與投資收益被分散在不同帳戶,不只增加管理難度,一旦忙碌忘了轉帳、交割戶餘額不足,還可能面臨違約交割的風險。

這套交割制度雖然保障了交易安全,卻也讓不少投資人覺得進場門檻比想像中更繁複,投資體驗因此大打折扣。永豐金證券總經理蘇威嘉表示:「永豐金證券很早就觀察到這個市場痛點,在『分戶帳』服務上路後,我們看到一個能夠改善流程痛點、讓投資管理更有效率的機會。」

為此,永豐金證券推出「資金管理帳戶」,以「投資錢包」的概念重新整合投資人的金流,讓投資人透過單一帳戶即可掌握各項投資的資金流入與收益,不必在多個交割戶之間切換,讓投資管理變得更直覺、更便利,也讓投資績效更容易被看見。

創新1》開證券戶不必再加開銀行戶

蘇威嘉進一步說明,資金管理帳戶為傳統證券交易流程帶來三個創新,其中最核心的一點,就是讓投資人能夠直接使用自己原有的銀行帳戶作為交割戶。

目前永豐金證券已串接25家銀行,投資人可以從中選擇慣用帳戶進行綁定,而且整個綁定流程都能透過手機App完成。對於新手投資人而言,開立證券戶後就能直接開始投資,不需要再跑一次銀行申辦交割戶;至於已在永豐金證券交易的客戶,也能改用自己最熟悉、最常使用,甚至具有特殊意義的銀行帳戶進行交割,讓投資相關的金流能在同一帳戶中運作,大幅提升管理效率。

創新2》自動授權扣款、降低違約交割風險

在資金管理帳戶的基礎上,永豐金進一步從使用者體驗出發,以eDDA電子直接扣款授權機制為核心,提供自動授權扣款與入金申請兩大功能,打造證券交易流程的第二項重要創新,不僅省去投資人在不同App間切換的麻煩,也能避免因為忘記轉帳或餘額不足所導致的違約交割風險。

永豐金證券通路事業處副總經理高政雍表示,只要完成自動授權扣款設定,日後投資人在進行台股現貨交易時,系統會自動確認資金管理帳戶的餘額、是否足以支付「台股T+2日交割款」,若餘額不足,系統會自動從事先約定的銀行帳戶將差額轉入資金管理帳戶(投資人須確保約定銀行帳戶內有足夠資金),以確保交割順利完成。

永豐金證券
永豐金證券通路事業處副總經理高政雍
圖/ 數位時代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形,交割前一天的帳戶餘額明明足夠,但隔天一早若剛好遇上信用卡、水電費等費用自動扣款,恐會造成交割款不足」高政雍認為,對投資人來說,若因帳戶上的小疏忽而傷及自身信用紀錄,實在非常可惜,因此,永豐金證券希望藉著資金管理帳戶,協助投資人從根本來避免這類痛點。

至於「入金申請」,凡完成自動授權代扣設定,爾後投資人只要打開永豐金證券大戶投 App的資金管理帳戶專區,就能直接點擊「入金申請按鈕」,把資金從綁定的銀行帳戶匯入資金管理帳戶,免額外再透過網銀App進行轉帳程序,且單筆匯入與匯出的上限皆為 5,000 萬元,不僅轉帳更方便,目前更不收取匯款手續費,長久累積下來,可以為投資人省下一筆不小的支出。

(備註:資金管理帳戶推廣期間,申請出金及授權扣款入金之銀行間通匯費用由永豐金證券負擔,惟永豐金證券日後保有優惠方案調整之權利。)

創新3》同時支援證券與複委託交易、資金管理更Easy

資金管理帳戶所帶來的第三項重要創新,是同時支援證券與複委託交易。無論投資人是買賣台股、美股、港股,採取定期定額或定股方式布局美股與台股,甚至進行台股的融資融券、申購競拍、有價證券借貸等交易,都能以資金管理帳戶完成交割;唯海外股票目前僅支援新台幣交付,未來則將視市場需求持續擴充。

過去,台股和複委託交易往往得綁定不同銀行帳戶,導致投資人必須在不同帳戶間反覆調度資金,不僅繁瑣,也容易在忙碌時漏轉、轉錯,增加管理難度。如今,只要透過一個帳戶即可支付所有交易往來,真正從源頭簡化了跨市場投資的資金管理流程。

化身投資錢包,重塑投資人的金流管理方式

蘇威嘉強調,永豐金推出資金管理帳戶服務,不僅是為了優化證券交易流程、提升投資人的操作體驗,更希望重新定義投資人在數位時代的投資管理方式,讓這個帳戶真正化身為「投資錢包」,一來協助民眾將投資資金從日常收支中獨立出來,二來完整記錄投資金流的變化軌跡,使投資績效、資產變動一目了然,還能逐步養成更有紀律、更有效率的投資習慣。

舉例來說,使用資金管理帳戶的投資人,可以再進一步於永豐金證券的豐存股平台,使用股利再投入功能。爾後當股利發放至資金管理帳戶時,只要沒有出金申請,即可將配發股利留在資金管理帳戶中,讓系統協助執行定期定額策略的同時,還能將配發的股利自動再投入市場,確保每一筆投資績效都有望創造複利,成為累積資產增值的一部分,避免發生股利回到日常使用的銀行帳戶後「不小心花掉」的狀況。

(備註:股利再投入功能及適用範圍,依豐存股平台公告為主)

目前,資金管理帳戶上線雖然只有一個月時間,但使用率已突破 20%,顯示投資人對更直覺、整合式的資金管理方式有明顯需求。蘇威嘉表示,未來,永豐金證券將持續優化相關功能並擴大應用場景,讓投資人能以單一帳戶完成資金集中、靈活調度與多市場交易,全面提升理財效率與使用體驗。

為鼓勵更多用戶體驗資金管理帳戶,永豐金證券也設計了「過關打怪」式的互動行銷活動,只要在活動期間完成指定任務,就有機會獲得限量900 元的股票禮品卡,還能參加iPhone17 Pro Max等好禮抽獎。若想提升投資效率、改變過去繁瑣的資金管理模式,現在正是申請資金管理帳戶的好時機。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