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策院與嘉義市府合作「跨區跨域媒合產業小聚」, 跨界媒合催生地方創新能量
文策院與嘉義市府合作「跨區跨域媒合產業小聚」, 跨界媒合催生地方創新能量

文策院與嘉義市府簽署合作意向書(MOU)後,於3月21日合辦今年首場「跨區跨域媒合產業小聚」,活動齊聚超過60組不同產業及區域的文化創業者、投資方、科技團隊,除了有文策院及嘉義市府的資源說明會,也邀請業者進行精彩的座談分享及 Pitching,會後的一對一商機媒合及諮詢,更是成功鏈結多方合作夥伴。

打造文化產業的良性循環生態系

產業逐漸壯大的過程離不開政策扶持、資金助力與市場合作的契機。

這次中央攜手地方,活動上文策院與嘉義市府公開最新計畫,涵蓋雙方合作的補助轉介投資機制、文化科技徵案、ESG for Culture商機媒合,協助在地文化內容業者獲取創業資源。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長謝育哲表示,嘉義市在2022年十大旗艦計畫中,便以「文化新基地」為核心目標,致力於打造文化創新與產業升級的場域。自2021年成功舉辦台灣設計展後,嘉義市已向全台展現其「可實驗、可實踐、可實現」的文化創新能量。同時,持續推動文創+1製造所,協助在地文創品牌升級轉型。今年,更推出全台首創的音樂影像(Music Video, MV)補助計畫,開創影視補助新模式,不僅助力音樂產業升級,也讓更多「嘉義味」的影像內容來行銷城市品牌。

文策院副院長張文櫻會後受訪時分享道,文策院長期以產業化與國際化為目標,在此一目標下,我們比較像是國家級文化內容的產業加速器。因此針對區域型產業發展需求,經由結合地方縣市政府的資源,共同推動適合在地發展的文化內容產業。

內文圖1副本.jpeg
圖/ 文策院

創作與經營的雙重挑戰,平衡發展文化內容產業

如何在保持創作品質的同時實現盈利?一直是從事文化內容產業者面臨的挑戰。

從商業模式來看,創作與經營的平衡更加艱難,文化內容是否「賣」得出去,更是一大考驗,本次活動特別邀請到四位重量級講者到場分享,各自創新的商業模式。

瑞意創科的張文杰導演分享道:「在文化領域開發的展演與技術帶到商業製作,這種不同面向的表現形式受到很多商業客戶的喜愛,也帶來更多的收益。當文化科技真正的進到生活裡,也才有機會真正的變現。」他曾負責嘉義國寶畫家轉譯作品數位化,體悟到文化科技跨界創新,是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的關鍵。

定位為文化IP產業的霹靂國際多媒體,顛覆了大眾對傳統布袋戲的想像。在商業模式上多方嘗試,除了展覽,也運用粉絲經濟來舉辦角色後援會、粉絲交流會及售票演唱會,黃亮勛總經理分享自身經驗:「我們透過商品與異業合作,而非僅僅依賴內容,讓更多人認識我們的IP。」

內文圖2副本.jpeg
圖/ 文策院

地方與國際的文化交匯點,打造全球視野的在地內容

在地文化要與國際接軌,必須量身打造。

影視作品要成功走出台灣,關鍵在於「講好故事,掌握普世價值」。瀚草文創運用好萊塢敘事技巧,結合引人共鳴的主題,關注全球趨勢與社會脈動,創作出兼具原創性與在地文化特色的作品。例如,在嘉義拍攝的《The Outlaw Doctor 化外之醫》,便展現了這種跨文化的敘事能力。發言人謝易芸表示:「社會正義與人性的掙扎,是全球觀眾都能理解並感同身受的情感核心,而這正是內容邁向國際化的關鍵。我們致力於創作具有共鳴的主題,強調雙向對話,讓個人故事與集體記憶相互連結。」

除了將台灣的故事推向國際,另一種策略是引進國外優質內容,並結合台灣文化特色進行在地化創作。《模仿犯》便是成功案例之一——引進日本同名小說,經過在地化改編後,該影集一上線Netflix即橫掃20個觀看地區的前10名排行。這些成果展現了台灣影視產業的無限可能,為本土影視創作開闢新的發展方向。

內文圖3副本.jpeg
圖/ 文策院

劇場如何改變地方並影響世界?阮劇團以嘉義為起點,將創作根植於當地,認為觀眾必須透過培養來成長,也開啟他們對外推廣與教育的使命。「在台北以外的地方,能做表演藝術的人很少,也發現作品甚少是用母語來創作,意外為我們發現一條新的路。在嘉義就必須針對嘉義去做文化特色。」汪兆謙藝術總監分享劇團的初衷,也提到赴愛丁堡藝術節見習的心得,讓他們嘗試將國際文化與地方文化碰撞出更多火花。

內文圖4副本.jpeg
圖/ 文策院

搭建跨區跨域合作橋樑,開啟無限商機

在跨領域合作與創新驅動下,嘉義正逐步成為文化交流的熱點。

此次媒合環節中,阮劇團期望透過「草草戲劇節」與光影技術團隊天衍互動及來自高雄的繪本創作團隊果嗑文創洽談,期待開啟戲劇展演的嶄新可能,和探索繪本與劇本之間的跨媒介轉譯。

瀚草文創長期深耕在地故事的挖掘,透過旗下「野草計畫」,吸引嘉義在地文化團隊踴躍投稿,探索更多具有潛力的故事題材。此外,瀚草文創也與深耕嘉義市的計畫團隊「台灣設計師連線」進行討論,嘗試以體驗經濟模式打造沉浸式線下活動,並評估舊嘉義菸葉廠作為影視拍攝取景地的可行性,為台灣影視內容開創更多元的發展機會。

在台灣傳統文化與創意設計的交會點,霹靂國際多媒體與主辦諸羅祭的有種創造商討演出合作可能,並與專精紙玩具的高雄團隊七二設計洽談,期望攜手打造限定版本的角色設計,為霹靂IP注入新潮玩法。

此外,瑞意創科則與雯翔舞團攜手探索舞蹈與科技結合的創新模式,更與嘉義民族管弦樂團聯手研究如何透過AR、MR及投影技術,實現「看到音樂」的概念,讓聽障人士也能感受音樂的震撼與美感。

這一系列合作契機不僅讓嘉義的文化內容產業鏈更加多元,也展現跨區域的團隊如何透過媒合交流加速成長,進一步推動地方產業升級與內容新趨勢。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